2022年專題
“以前種水稻,澆灌是個大問題,尤其遇到像今年這樣的天氣,干旱時間長,井水水位下降,澆灌不僅代價高,水稻的品質也會下降,土地還容易鹽堿化。現在好了,水稻都‘喝’上了黃河水。”6月28日,看著已經澆過一遍黃河水的近2000畝水稻根壯苗旺,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軍心里更多了一絲安慰。
有效解決水稻澆灌問題,得益于人民勝利渠白馬渠提灌站的建成投用。白馬渠原設計為一條自流渠,承擔武陟縣喬廟鎮2萬畝耕地河水灌溉和地下水補充功能,但由于上游河道損壞,出現了斷流。去年,喬廟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省水利廳批準在上游修建一座提灌站,以恢復白馬渠的灌溉補水功能。今年6月,該提灌站通水運營,極大地緩解了該鎮的旱情,王福軍也成為眾多受益農戶之一。
武陟縣是糧食生產大縣,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為打好抗旱保苗主動仗,武陟縣摒棄盲目樂觀、靠天等雨思想,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迅速行動起來,充分利用滴灌、噴灌等一切水利設施和水利農機具,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機具,因地制宜,搶抓有利時機進行澆水灌溉,實現了應澆盡澆,夯實了秋作物豐產基礎。
為確保抗旱機具正常運轉、高效運行,武陟縣組織11家農機經銷企業和46家農機維修網點,做足抗旱機具、配件等物資供應和儲備工作,發揮3個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和12個常態化應急作業服務隊農業機械多、服務面廣的優勢,開展抗旱保苗農機農藝技術服務,將節水灌溉設備操作技術、故障檢修維護、安全規范操作等服務送到旱情一線,及時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目前,武陟縣共投入排灌機械3萬多臺(套),70.28萬畝秋作物已普澆一遍,利用滴灌、噴灌等設備完成節水灌溉76.4萬畝次。
進入6月份以來,我市干旱少雨,氣溫持續偏高,給秋作物播種、生長帶來不利影響。面對旱情帶來的嚴峻“烤”驗,我市各級黨組織科學組織部署、強化分類指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紓困解難,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城鄉之間,在打好抗旱保苗戰役中展現了組織的優勢、旗幟的力量。
連日來,記者在我市部分縣(市、區)走訪,隨處都能看到田間噴灌、澆灌、滴灌的抗旱場景。
沁陽市西萬鎮景明村黨員宋毛來在鎮黨委、村黨總支的支持下,為自己承包的1000畝地塊用上了水肥一體化設備,采用滴灌方式抗旱保苗,同時運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打造的農田抗旱井對其余農戶承包地進行噴灌,確保“種一塊澆一塊”。截至6月18日,西萬鎮利用255眼機井,為1.5萬余畝秋播作物全部澆灌一遍。
孟州市槐樹鄉位于西部丘陵區,從夏收前開始持續干旱。為了保障農民群眾順利收麥、播種,該鄉機關干部成向前不分晝夜地奔波在抗旱一線,帶領黨員干部檢修提灌站和水泵,抬著50多公斤重的水泵泵柱下到80多米深的溝底,一晌午要來回七八趟,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當清涼的河水流進各村的田間地頭,鄉親們臉上也綻開了笑顏。目前,槐樹鄉8座水庫周邊的田地已實現“能灌盡灌”。
市氣象局派駐孟州市會昌街道寺村的第一書記姬文佳,帶領村兩委干部成立以黨支部為領導小組、黨小組為沖鋒隊、全體黨員參加的“困難和問題排查隊”“供電供水設施保障隊”“澆灌流動服務隊”“氣象科技服務隊”等服務隊伍,根據不同農作物種植戶進行分類和旱情研判,有針對性提供幫助和高效服務。目前,全村1600畝的中藥材、600余畝的玉米和54座大棚的陽光玫瑰葡萄,都已有效澆灌。
博愛縣清化鎮街道太子莊村黨支部書記焦大財充分發動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參加抗旱幫扶。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搶修水泵3臺、組織機械疏通溝渠2400余米、幫助5戶困難群眾開展抗旱工作,筑起抗旱保苗的“紅色屏障”。孝敬鎮齊村黨支部動員黨員群眾齊上陣,先后成立抗旱保苗黨員先鋒隊和志愿者服務隊,幫助群眾開展農田灌溉。
中站區朱村街道北朱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工作。夏收剛結束,駐村第一書記王寶星便聯合村兩委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旱情。他們結合水情墑情,整合派駐單位和區級部門等多方資源,組織村民利用村內機井抽水灌溉農田。目前,北朱村600余畝耕地已全部搶種完畢,并完成第一輪澆水作業。
高新區寧郭鎮石莊村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千方百計抗旱保生產。該村一組灌溉井坍塌無法澆地,石莊村黨支部立即籌措資金1萬余元,實地勘察定位機井位置,用時3天新打灌溉井1眼,及時解決了130余畝農田灌溉難題。
適時澆灌農田、科學抗旱保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早研判旱情形勢、及時安排部署,啟動抗旱四級響應;得益于各級農業農村、農機、農技部門貫徹落實抗旱保苗幫扶政策,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科學指導;得益于各級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干部群眾打贏抗旱保苗戰役;還得益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與群眾一道開展生產自救……我市各地積極抗旱保苗,為實現苗齊苗壯和秋糧豐收打下基礎。
來自市農業農村部門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25日,我市秋作物已澆水325.62萬畝次,占已播面積的116.7%。
(記者 董柏生)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以前種水稻,澆灌是個大問題,尤其遇到像今年這樣的天氣,干旱時間長,井水水位下降,澆灌不僅代價高,水稻的品質也會下降,土地還容易鹽堿化。現在好了,水稻都‘喝’上了黃河水。”6月28日,看著已經澆過一遍黃河水的近2000畝水稻根壯苗旺,河南菡香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福軍心里更多了一絲安慰。
有效解決水稻澆灌問題,得益于人民勝利渠白馬渠提灌站的建成投用。白馬渠原設計為一條自流渠,承擔武陟縣喬廟鎮2萬畝耕地河水灌溉和地下水補充功能,但由于上游河道損壞,出現了斷流。去年,喬廟鎮黨委、政府積極爭取,省水利廳批準在上游修建一座提灌站,以恢復白馬渠的灌溉補水功能。今年6月,該提灌站通水運營,極大地緩解了該鎮的旱情,王福軍也成為眾多受益農戶之一。
武陟縣是糧食生產大縣,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為打好抗旱保苗主動仗,武陟縣摒棄盲目樂觀、靠天等雨思想,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迅速行動起來,充分利用滴灌、噴灌等一切水利設施和水利農機具,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機具,因地制宜,搶抓有利時機進行澆水灌溉,實現了應澆盡澆,夯實了秋作物豐產基礎。
為確保抗旱機具正常運轉、高效運行,武陟縣組織11家農機經銷企業和46家農機維修網點,做足抗旱機具、配件等物資供應和儲備工作,發揮3個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和12個常態化應急作業服務隊農業機械多、服務面廣的優勢,開展抗旱保苗農機農藝技術服務,將節水灌溉設備操作技術、故障檢修維護、安全規范操作等服務送到旱情一線,及時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目前,武陟縣共投入排灌機械3萬多臺(套),70.28萬畝秋作物已普澆一遍,利用滴灌、噴灌等設備完成節水灌溉76.4萬畝次。
進入6月份以來,我市干旱少雨,氣溫持續偏高,給秋作物播種、生長帶來不利影響。面對旱情帶來的嚴峻“烤”驗,我市各級黨組織科學組織部署、強化分類指導,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紓困解難,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城鄉之間,在打好抗旱保苗戰役中展現了組織的優勢、旗幟的力量。
連日來,記者在我市部分縣(市、區)走訪,隨處都能看到田間噴灌、澆灌、滴灌的抗旱場景。
沁陽市西萬鎮景明村黨員宋毛來在鎮黨委、村黨總支的支持下,為自己承包的1000畝地塊用上了水肥一體化設備,采用滴灌方式抗旱保苗,同時運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打造的農田抗旱井對其余農戶承包地進行噴灌,確保“種一塊澆一塊”。截至6月18日,西萬鎮利用255眼機井,為1.5萬余畝秋播作物全部澆灌一遍。
孟州市槐樹鄉位于西部丘陵區,從夏收前開始持續干旱。為了保障農民群眾順利收麥、播種,該鄉機關干部成向前不分晝夜地奔波在抗旱一線,帶領黨員干部檢修提灌站和水泵,抬著50多公斤重的水泵泵柱下到80多米深的溝底,一晌午要來回七八趟,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當清涼的河水流進各村的田間地頭,鄉親們臉上也綻開了笑顏。目前,槐樹鄉8座水庫周邊的田地已實現“能灌盡灌”。
市氣象局派駐孟州市會昌街道寺村的第一書記姬文佳,帶領村兩委干部成立以黨支部為領導小組、黨小組為沖鋒隊、全體黨員參加的“困難和問題排查隊”“供電供水設施保障隊”“澆灌流動服務隊”“氣象科技服務隊”等服務隊伍,根據不同農作物種植戶進行分類和旱情研判,有針對性提供幫助和高效服務。目前,全村1600畝的中藥材、600余畝的玉米和54座大棚的陽光玫瑰葡萄,都已有效澆灌。
博愛縣清化鎮街道太子莊村黨支部書記焦大財充分發動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積極參加抗旱幫扶。在他的帶領下,大家搶修水泵3臺、組織機械疏通溝渠2400余米、幫助5戶困難群眾開展抗旱工作,筑起抗旱保苗的“紅色屏障”。孝敬鎮齊村黨支部動員黨員群眾齊上陣,先后成立抗旱保苗黨員先鋒隊和志愿者服務隊,幫助群眾開展農田灌溉。
中站區朱村街道北朱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工作。夏收剛結束,駐村第一書記王寶星便聯合村兩委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旱情。他們結合水情墑情,整合派駐單位和區級部門等多方資源,組織村民利用村內機井抽水灌溉農田。目前,北朱村600余畝耕地已全部搶種完畢,并完成第一輪澆水作業。
高新區寧郭鎮石莊村黨員群眾齊心協力、千方百計抗旱保生產。該村一組灌溉井坍塌無法澆地,石莊村黨支部立即籌措資金1萬余元,實地勘察定位機井位置,用時3天新打灌溉井1眼,及時解決了130余畝農田灌溉難題。
適時澆灌農田、科學抗旱保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早研判旱情形勢、及時安排部署,啟動抗旱四級響應;得益于各級農業農村、農機、農技部門貫徹落實抗旱保苗幫扶政策,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科學指導;得益于各級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干部群眾打贏抗旱保苗戰役;還得益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與群眾一道開展生產自救……我市各地積極抗旱保苗,為實現苗齊苗壯和秋糧豐收打下基礎。
來自市農業農村部門的信息顯示,截至6月25日,我市秋作物已澆水325.62萬畝次,占已播面積的116.7%。
(記者 董柏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