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央媒觀豫 | 中原科技城:“院城融合”的創新高地
更新時間:2025/3/9 10:15:11    來源:科技日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戰略。在中央政策指引下,河南正以中原科技城為載體,加速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全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鄭州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全省區位最優、生態最好、價值最高的鄭東新區,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并使其與河南省科學院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全省創新高地最高峰。”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莊建球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經過4年發展,中原科技城已布局建設科學裝置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5個、省實驗室和產業技術研究院11家,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4家,培育科技型企業1339家、高新技術企業661家、科創企業26200家,河南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日益凸顯。

  綜合性科學中心日益崛起

  2月27日,投資10億元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大樓及研發中心在中原科技城開工建設。富士康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成在開工儀式上說:“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著集團在鄭州新產業孵化、新技術導入、新產品研發、新市場開拓的重要使命,富士康在鄭州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富士康提出將持續深耕河南,將新事業總部打造為產業布局的核心基地和全球創新的重要標桿,其底氣正是來自新總部腳下的“熱土”——中原科技城。

  “2020年初,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鄭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導下,鄭州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里為支撐,打造立足中原整合創新資源、面向全國集聚創新優勢、放眼全球引進高端人才開展科研合作的科技創新格局。”莊建球介紹。

  2022年11月26日,《河南省中原科技城總體規劃管理條例》通過。這是河南首次為區域規劃管理立法,標志著中原科技城向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邁出了堅實步伐。

  據悉,中原科技城以河南省科學院為“魂”,確定了“兩帶兩軸,兩核五心多片”的空間布局,圍繞省科學院三大學部和七大科學研究方向,結合產業領域發展實際,劃分為“7+2”功能片區,實現河南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空間布局嵌入式發展。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副會長、河南中原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說,中原科技城的建立,不僅承載著河南乃至中部地區科技創新的夢想,更以其獨特的戰略定位、豐富的科技資源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引領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進而提升整個區域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中心城市做大做強等戰略持續推進。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城市,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科研院所“抱團”托舉創新

  陽春三月,鄭東新區龍湖北岸,北京大學鄭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正抓緊建設中;不遠處,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的一期工程已順利投入使用;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的高校研究院也已掛牌運營……中原科技城的科研創新“天團”頻頻上新,得益于其加快推進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的建設。

  河南省科學院從鄭州市紅專路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范兒”的智慧島,正以重建重振之姿策源創新,49家研發實體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啟動難題攻關,促進科研成果供給端與產業需求端有效對接,構建起新的創新生態圈。

  “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體。中原科技城以省科學院為‘天’,專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橋’,從產業發展、人才機制、金融資本等方面構建產學研融合生態。”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鄭州中原科技城管委會主任陳耀宗介紹,作為承接省科學院的重要載體,中原科技城圍繞融合發展目標,劃分了龍湖北部、如意湖、龍子湖等七大主體功能片區,統籌省科學院基礎學部、產業學部、未來學部建設。

  “哈工大是母校,河南是老家。我希望回到家鄉,加快推動高端裝備用特種焊接材料研究成果實現產業化。”2024年5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范陽陽回到鄭州,成為哈工大鄭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裝備與制造研究所研究員。

  抓引培、強支撐,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發展,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勢頭強勁。陳耀宗介紹,中原科技城將“人才高地”建設作為重要支撐,加快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出臺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等人才政策。中原科技城已累計吸引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紅星在內的3300余名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超22萬人,各類人才總量達28.1萬人,人才平均年齡30.4歲,形成兩院院士等領軍人才帶動,研發、數字、技能人才涌動的“天下英才聚中原”的新局面。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今年初,中原量子谷二期正式奠基,標志著一個集量子產業載體、配套服務用房及光儲充一體化綜合能源設施于一體的“工業上樓”標桿園區,正式拉開建設序幕。“依托徐紅星院士在量子產業方面的研究優勢,中原科技城聯合河南省科學院,打造了‘一院一城、五平臺多基地’的中原量子谷。”中原量子谷運營中心負責人孫明智介紹。

  根據規劃,該項目預計于2026年建成投用。屆時,“工作圈即生活圈”“上下樓即上下游”將成為現實,中原科技城將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全鏈條閉環的一流量子科技生態產業集群。

  在中原量子谷二期西北方向的一期項目核心啟動區,記者看到多家科研機構已入駐這里,重點聚焦量子信息、光電材料等領域展開研發。現在,這里已引進入駐墨子實驗室、河南省科學院量子所等10余家科研院所和創新創業團隊,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6個,初步集聚高層次科研人員300人以上。

  “抓項目、強引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鄭東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州中原科技城黨工委書記孫建功介紹,中原科技城在持續發展壯大金融、高端商貿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還培育數字經濟、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筑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3+2”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聚焦人工智能、算力、數據、生命科學、量子、軟件、氫能等主導產業,謀劃30個產業園區,累計招引華為中原區域總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富士康新事業總部等領軍項目733個,計劃總投資額超5283億元。

  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執行主任、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認為,中原科技城充滿潛力,聚集了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為具身智能大規模的數據訓練和資源支持提供支撐。

  3月1日,在中原科技城北龍湖“龍背”之上,一座河南算力產業的新地標——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閃亮登場。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宏云說,這是公司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公司將助力算力產業轉型升級,擴展城企數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業務,讓河南“智造”走向全球、服務全球。

  莊建球說,未來,中原科技城將持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城聚能增效,高質量實現“五年基本成型”建設目標,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城。

科技日報記者 張毅力 通訊員 馮 捷 夏 嬋

WX20250308-154419@2x_副本.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央媒觀豫 | 中原科技城:“院城融合”的創新高地
    2025/3/9 10:15:11    來源:科技日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戰略。在中央政策指引下,河南正以中原科技城為載體,加速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全力打造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鄭州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全省區位最優、生態最好、價值最高的鄭東新區,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并使其與河南省科學院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全省創新高地最高峰。”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莊建球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經過4年發展,中原科技城已布局建設科學裝置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35個、省實驗室和產業技術研究院11家,一流大學(鄭州)研究院4家,培育科技型企業1339家、高新技術企業661家、科創企業26200家,河南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日益凸顯。

      綜合性科學中心日益崛起

      2月27日,投資10億元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大樓及研發中心在中原科技城開工建設。富士康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成在開工儀式上說:“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著集團在鄭州新產業孵化、新技術導入、新產品研發、新市場開拓的重要使命,富士康在鄭州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富士康提出將持續深耕河南,將新事業總部打造為產業布局的核心基地和全球創新的重要標桿,其底氣正是來自新總部腳下的“熱土”——中原科技城。

      “2020年初,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鄭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導下,鄭州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里為支撐,打造立足中原整合創新資源、面向全國集聚創新優勢、放眼全球引進高端人才開展科研合作的科技創新格局。”莊建球介紹。

      2022年11月26日,《河南省中原科技城總體規劃管理條例》通過。這是河南首次為區域規劃管理立法,標志著中原科技城向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邁出了堅實步伐。

      據悉,中原科技城以河南省科學院為“魂”,確定了“兩帶兩軸,兩核五心多片”的空間布局,圍繞省科學院三大學部和七大科學研究方向,結合產業領域發展實際,劃分為“7+2”功能片區,實現河南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空間布局嵌入式發展。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副會長、河南中原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喻新安說,中原科技城的建立,不僅承載著河南乃至中部地區科技創新的夢想,更以其獨特的戰略定位、豐富的科技資源和強大的創新能力,引領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進而提升整個區域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中部地區加快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中心城市做大做強等戰略持續推進。鄭州,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城市,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科研院所“抱團”托舉創新

      陽春三月,鄭東新區龍湖北岸,北京大學鄭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正抓緊建設中;不遠處,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的一期工程已順利投入使用;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的高校研究院也已掛牌運營……中原科技城的科研創新“天團”頻頻上新,得益于其加快推進一流大學(科研機構)鄭州研究院的建設。

      河南省科學院從鄭州市紅專路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范兒”的智慧島,正以重建重振之姿策源創新,49家研發實體開展有組織的科研,啟動難題攻關,促進科研成果供給端與產業需求端有效對接,構建起新的創新生態圈。

      “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體。中原科技城以省科學院為‘天’,專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橋’,從產業發展、人才機制、金融資本等方面構建產學研融合生態。”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鄭州中原科技城管委會主任陳耀宗介紹,作為承接省科學院的重要載體,中原科技城圍繞融合發展目標,劃分了龍湖北部、如意湖、龍子湖等七大主體功能片區,統籌省科學院基礎學部、產業學部、未來學部建設。

      “哈工大是母校,河南是老家。我希望回到家鄉,加快推動高端裝備用特種焊接材料研究成果實現產業化。”2024年5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范陽陽回到鄭州,成為哈工大鄭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裝備與制造研究所研究員。

      抓引培、強支撐,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發展,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勢頭強勁。陳耀宗介紹,中原科技城將“人才高地”建設作為重要支撐,加快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出臺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等人才政策。中原科技城已累計吸引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紅星在內的3300余名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超22萬人,各類人才總量達28.1萬人,人才平均年齡30.4歲,形成兩院院士等領軍人才帶動,研發、數字、技能人才涌動的“天下英才聚中原”的新局面。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今年初,中原量子谷二期正式奠基,標志著一個集量子產業載體、配套服務用房及光儲充一體化綜合能源設施于一體的“工業上樓”標桿園區,正式拉開建設序幕。“依托徐紅星院士在量子產業方面的研究優勢,中原科技城聯合河南省科學院,打造了‘一院一城、五平臺多基地’的中原量子谷。”中原量子谷運營中心負責人孫明智介紹。

      根據規劃,該項目預計于2026年建成投用。屆時,“工作圈即生活圈”“上下樓即上下游”將成為現實,中原科技城將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全鏈條閉環的一流量子科技生態產業集群。

      在中原量子谷二期西北方向的一期項目核心啟動區,記者看到多家科研機構已入駐這里,重點聚焦量子信息、光電材料等領域展開研發。現在,這里已引進入駐墨子實驗室、河南省科學院量子所等10余家科研院所和創新創業團隊,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6個,初步集聚高層次科研人員300人以上。

      “抓項目、強引育,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鄭東新區黨工委書記、鄭州中原科技城黨工委書記孫建功介紹,中原科技城在持續發展壯大金融、高端商貿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還培育數字經濟、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構筑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3+2”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聚焦人工智能、算力、數據、生命科學、量子、軟件、氫能等主導產業,謀劃30個產業園區,累計招引華為中原區域總部、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富士康新事業總部等領軍項目733個,計劃總投資額超5283億元。

      中豫具身智能實驗室執行主任、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清都認為,中原科技城充滿潛力,聚集了各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為具身智能大規模的數據訓練和資源支持提供支撐。

      3月1日,在中原科技城北龍湖“龍背”之上,一座河南算力產業的新地標——超聚變研發中心及總部基地閃亮登場。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宏云說,這是公司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公司將助力算力產業轉型升級,擴展城企數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業務,讓河南“智造”走向全球、服務全球。

      莊建球說,未來,中原科技城將持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城聚能增效,高質量實現“五年基本成型”建設目標,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城。

    科技日報記者 張毅力 通訊員 馮 捷 夏 嬋

    WX20250308-154419@2x_副本.png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