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十大戰略”進行時丨高鐵經濟如何賦能河南
更新時間:2023-3-2 9:25:12    來源:河南日報

  實施優勢再造戰略是我省實施的“十大戰略”之一,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推進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新時期,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鐵路建設要算大賬”的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和系統推進高鐵拓展成網,打造高鐵強省和高鐵經濟新高地,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米字形格局形成與樞紐經濟現狀

  河南地處中原,具有便捷聯系東中西、順暢溝通南北方的區位優勢,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2022年6月,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實現17個省轄市全部通高鐵,全省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924公里,居全國第1位,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通達四方,極大促進了河南省內城市間及與外部發達經濟圈間的聯系和交流,實現高鐵3小時內覆蓋我國7.6億人口和56%的經濟總量區域,為推動河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我省鐵路營業里程為6717公里,其中高鐵2176公里,均位居全國第7位,人均鐵路、高鐵營業里程全國排名靠后,與河南的區位優勢不相匹配。隨著全國鐵路網布局逐步加密完善,安徽、山東等省份持續加大鐵路建設投入,河南面臨著“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競爭形勢,樞紐優勢地位受到挑戰,亟待更有力的鐵路網絡支撐經濟發展。從樞紐經濟看,河南是鐵路大省,但高鐵樞紐經濟呈現出產業結構單一、規模較小、層次不高、功能偏弱等特點,對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和帶動不足,高鐵經濟等樞紐經濟業態的潛力有待挖掘,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的定位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打造新優勢,加快全省高鐵拓展成網

  米字形高鐵網形成后,河南還要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科學謀劃和系統推進全省高鐵拓展成網,完善路網結構,打造高鐵強省和高鐵經濟新高地,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轉變。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品質便捷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

  加快實施高鐵拓展成網工程。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以高鐵建設助推河南交通強省建設進程,在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的基礎上,深入實施河南高鐵拓展成網工程。加快推進濟鄭高鐵濮陽至省界段、菏蘭高鐵河南段,重點推進雄商高鐵河南段、平漯周高鐵建設進度,加快謀劃建設呼南高鐵焦洛平段、京港臺高鐵阜黃段、南信合高鐵等項目,推動米字形高鐵網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

  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加快鄭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引導發展要素在都市圈、城市群節點城市合理布局。以鄭州為中心、洛陽為副中心,統籌推進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漯河、平頂山、濟源等節點樞紐建設,打造南陽、商丘、信陽、安陽等區域性樞紐,統籌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提升軌道交通網密度,拓展網絡覆蓋范圍,打造軌道上的鄭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

  構建大樞紐,打造高能級鐵路樞紐體系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的重要指示要求,注重鐵路樞紐引領功能,強化通道、樞紐、網絡銜接,打造功能層級合理、輻射效應強的鐵路樞紐體系,為河南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大樞紐提供關鍵支撐。

  打造以鄭州為核心、全域協同的鐵路樞紐體系。要持續鞏固增強鄭州國家鐵路樞紐地位,統籌全省鐵路樞紐布局,打造協同分工的鐵路樞紐體系。在鄭州米字形高鐵中心樞紐的基礎上,謀劃建設鄭州至更多地區高鐵線路,在更高水平上塑造鄭州高鐵樞紐新優勢。持續推進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鐵路綜合樞紐建設,統籌推進商丘、安陽、信陽等區域性鐵路樞紐建設,謀劃建設一批鐵路樞紐節點,強化與鄭州樞紐高效互聯,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機協同、高效便捷的鐵路樞紐體系。

  加強高鐵與公路、航空、港口等的高效銜接。推進以高鐵為引領的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完善和提升高鐵及周邊互聯互通交通網絡,促進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構建高鐵與高速公路、航空、港口、城軌等多種交通方式有機銜接的現代立體化交通網絡,加速暢通“大動脈”,促進“微循環”,服務“雙循環”。

  打造協同高效的鐵路物流樞紐布局。立足鐵路物流網絡優勢,打造以鄭州為中心、重要節點協同的鐵路物流樞紐體系。要加快建設鄭州國家鐵路物流基地,在全國率先實施“高鐵+航空”聯運,鞏固增強鄭州鐵路物流樞紐的中心地位。打造一批以高鐵快運為特色的物流樞紐,謀劃建設洛陽、商丘、南陽、信陽、周口等高鐵物流基地。加強高鐵貨運能力建設,引導電商、快遞等企業布局倉儲基地、分撥配送和中轉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高鐵物流生態圈。

  挖掘高鐵網潛力,推動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高鐵樞紐網絡為依托,謀劃建設一批高鐵經濟區(帶),挖掘鐵路沿線發展資源,引領產業、人口、城鎮等要素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培育,優化區域經濟空間功能格局。

  謀劃建設高鐵經濟功能區域。重點發揮高鐵站場的樞紐作用,以鐵路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為方向,加快推動米字形高鐵經濟帶建設,規劃布局建設一批高鐵經濟功能區,圍繞高鐵樞紐布局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會展、電子商務等樞紐經濟。要高水平打造鄭州國家級高鐵(樞紐)經濟區,挖掘鐵路樞紐場站資源,打造集商務、會展、金融、旅游、物流等于一體的高鐵經濟區,形成全省輻射帶動效應;以洛陽、南陽、商丘等樞紐城市為重點,充分依托和利用地區高鐵樞紐資源,積極發展貿易物流、高端商務、文化創意等高鐵關聯性產業,做大高鐵經濟。

  強化高鐵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依托高鐵的通道作用和乘數效應,促進投資增長、市場拓展和技術擴散,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通過補鏈、強鏈和延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緊抓國家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機遇,開發高鐵沿線產業資源和發展潛力,大力發展“高鐵+文化旅游”“高鐵+快遞物流”“高鐵+跨境電商”“高鐵+特色農業”等新業態,推動“高鐵+”新業態深度融合發展。

  發揮高鐵對區域空間格局的優化功能。結合“一主、兩副、一圈、四區、多節點”的全省空間功能布局,依托米字形高鐵網和沿線樞紐、站場,強化高鐵通道的軸帶引領帶動效應,優化和重塑區域空間布局。主動對接地區發展規劃,推動站場與城區建設一體化、管理運營一體化、交通網絡一體化,促進鄭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依托高鐵產生的“同城效應”,促進全省區域資源共享,加快產業梯度轉移與承接,推動區域內產業優化分工,圍繞構建高鐵沿線產業鏈條,形成比較優勢,促進沿線地區產業協調與互補發展。充分發揮高鐵經濟帶動欠發達地區加速發展的輻射效應,以加快“三山一灘”地區經濟發展為重點,統籌豫西、豫南、豫北、豫東“四區”等區域的高鐵經濟引領功能,助推河南欠發達地區的后發優勢轉化,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強化內通外聯,加快全方位開放合作發展

  依托米字形高鐵通道優勢,持續放大河南產業基礎、區位交通、開放通道等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實現內通外聯開放發展。

  以高鐵引領區域開放合作。重點依托米字形高鐵通道優勢,協同、聯動打造中原—長三角通道經濟帶、京港澳通道經濟帶、陸橋通道經濟帶、濟鄭渝通道經濟帶,培育發展高鐵跨域通道經濟帶,探索跨區域經濟合作利益共享機制,加強跨區域合作產業聯動,借力高鐵實現與重點區域的互聯互通、協作發展。

  提升高鐵對外開放國際大通道功能。依托“公鐵聯運”“鐵水聯運”“陸空聯運”,放大高鐵開放通聯效能,創新推進河南內陸開放平臺建設。加快搭建高鐵經濟國際大平臺,構建以高鐵為中心的國際陸港體系,以提升中歐班列(中豫號)功能為重點,構建“點對點”整列直達、樞紐節點零散中轉的高效運輸組織體系,不斷暢通國際陸路運輸通道,提升高鐵對外開放國際大通道功能。

  (作者單位: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十大戰略”進行時丨高鐵經濟如何賦能河南
2023-3-2 9:25:12    來源:河南日報

  實施優勢再造戰略是我省實施的“十大戰略”之一,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推進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新時期,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鐵路建設要算大賬”的重要講話精神,科學謀劃和系統推進高鐵拓展成網,打造高鐵強省和高鐵經濟新高地,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

  米字形格局形成與樞紐經濟現狀

  河南地處中原,具有便捷聯系東中西、順暢溝通南北方的區位優勢,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2022年6月,河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實現17個省轄市全部通高鐵,全省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924公里,居全國第1位,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通達四方,極大促進了河南省內城市間及與外部發達經濟圈間的聯系和交流,實現高鐵3小時內覆蓋我國7.6億人口和56%的經濟總量區域,為推動河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我省鐵路營業里程為6717公里,其中高鐵2176公里,均位居全國第7位,人均鐵路、高鐵營業里程全國排名靠后,與河南的區位優勢不相匹配。隨著全國鐵路網布局逐步加密完善,安徽、山東等省份持續加大鐵路建設投入,河南面臨著“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競爭形勢,樞紐優勢地位受到挑戰,亟待更有力的鐵路網絡支撐經濟發展。從樞紐經濟看,河南是鐵路大省,但高鐵樞紐經濟呈現出產業結構單一、規模較小、層次不高、功能偏弱等特點,對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和帶動不足,高鐵經濟等樞紐經濟業態的潛力有待挖掘,與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的定位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打造新優勢,加快全省高鐵拓展成網

  米字形高鐵網形成后,河南還要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科學謀劃和系統推進全省高鐵拓展成網,完善路網結構,打造高鐵強省和高鐵經濟新高地,加快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轉變。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持續增強人民群眾品質便捷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

  加快實施高鐵拓展成網工程。聚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以高鐵建設助推河南交通強省建設進程,在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網的基礎上,深入實施河南高鐵拓展成網工程。加快推進濟鄭高鐵濮陽至省界段、菏蘭高鐵河南段,重點推進雄商高鐵河南段、平漯周高鐵建設進度,加快謀劃建設呼南高鐵焦洛平段、京港臺高鐵阜黃段、南信合高鐵等項目,推動米字形高鐵網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

  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加快鄭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引導發展要素在都市圈、城市群節點城市合理布局。以鄭州為中心、洛陽為副中心,統籌推進開封、新鄉、焦作、許昌、漯河、平頂山、濟源等節點樞紐建設,打造南陽、商丘、信陽、安陽等區域性樞紐,統籌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提升軌道交通網密度,拓展網絡覆蓋范圍,打造軌道上的鄭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

  構建大樞紐,打造高能級鐵路樞紐體系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的重要指示要求,注重鐵路樞紐引領功能,強化通道、樞紐、網絡銜接,打造功能層級合理、輻射效應強的鐵路樞紐體系,為河南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大樞紐提供關鍵支撐。

  打造以鄭州為核心、全域協同的鐵路樞紐體系。要持續鞏固增強鄭州國家鐵路樞紐地位,統籌全省鐵路樞紐布局,打造協同分工的鐵路樞紐體系。在鄭州米字形高鐵中心樞紐的基礎上,謀劃建設鄭州至更多地區高鐵線路,在更高水平上塑造鄭州高鐵樞紐新優勢。持續推進洛陽、南陽副中心城市鐵路綜合樞紐建設,統籌推進商丘、安陽、信陽等區域性鐵路樞紐建設,謀劃建設一批鐵路樞紐節點,強化與鄭州樞紐高效互聯,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有機協同、高效便捷的鐵路樞紐體系。

  加強高鐵與公路、航空、港口等的高效銜接。推進以高鐵為引領的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完善和提升高鐵及周邊互聯互通交通網絡,促進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構建高鐵與高速公路、航空、港口、城軌等多種交通方式有機銜接的現代立體化交通網絡,加速暢通“大動脈”,促進“微循環”,服務“雙循環”。

  打造協同高效的鐵路物流樞紐布局。立足鐵路物流網絡優勢,打造以鄭州為中心、重要節點協同的鐵路物流樞紐體系。要加快建設鄭州國家鐵路物流基地,在全國率先實施“高鐵+航空”聯運,鞏固增強鄭州鐵路物流樞紐的中心地位。打造一批以高鐵快運為特色的物流樞紐,謀劃建設洛陽、商丘、南陽、信陽、周口等高鐵物流基地。加強高鐵貨運能力建設,引導電商、快遞等企業布局倉儲基地、分撥配送和中轉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高鐵物流生態圈。

  挖掘高鐵網潛力,推動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高鐵樞紐網絡為依托,謀劃建設一批高鐵經濟區(帶),挖掘鐵路沿線發展資源,引領產業、人口、城鎮等要素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業態培育,優化區域經濟空間功能格局。

  謀劃建設高鐵經濟功能區域。重點發揮高鐵站場的樞紐作用,以鐵路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為方向,加快推動米字形高鐵經濟帶建設,規劃布局建設一批高鐵經濟功能區,圍繞高鐵樞紐布局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會展、電子商務等樞紐經濟。要高水平打造鄭州國家級高鐵(樞紐)經濟區,挖掘鐵路樞紐場站資源,打造集商務、會展、金融、旅游、物流等于一體的高鐵經濟區,形成全省輻射帶動效應;以洛陽、南陽、商丘等樞紐城市為重點,充分依托和利用地區高鐵樞紐資源,積極發展貿易物流、高端商務、文化創意等高鐵關聯性產業,做大高鐵經濟。

  強化高鐵對產業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依托高鐵的通道作用和乘數效應,促進投資增長、市場拓展和技術擴散,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通過補鏈、強鏈和延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緊抓國家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機遇,開發高鐵沿線產業資源和發展潛力,大力發展“高鐵+文化旅游”“高鐵+快遞物流”“高鐵+跨境電商”“高鐵+特色農業”等新業態,推動“高鐵+”新業態深度融合發展。

  發揮高鐵對區域空間格局的優化功能。結合“一主、兩副、一圈、四區、多節點”的全省空間功能布局,依托米字形高鐵網和沿線樞紐、站場,強化高鐵通道的軸帶引領帶動效應,優化和重塑區域空間布局。主動對接地區發展規劃,推動站場與城區建設一體化、管理運營一體化、交通網絡一體化,促進鄭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依托高鐵產生的“同城效應”,促進全省區域資源共享,加快產業梯度轉移與承接,推動區域內產業優化分工,圍繞構建高鐵沿線產業鏈條,形成比較優勢,促進沿線地區產業協調與互補發展。充分發揮高鐵經濟帶動欠發達地區加速發展的輻射效應,以加快“三山一灘”地區經濟發展為重點,統籌豫西、豫南、豫北、豫東“四區”等區域的高鐵經濟引領功能,助推河南欠發達地區的后發優勢轉化,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強化內通外聯,加快全方位開放合作發展

  依托米字形高鐵通道優勢,持續放大河南產業基礎、區位交通、開放通道等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實現內通外聯開放發展。

  以高鐵引領區域開放合作。重點依托米字形高鐵通道優勢,協同、聯動打造中原—長三角通道經濟帶、京港澳通道經濟帶、陸橋通道經濟帶、濟鄭渝通道經濟帶,培育發展高鐵跨域通道經濟帶,探索跨區域經濟合作利益共享機制,加強跨區域合作產業聯動,借力高鐵實現與重點區域的互聯互通、協作發展。

  提升高鐵對外開放國際大通道功能。依托“公鐵聯運”“鐵水聯運”“陸空聯運”,放大高鐵開放通聯效能,創新推進河南內陸開放平臺建設。加快搭建高鐵經濟國際大平臺,構建以高鐵為中心的國際陸港體系,以提升中歐班列(中豫號)功能為重點,構建“點對點”整列直達、樞紐節點零散中轉的高效運輸組織體系,不斷暢通國際陸路運輸通道,提升高鐵對外開放國際大通道功能。

  (作者單位:河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