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經濟大省要挑大梁”!
尤其是今年,在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這個關鍵之年。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為經濟大省劃了重點,還給江蘇點了四個發力方向。
每個經濟大省,優勢不同。這,決定了挑大梁的著力點,也各有側重。
作為同樣被寄予厚望的經濟大省,河南該怎么挑大梁?
這幾天,在河南代表團的熱議中,挑大梁的著力點,越發清晰。
01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而這句話,同樣適用經濟大省。挑大梁,就是他們共同的責任。
先來看江蘇的任務: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這對于河南等其他經濟大省,同樣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但并不意味著,其他經濟大省挑大梁,都要成為“蘇大強”。
就像蓋房子,有的柱子撐屋頂,有的柱子穩墻面,各有各的用處。
而經濟大省挑大梁,也是如此。最關鍵的,還是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成為國家戰略短板的“補位者”。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都是經濟大省,但河南要挑的大梁,和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經濟大省比,有相似之處,也有其獨特性。
相似之處在于,都要在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國家重大戰略落實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而獨特性,則源于河南自身的地理、人口、產業等優勢,以及在國家戰略中的特殊地位。
簡單來說,河南挑大梁,得對準自己的優勢:既要讓農田里長出高科技,又要從內陸闖出開放路;既要帶著一億人奔小康,還要撐起中部發展的半邊天。
02
要實現既要、又要、還要、更要,沒有經驗可供河南“復制粘貼”。
河南,必須自己探一條路。
這條路,就是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在深化改革和創業創新創造上奮勇爭先;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上奮勇爭先;在保障生態安全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奮勇爭先。
河南挑大梁的著力點,為何是四個“奮勇爭先”?
這是基于中央對河南的定位與期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
河南的優勢擺在那里:交通樞紐四通八達,糧食產量全國第二,人口紅利潛力大。但短板也很明顯:產業偏傳統,開放度不如沿海。所以,河南的“奮勇爭先”,要破解的是“大象轉身”的轉型命題,其實是為其他內陸省探路。
內陸省份咋轉型?人口大省咋發展?河南探出路,全國能抄作業!
經濟大省挑大梁,不是與其他經濟大省在同一領域“卷”,比拼誰更高。而是在國家最需要的領域,做不可替代者,并且,能為其他省份做示范。
03
在河南的四個“奮勇爭先”中,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排在了首位。
河南“新春第一會”,聚焦的也是這一主題。
能看得出,河南很急。這其實,是急國家所急。
面對美國打響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國怎么辦?
答案是:以自身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正是塑造確定性最重要的抓手。
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資源大省,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河南的優勢很多。但最明顯、最突出、具有引領性的優勢,就是有著一億人的大市場。
國家要應對貿易戰,河南手握一億人的大市場,得當好“內循環”的排頭兵。
春節假期,河南旅游收入狂攬300多億,電影票房沖進全國前五。一億人的市場,消費潛力肉眼可見。
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河南明確,向北對接京津冀,向東融入長三角和深化豫魯合作,向南挺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向西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新亞歐大陸橋。
而這,也是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河南的主動作為。
當deepseek打破美國AI壟斷時,河南的實驗室里,正通過培育糧食新品種,打破另一種被“卡脖子”。
這種“頂天”與“立地”的協同發展,恰是中國經濟韌性最真實的注腳。
畢竟,真正的大國經濟版圖,既需要沖鋒在前的“尖刀連”,更離不開托底守盤的“壓艙石”。
總策劃:王仁海
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記者:夏繼鋒 梁德寶 米方杰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經濟大省要挑大梁”!
尤其是今年,在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這個關鍵之年。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為經濟大省劃了重點,還給江蘇點了四個發力方向。
每個經濟大省,優勢不同。這,決定了挑大梁的著力點,也各有側重。
作為同樣被寄予厚望的經濟大省,河南該怎么挑大梁?
這幾天,在河南代表團的熱議中,挑大梁的著力點,越發清晰。
01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而這句話,同樣適用經濟大省。挑大梁,就是他們共同的責任。
先來看江蘇的任務: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這對于河南等其他經濟大省,同樣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但并不意味著,其他經濟大省挑大梁,都要成為“蘇大強”。
就像蓋房子,有的柱子撐屋頂,有的柱子穩墻面,各有各的用處。
而經濟大省挑大梁,也是如此。最關鍵的,還是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成為國家戰略短板的“補位者”。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都是經濟大省,但河南要挑的大梁,和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經濟大省比,有相似之處,也有其獨特性。
相似之處在于,都要在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國家重大戰略落實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而獨特性,則源于河南自身的地理、人口、產業等優勢,以及在國家戰略中的特殊地位。
簡單來說,河南挑大梁,得對準自己的優勢:既要讓農田里長出高科技,又要從內陸闖出開放路;既要帶著一億人奔小康,還要撐起中部發展的半邊天。
02
要實現既要、又要、還要、更要,沒有經驗可供河南“復制粘貼”。
河南,必須自己探一條路。
這條路,就是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奮勇爭先;在深化改革和創業創新創造上奮勇爭先;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上奮勇爭先;在保障生態安全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奮勇爭先。
河南挑大梁的著力點,為何是四個“奮勇爭先”?
這是基于中央對河南的定位與期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
河南的優勢擺在那里:交通樞紐四通八達,糧食產量全國第二,人口紅利潛力大。但短板也很明顯:產業偏傳統,開放度不如沿海。所以,河南的“奮勇爭先”,要破解的是“大象轉身”的轉型命題,其實是為其他內陸省探路。
內陸省份咋轉型?人口大省咋發展?河南探出路,全國能抄作業!
經濟大省挑大梁,不是與其他經濟大省在同一領域“卷”,比拼誰更高。而是在國家最需要的領域,做不可替代者,并且,能為其他省份做示范。
03
在河南的四個“奮勇爭先”中,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排在了首位。
河南“新春第一會”,聚焦的也是這一主題。
能看得出,河南很急。這其實,是急國家所急。
面對美國打響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國怎么辦?
答案是:以自身的確定性,對沖外部的不確定性。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正是塑造確定性最重要的抓手。
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資源大省,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河南的優勢很多。但最明顯、最突出、具有引領性的優勢,就是有著一億人的大市場。
國家要應對貿易戰,河南手握一億人的大市場,得當好“內循環”的排頭兵。
春節假期,河南旅游收入狂攬300多億,電影票房沖進全國前五。一億人的市場,消費潛力肉眼可見。
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河南明確,向北對接京津冀,向東融入長三角和深化豫魯合作,向南挺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向西聯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新亞歐大陸橋。
而這,也是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河南的主動作為。
當deepseek打破美國AI壟斷時,河南的實驗室里,正通過培育糧食新品種,打破另一種被“卡脖子”。
這種“頂天”與“立地”的協同發展,恰是中國經濟韌性最真實的注腳。
畢竟,真正的大國經濟版圖,既需要沖鋒在前的“尖刀連”,更離不開托底守盤的“壓艙石”。
總策劃:王仁海
策劃:盧慎勇 劉林軍
記者:夏繼鋒 梁德寶 米方杰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