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廣州4月1日電 題:用音樂搭一架通往“星”空的橋
新華社記者鐘焯、趙紫羽
每逢周六,深圳市龍崗區科技園路的一間階梯教室里傳出動人的歌聲。這里是52Hz(赫茲)樂隊固定的排練場,樂隊14名成員中,除普通孩子外,有6名心智障礙者擔任鼓手和鍵盤手,其中4人在幼時被診斷為孤獨癥,另外兩名是“唐氏兒”。
“一旦演奏開始,感覺不到他們和普通孩子有什么區別。”樂隊公益項目聯合發起人曹文瑞說,音樂是大家共通的語言。
樂隊是一個小的“交往空間”
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獨癥意識日,“星孩”鼓手小洋,將在這天迎來18歲生日。
來樂隊前,小洋沒有很多機會跟普通孩子玩耍。“他特別喜歡樂隊里面的小伙伴,一來就要黏著。我讓他出來休息一下,他都不愿意離開。”小洋媽媽說,“他打鼓的時候就像變了一個人,完全和音樂融為一體。看到他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另一位“星孩”鼓手思彤的媽媽也說,“她在面對舞臺和燈光時,更自信,跟平時狀態完全不同。”在架子鼓前,記者看到了一個全情投入的她,鼓槌在她手中從容地飛舞。
在架子鼓震動的聲波里,在流淌的琴聲中,那些被醫學定義為“心智障礙”的界限或在消融。“我們想打造一個‘特殊兒童’與普通孩子交往的場域。”曹文瑞說,在這里,“星孩”可以站上舞臺向更多人展示愛好,樂隊日常的協作磨合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普通孩子在與他們的朝夕相處中,也悄然發生著改變。“他們有不懂的不會自己提出來。因為溝通上存在一些障礙,所以我們就要有耐心地跟他說,哪里可以慢一點,哪里可以快一點。”樂隊的初中生成員小藝和小凱說,在協作中更多地學會了接納、包容彼此。
融入社會的一小段梯子
“每周都很期待排練,彈琴當然開心啦!”樂隊的“星孩”鍵盤手龍哥從小就展現出了不俗的音樂天賦,現已熟練掌握鋼琴、架子鼓、葫蘆絲、電吹管等多種樂器。
干預較為成功的他,于2023年9月有了一份在超市整理貨品的工作。
“要是我的經驗能幫助其他孩子康復,我也會感到很安慰。”為此,龍哥媽媽辭去了醫療行業的工作,在深圳一所普通小學做“影子老師”,輔助“特殊孩子”上學,教他們適應規則、融入集體。
以音樂為紐帶,組建一支樂隊,僅僅是“星孩”們融入社會生活的一小段梯子。曹文瑞說,他欣慰地看到,做咖啡、烘焙,洗車等基礎性工作,已經有心智障礙群體參與。他希望有更多的融合項目,讓他們與普通人交往、協作,甚至參與社會生產。“他們會長大變老,有一天,家長們終究會離他們遠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社會不斷地開放、接納。”
托舉他們到熱愛的音樂世界
音樂不僅讓孩子們找到熱愛,也治愈著努力托舉他們的家長。
小洋媽媽說,我們不是“金剛俠”,情緒不好時,再看到他令人糟心的行為,心里真覺得是有“千萬只螞蟻在咬”。于是,這些“星孩”的家長們組成了一個互助團體。他們在一起合唱、朗誦,訴說彼此的煩惱,交流康復經驗。
“我剛進合唱團的時候,看到其他媽媽非常陽光,瞬間就感染了我。”小洋媽媽說,自己也喜歡音樂,但一直以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現在每周能夠有半天時間“找回自己”,很療愈。
“大西洋里有一頭鯨魚,它特有的52Hz(赫茲)發聲頻率讓它不被其他鯨魚聽見。就像它依然尋找著伙伴一樣,這些‘星孩’也希望被他人認可,更需要被社會所接納。這是我們取名‘52Hz樂隊’的原因。”曹文瑞說。
在3月30日晚樂隊公開演出前,樂隊老師在練習室黑板上寫下“自信”兩個字,問大家:“舞臺是什么?”
“星孩”們陸續回答道,“表演的地方”“發光的地方”。(文中人物除曹文瑞外均為化名)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廣州4月1日電 題:用音樂搭一架通往“星”空的橋
新華社記者鐘焯、趙紫羽
每逢周六,深圳市龍崗區科技園路的一間階梯教室里傳出動人的歌聲。這里是52Hz(赫茲)樂隊固定的排練場,樂隊14名成員中,除普通孩子外,有6名心智障礙者擔任鼓手和鍵盤手,其中4人在幼時被診斷為孤獨癥,另外兩名是“唐氏兒”。
“一旦演奏開始,感覺不到他們和普通孩子有什么區別。”樂隊公益項目聯合發起人曹文瑞說,音樂是大家共通的語言。
樂隊是一個小的“交往空間”
4月2日是世界提高孤獨癥意識日,“星孩”鼓手小洋,將在這天迎來18歲生日。
來樂隊前,小洋沒有很多機會跟普通孩子玩耍。“他特別喜歡樂隊里面的小伙伴,一來就要黏著。我讓他出來休息一下,他都不愿意離開。”小洋媽媽說,“他打鼓的時候就像變了一個人,完全和音樂融為一體。看到他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另一位“星孩”鼓手思彤的媽媽也說,“她在面對舞臺和燈光時,更自信,跟平時狀態完全不同。”在架子鼓前,記者看到了一個全情投入的她,鼓槌在她手中從容地飛舞。
在架子鼓震動的聲波里,在流淌的琴聲中,那些被醫學定義為“心智障礙”的界限或在消融。“我們想打造一個‘特殊兒童’與普通孩子交往的場域。”曹文瑞說,在這里,“星孩”可以站上舞臺向更多人展示愛好,樂隊日常的協作磨合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普通孩子在與他們的朝夕相處中,也悄然發生著改變。“他們有不懂的不會自己提出來。因為溝通上存在一些障礙,所以我們就要有耐心地跟他說,哪里可以慢一點,哪里可以快一點。”樂隊的初中生成員小藝和小凱說,在協作中更多地學會了接納、包容彼此。
融入社會的一小段梯子
“每周都很期待排練,彈琴當然開心啦!”樂隊的“星孩”鍵盤手龍哥從小就展現出了不俗的音樂天賦,現已熟練掌握鋼琴、架子鼓、葫蘆絲、電吹管等多種樂器。
干預較為成功的他,于2023年9月有了一份在超市整理貨品的工作。
“要是我的經驗能幫助其他孩子康復,我也會感到很安慰。”為此,龍哥媽媽辭去了醫療行業的工作,在深圳一所普通小學做“影子老師”,輔助“特殊孩子”上學,教他們適應規則、融入集體。
以音樂為紐帶,組建一支樂隊,僅僅是“星孩”們融入社會生活的一小段梯子。曹文瑞說,他欣慰地看到,做咖啡、烘焙,洗車等基礎性工作,已經有心智障礙群體參與。他希望有更多的融合項目,讓他們與普通人交往、協作,甚至參與社會生產。“他們會長大變老,有一天,家長們終究會離他們遠去,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社會不斷地開放、接納。”
托舉他們到熱愛的音樂世界
音樂不僅讓孩子們找到熱愛,也治愈著努力托舉他們的家長。
小洋媽媽說,我們不是“金剛俠”,情緒不好時,再看到他令人糟心的行為,心里真覺得是有“千萬只螞蟻在咬”。于是,這些“星孩”的家長們組成了一個互助團體。他們在一起合唱、朗誦,訴說彼此的煩惱,交流康復經驗。
“我剛進合唱團的時候,看到其他媽媽非常陽光,瞬間就感染了我。”小洋媽媽說,自己也喜歡音樂,但一直以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現在每周能夠有半天時間“找回自己”,很療愈。
“大西洋里有一頭鯨魚,它特有的52Hz(赫茲)發聲頻率讓它不被其他鯨魚聽見。就像它依然尋找著伙伴一樣,這些‘星孩’也希望被他人認可,更需要被社會所接納。這是我們取名‘52Hz樂隊’的原因。”曹文瑞說。
在3月30日晚樂隊公開演出前,樂隊老師在練習室黑板上寫下“自信”兩個字,問大家:“舞臺是什么?”
“星孩”們陸續回答道,“表演的地方”“發光的地方”。(文中人物除曹文瑞外均為化名)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