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記者戴小河)清明期間,國家電網依托“空天地”立體防控體系,通過科技賦能與機制創新筑牢電網安全防線,保障假期用電安全穩定。
立體防范筑牢“防火墻”。福建森林覆蓋率高,國網福建電力通過8部氣象雷達與13顆遙感衛星構建起“天眼矩陣”,每6分鐘可完成10萬平方公里區域的掃描,精準鎖定火情與輸電線路關聯坐標;在祭祀活躍的閩南地區,國網龍海區供電公司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煙霧、山火進行自動感知、自動分析、自動預警,防范于未“燃”;在湖南株洲,超級計算機每日解析16項火情因子,生成全國山火密度預測圖譜,讓電網預警實現“先知先覺”。
科技創新提升防控效能。川西高原的激光掃描無人機單日巡檢效率提升75%,齊魯大地的智能可視化裝置24小時緊盯祭祀活動密集區,荊楚電網創新的無人機拋投滅火彈技術3秒內形成滅火粉霧。
網地協同消除山火隱患。國網晉城供電公司與當地政府部門構建起林區輸配電線路森林草原火災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整治和監測資源、火情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機制;國網沂南縣供電公司加大線下防火宣傳,提醒群眾文明祭祖,充分利用無人機、智能監控平臺等提高線路巡視頻次。國家電網聯合林業、公安部門建立“林長+線長”雙長制,形成30分鐘應急響應圈,實現545處重大隱患清零。
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覆蓋16萬套可視化設備、1.2萬套紅外裝置的智能監測體系。從太空衛星到地面激光,從超算預警到智能處置,這套融合尖端科技的防控體系為萬家燈火撐起“科技保護傘”。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記者戴小河)清明期間,國家電網依托“空天地”立體防控體系,通過科技賦能與機制創新筑牢電網安全防線,保障假期用電安全穩定。
立體防范筑牢“防火墻”。福建森林覆蓋率高,國網福建電力通過8部氣象雷達與13顆遙感衛星構建起“天眼矩陣”,每6分鐘可完成10萬平方公里區域的掃描,精準鎖定火情與輸電線路關聯坐標;在祭祀活躍的閩南地區,國網龍海區供電公司通過數字化手段對煙霧、山火進行自動感知、自動分析、自動預警,防范于未“燃”;在湖南株洲,超級計算機每日解析16項火情因子,生成全國山火密度預測圖譜,讓電網預警實現“先知先覺”。
科技創新提升防控效能。川西高原的激光掃描無人機單日巡檢效率提升75%,齊魯大地的智能可視化裝置24小時緊盯祭祀活動密集區,荊楚電網創新的無人機拋投滅火彈技術3秒內形成滅火粉霧。
網地協同消除山火隱患。國網晉城供電公司與當地政府部門構建起林區輸配電線路森林草原火災風險防控、隱患排查整治和監測資源、火情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機制;國網沂南縣供電公司加大線下防火宣傳,提醒群眾文明祭祖,充分利用無人機、智能監控平臺等提高線路巡視頻次。國家電網聯合林業、公安部門建立“林長+線長”雙長制,形成30分鐘應急響應圈,實現545處重大隱患清零。
目前,國家電網已建成覆蓋16萬套可視化設備、1.2萬套紅外裝置的智能監測體系。從太空衛星到地面激光,從超算預警到智能處置,這套融合尖端科技的防控體系為萬家燈火撐起“科技保護傘”。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