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今年清明假期,累計接待游客13.97萬人次,同比增長19.5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669.13萬元,同比激增264.24%。規劃引領、優化支撐、傳承文化……沁陽市文旅融合正以更大格局培育發展新動能。
河南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近日以“創新驅動·協同共贏”為主題的科技合作簽約儀式引發業界關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應用”全鏈條創新生態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該市創新鏈賦能產業鏈正在激起發展新活力。
全領域“謀”項目,謀劃儲備優質項目200個以上、總投資450億元以上;全周期“推”項目,加快推進投資20億元的晉控天慶氫氣提純聯產多元醇等35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投資5億元的涵翔新能源風電葉片螺桿螺母智能化制造等40個項目竣工投產,2025年實施省、焦作市、沁陽市重點項目200個以上,年度完成投資110億元以上;全鏈條“引”項目,力爭全年新引進超億元項目18個以上,到位省外資金突破100億元……項目建設蓄勢夯基,該市正在培育發展新優勢。
和順源四大懷藥深加工、西向鎮肉牛屠宰加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皮筋頭飾、驢肉等鄉村特色產業年實現生產總值25.7億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00余萬元……鄉村特色產業蓬勃興起,該市正在激活發展新引擎。
新動能、新活力、新優勢、新引擎……記者連日來走進該市,被一個個高質量發展場景所吸引,被一股股磅礴力量所震撼,這就是“1351”,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
“1351”,寫好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記者曾經盤點該市2024年交出的成績單,以《6個國字榮譽 7個全省領先 8個焦作第一 沁陽兩會“數”讀榮譽答卷》為題在本報刊發。
然而,亮眼成績單只代表過去,奮斗的征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面對“新”征程、“變”局面、“穩”要求、“拼”態勢,如何創新發展、如何高質量發展?
全面貫徹省委“四高四爭先”和焦作市委“四個聚焦”要求,堅持“五個當示范走在前”,抓創新、強工業、興產業,爭當排頭兵、作出新貢獻……“貫徹省委指示,對標焦作市委要求,立足沁陽全局,順應群眾期盼,圍繞‘1351’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大文章……”3月29日上午,該市市委書記郭新杰在2025年度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鏗鏘有力、催人奮進。
“1351”,緊盯一個目標、用好三個抓手、堅持五個原則、強化一個保障。緊盯一個目標:堅持“五個當示范走在前”(創新引領發展、工業強市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加強黨的建設)。用好三個抓手:抓創新、強工業、興產業。堅持五個原則:堅持黨建引領,用好黨的法寶;堅持更新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堅持提綱挈領,注重抓綱帶目;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堅持干事創業,關鍵在人。強化一個保障: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機制。
從春天出發,對于50萬沁陽人來講注定不平凡。“1351”,勾勒清晰奮進“路線圖”,呼喚沁陽人砥礪前行;“1351”,按下創新發展“快捷鍵”,激勵沁陽人再創輝煌……生機盎然的沁陽大地,改革強音振奮,奮斗動力澎湃,推進高質量發展春潮涌動、熱力攀升。
“1351”,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方向已明、目標已定,關鍵在干、最終在成。“1351”,聚焦“八個方面”,以結果導向,不斷開創現代化沁陽建設新局面。
聚焦科技創新,更快步伐開拓發展空間。育強主體,建優平臺,深化院地合作“沁陽模式”;深入實施“1234”科技創新行動,深入實施“沁陽英才”等人才計劃,吸引更多高水平科研人才、團隊來沁陽工作。
聚焦工業強市,更大力度夯實發展根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培育新能源電池材料、光電信息、合成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體現沁陽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緊盯項目建設,推進謀劃實施206個重點項目,深入推進該市“三十工程”;緊盯經開區建設,持續提升經開區承載能力。
聚焦城鄉融合,更高水平推進統籌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加快呼南高鐵豫西通道沁陽段、沿太行高速、沁伊高速、沁伊高速北延、省道236、國道327等項目進度;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鄉村振興,聚焦皮筋頭飾、玻璃鋼、造紙裝備、黑陶等傳統優勢產業,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動力活力。
聚焦文旅融合,更大格局培育發展新動能。突出規劃引領,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山水呼應、文旅交融”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優化文旅支撐,圍繞“一山一谷一園一城”,培育一批有市場、叫得響、可持續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傳承弘揚文化,深入推進萬里茶道太行陘沁陽段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工作。
聚焦改革開放,更大決心積蓄增長后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充分運用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力爭全年新引進項目18個以上,到位省外資金突破100億元。
聚焦民生優先,更深情懷增進民生福祉。突出抓好就業,建設教育強市,保障人民健康,強化社會保障,堅決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聚焦綠色發展,更優導向建設美麗沁陽。深化污染防治攻堅,筑牢生態保護屏障,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產業生態。
聚焦安全穩定,更實舉措構筑安全屏障。全面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守好“三保”底線,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1351”,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奮斗,是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
推進“1351”,該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相關責任領導和各級各單位主動認領任務,高質量抓好貫徹落實。該機制自去年11月份開始謀劃,在充分借鑒先進地市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先后召開2次市委書記專題會、1次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審議,廣泛聽取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意見建議,是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動該市各項工作向縱深開展的重要抓手。
該機制通過強有力的專班化運行,形成“市委統領全局、縣級領導全員上陣、各部門共同參與”“千鈞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工作格局,確保該市市委、市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該機制促進各部門主動認領任務,抓好工作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不斷凝聚強大合力,以強有力的保障支撐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需要矢志創新的奮斗。
抓創新。該市與省科學院深化合作,正在推動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投入運營,爭創國家科普教育基地;聚焦光電信息產業,打造省科學院實驗實踐(沁陽)基地示范版。
強工業。該市圍繞化工新材料,重點推進鑫全硅基新材料產業園、國順硅源電子新材料科技園二期等項目,帶動化工產業延鏈強鏈;圍繞先進金屬材料,重點推進宏達鋼鐵特鋼裝備轉型升級等項目;圍繞電池制造,積極推動電池制造產業鏈向綠色循環發展;圍繞造紙產業,力爭產能突破100萬噸。
興產業。記者在焦作首個智能云倉項目、總投資2.5億元的沁陽市數字電商產業園5G數字化智能物流云倉內看到,50家企業啟動“一件代發服務”,年物流規模有望突破5000萬元,年銷售單量預計達3000萬單,助力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惟奮斗者進,惟實干者勝。該市錨定“1351”,咬緊牙關迎難而上,鉚足干勁大抓落實,正以奮力實現“五個當示范走在前”的擔當,在焦作市高質量發展中爭當排頭兵、作出新貢獻。
記者 郭樹勛 通訊員 楊國宇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今年清明假期,累計接待游客13.97萬人次,同比增長19.5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669.13萬元,同比激增264.24%。規劃引領、優化支撐、傳承文化……沁陽市文旅融合正以更大格局培育發展新動能。
河南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近日以“創新驅動·協同共贏”為主題的科技合作簽約儀式引發業界關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應用”全鏈條創新生態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該市創新鏈賦能產業鏈正在激起發展新活力。
全領域“謀”項目,謀劃儲備優質項目200個以上、總投資450億元以上;全周期“推”項目,加快推進投資20億元的晉控天慶氫氣提純聯產多元醇等35個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投資5億元的涵翔新能源風電葉片螺桿螺母智能化制造等40個項目竣工投產,2025年實施省、焦作市、沁陽市重點項目200個以上,年度完成投資110億元以上;全鏈條“引”項目,力爭全年新引進超億元項目18個以上,到位省外資金突破100億元……項目建設蓄勢夯基,該市正在培育發展新優勢。
和順源四大懷藥深加工、西向鎮肉牛屠宰加工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皮筋頭飾、驢肉等鄉村特色產業年實現生產總值25.7億元,帶動村集體增收200余萬元……鄉村特色產業蓬勃興起,該市正在激活發展新引擎。
新動能、新活力、新優勢、新引擎……記者連日來走進該市,被一個個高質量發展場景所吸引,被一股股磅礴力量所震撼,這就是“1351”,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奮進力量。
“1351”,寫好高質量發展大文章
記者曾經盤點該市2024年交出的成績單,以《6個國字榮譽 7個全省領先 8個焦作第一 沁陽兩會“數”讀榮譽答卷》為題在本報刊發。
然而,亮眼成績單只代表過去,奮斗的征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面對“新”征程、“變”局面、“穩”要求、“拼”態勢,如何創新發展、如何高質量發展?
全面貫徹省委“四高四爭先”和焦作市委“四個聚焦”要求,堅持“五個當示范走在前”,抓創新、強工業、興產業,爭當排頭兵、作出新貢獻……“貫徹省委指示,對標焦作市委要求,立足沁陽全局,順應群眾期盼,圍繞‘1351’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大文章……”3月29日上午,該市市委書記郭新杰在2025年度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鏗鏘有力、催人奮進。
“1351”,緊盯一個目標、用好三個抓手、堅持五個原則、強化一個保障。緊盯一個目標:堅持“五個當示范走在前”(創新引領發展、工業強市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加強黨的建設)。用好三個抓手:抓創新、強工業、興產業。堅持五個原則:堅持黨建引領,用好黨的法寶;堅持更新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堅持提綱挈領,注重抓綱帶目;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堅持干事創業,關鍵在人。強化一個保障: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機制。
從春天出發,對于50萬沁陽人來講注定不平凡。“1351”,勾勒清晰奮進“路線圖”,呼喚沁陽人砥礪前行;“1351”,按下創新發展“快捷鍵”,激勵沁陽人再創輝煌……生機盎然的沁陽大地,改革強音振奮,奮斗動力澎湃,推進高質量發展春潮涌動、熱力攀升。
“1351”,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方向已明、目標已定,關鍵在干、最終在成。“1351”,聚焦“八個方面”,以結果導向,不斷開創現代化沁陽建設新局面。
聚焦科技創新,更快步伐開拓發展空間。育強主體,建優平臺,深化院地合作“沁陽模式”;深入實施“1234”科技創新行動,深入實施“沁陽英才”等人才計劃,吸引更多高水平科研人才、團隊來沁陽工作。
聚焦工業強市,更大力度夯實發展根基。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培育新能源電池材料、光電信息、合成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構建體現沁陽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緊盯項目建設,推進謀劃實施206個重點項目,深入推進該市“三十工程”;緊盯經開區建設,持續提升經開區承載能力。
聚焦城鄉融合,更高水平推進統籌發展。改善基礎設施,加快呼南高鐵豫西通道沁陽段、沿太行高速、沁伊高速、沁伊高速北延、省道236、國道327等項目進度;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鄉村振興,聚焦皮筋頭飾、玻璃鋼、造紙裝備、黑陶等傳統優勢產業,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動力活力。
聚焦文旅融合,更大格局培育發展新動能。突出規劃引領,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山水呼應、文旅交融”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優化文旅支撐,圍繞“一山一谷一園一城”,培育一批有市場、叫得響、可持續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傳承弘揚文化,深入推進萬里茶道太行陘沁陽段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工作。
聚焦改革開放,更大決心積蓄增長后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充分運用基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力爭全年新引進項目18個以上,到位省外資金突破100億元。
聚焦民生優先,更深情懷增進民生福祉。突出抓好就業,建設教育強市,保障人民健康,強化社會保障,堅決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
聚焦綠色發展,更優導向建設美麗沁陽。深化污染防治攻堅,筑牢生態保護屏障,加快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集群、產業生態。
聚焦安全穩定,更實舉措構筑安全屏障。全面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守好“三保”底線,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1351”,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奮斗,是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
推進“1351”,該市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機制推動相關責任領導和各級各單位主動認領任務,高質量抓好貫徹落實。該機制自去年11月份開始謀劃,在充分借鑒先進地市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先后召開2次市委書記專題會、1次市委常委會進行專題審議,廣泛聽取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意見建議,是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動該市各項工作向縱深開展的重要抓手。
該機制通過強有力的專班化運行,形成“市委統領全局、縣級領導全員上陣、各部門共同參與”“千鈞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的工作格局,確保該市市委、市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該機制促進各部門主動認領任務,抓好工作落實;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不斷凝聚強大合力,以強有力的保障支撐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需要矢志創新的奮斗。
抓創新。該市與省科學院深化合作,正在推動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投入運營,爭創國家科普教育基地;聚焦光電信息產業,打造省科學院實驗實踐(沁陽)基地示范版。
強工業。該市圍繞化工新材料,重點推進鑫全硅基新材料產業園、國順硅源電子新材料科技園二期等項目,帶動化工產業延鏈強鏈;圍繞先進金屬材料,重點推進宏達鋼鐵特鋼裝備轉型升級等項目;圍繞電池制造,積極推動電池制造產業鏈向綠色循環發展;圍繞造紙產業,力爭產能突破100萬噸。
興產業。記者在焦作首個智能云倉項目、總投資2.5億元的沁陽市數字電商產業園5G數字化智能物流云倉內看到,50家企業啟動“一件代發服務”,年物流規模有望突破5000萬元,年銷售單量預計達3000萬單,助力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惟奮斗者進,惟實干者勝。該市錨定“1351”,咬緊牙關迎難而上,鉚足干勁大抓落實,正以奮力實現“五個當示范走在前”的擔當,在焦作市高質量發展中爭當排頭兵、作出新貢獻。
記者 郭樹勛 通訊員 楊國宇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