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春耕春管上新了丨“智慧科技”的“綠色”轉化——南樂縣農業綠色發展見聞
更新時間:2023-2-28 11:29:19    來源:河南日報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有些“肥水”卻讓人避之不及。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我國農業源總氮排放量141.49萬噸、總磷排放量21.20萬噸,分別占全國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7%、67%。這樣的“肥水”——農田退水攜帶大量氮磷營養物質直接入河,既帶來環境污染,也導致土壤地力下降,影響糧食產量。

  不過,在南樂縣,因為“智慧科技”的加持,這樣的現狀正不斷改觀。

  踩著2月的尾巴,記者來到南樂縣探訪春耕春管。在近德固鄉李莊村,成片的麥苗、蒜苗長勢喜人。走進蔬菜基地,一塊由白柵欄合圍,大約40米見方的監測點十分吸睛:6個徑流收集池、淋溶池一字排開,雨后的地表徑流沿著田埂上的明道進入徑流池,埋在地下一米處的收集裝置把地下水通過暗道收集進淋溶池。

  “通過對進入淋溶池里的水進行采樣分析,是否受到水肥污染、污染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能迅速掌握。”濮陽市生態環境局南樂分局主任科員徐曉光告訴記者。

  這樣的水土環境監測點在南樂一共有45個,主要布設在南樂縣馬頰河流域,監測范圍覆蓋全縣65萬畝耕地。通過對土壤、水質等數據分析,就能為農業生產、化肥使用、面源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學指導,這也是全省首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系統。

  一周前,張果屯鎮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趙戰秒就收到了“預警群”里的通知:“近期有降雨,請指導農戶避雨施肥,減少化肥隨雨水徑流入河造成污染。”除了第一時間把預警信息通知到戶,趙戰秒還有另外一個要緊事——給村集體合作社的30畝大棚西紅柿覆膜。

  “這30畝地騰茬晚,要盡快覆膜。而且這批農膜是年前買的,再晚就會自動降解無法使用了。”趙戰秒說。

  普通農膜完全降解需要上百年,這里的農膜怎么會如此“等不及”?在大棚里,南樂縣農業農村局農村能源環境保護管理站站長魏靜茹為記者解開了謎底。

  灰黑色,厚度0.008毫米,看似其貌不揚,卻是由生物質新材料制成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條件下,半年左右就會自動分解。“過去的農膜需要在作物收獲后收膜,既污染又費力。而生物質農膜可以在收獲后直接翻進土地,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造成土壤污染。”魏靜茹說。作為蔬菜種植大縣,目前全生物降解地膜正在南樂大范圍推廣。

  “農業面源污染分散、隨機,不能像治理點源污染那樣定點打擊,必須由點及面。”徐曉光說。減少污染源,控制污染點……如今在南樂縣,良好農村生態的價值正在顯現,土壤品質不斷提升,“三品一標”基地、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欣欣向榮,生產生態走向共贏。

  春天的田野滿是新綠。返程路上,望著車窗外一望無際的麥田,這抹綠仿佛更加鮮亮了。

  記者手記

  年年看春管,今年南樂的“綠色春管圖”卻令人眼前一亮。

  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系統,實施農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推廣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品……“智慧科技”助力賦能,綠色農業生產在這里“卷”出了新高度。

  今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立下軍令狀:到2025年,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力爭達到1400億斤。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住了命根子,才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綠色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更是一種理念。有人認為,綠色發展意味著生產成本的提高,推廣有困難。但南樂經驗證明,把綠色生態“新標尺”立起來,高效生產水到渠成。

  當春管遇上“智慧科技”,這個“春天的約定”必將更加動人。

文章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春耕春管上新了丨“智慧科技”的“綠色”轉化——南樂縣農業綠色發展見聞
2023-2-28 11:29:19    來源:河南日報

  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有些“肥水”卻讓人避之不及。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我國農業源總氮排放量141.49萬噸、總磷排放量21.20萬噸,分別占全國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7%、67%。這樣的“肥水”——農田退水攜帶大量氮磷營養物質直接入河,既帶來環境污染,也導致土壤地力下降,影響糧食產量。

  不過,在南樂縣,因為“智慧科技”的加持,這樣的現狀正不斷改觀。

  踩著2月的尾巴,記者來到南樂縣探訪春耕春管。在近德固鄉李莊村,成片的麥苗、蒜苗長勢喜人。走進蔬菜基地,一塊由白柵欄合圍,大約40米見方的監測點十分吸睛:6個徑流收集池、淋溶池一字排開,雨后的地表徑流沿著田埂上的明道進入徑流池,埋在地下一米處的收集裝置把地下水通過暗道收集進淋溶池。

  “通過對進入淋溶池里的水進行采樣分析,是否受到水肥污染、污染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能迅速掌握。”濮陽市生態環境局南樂分局主任科員徐曉光告訴記者。

  這樣的水土環境監測點在南樂一共有45個,主要布設在南樂縣馬頰河流域,監測范圍覆蓋全縣65萬畝耕地。通過對土壤、水質等數據分析,就能為農業生產、化肥使用、面源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學指導,這也是全省首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系統。

  一周前,張果屯鎮煙之東村黨支部書記趙戰秒就收到了“預警群”里的通知:“近期有降雨,請指導農戶避雨施肥,減少化肥隨雨水徑流入河造成污染。”除了第一時間把預警信息通知到戶,趙戰秒還有另外一個要緊事——給村集體合作社的30畝大棚西紅柿覆膜。

  “這30畝地騰茬晚,要盡快覆膜。而且這批農膜是年前買的,再晚就會自動降解無法使用了。”趙戰秒說。

  普通農膜完全降解需要上百年,這里的農膜怎么會如此“等不及”?在大棚里,南樂縣農業農村局農村能源環境保護管理站站長魏靜茹為記者解開了謎底。

  灰黑色,厚度0.008毫米,看似其貌不揚,卻是由生物質新材料制成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條件下,半年左右就會自動分解。“過去的農膜需要在作物收獲后收膜,既污染又費力。而生物質農膜可以在收獲后直接翻進土地,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造成土壤污染。”魏靜茹說。作為蔬菜種植大縣,目前全生物降解地膜正在南樂大范圍推廣。

  “農業面源污染分散、隨機,不能像治理點源污染那樣定點打擊,必須由點及面。”徐曉光說。減少污染源,控制污染點……如今在南樂縣,良好農村生態的價值正在顯現,土壤品質不斷提升,“三品一標”基地、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欣欣向榮,生產生態走向共贏。

  春天的田野滿是新綠。返程路上,望著車窗外一望無際的麥田,這抹綠仿佛更加鮮亮了。

  記者手記

  年年看春管,今年南樂的“綠色春管圖”卻令人眼前一亮。

  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系統,實施農廢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推廣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品……“智慧科技”助力賦能,綠色農業生產在這里“卷”出了新高度。

  今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立下軍令狀:到2025年,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力爭達到1400億斤。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住了命根子,才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綠色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更是一種理念。有人認為,綠色發展意味著生產成本的提高,推廣有困難。但南樂經驗證明,把綠色生態“新標尺”立起來,高效生產水到渠成。

  當春管遇上“智慧科技”,這個“春天的約定”必將更加動人。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