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專題
一次培訓引發一場共鳴。
4月18日下午,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會議室座無虛席,焦作泛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林的鵪鶉飼養疫病防控專題講座,使60余名鵪鶉飼養場(戶)代表和12名鵪鶉疫病防治技術員“大開眼界”。
從飼養鵪鶉常見的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寄生蟲性疾病防治,到日常管理的營養需求、環境優化、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管理,從如何簡易配比消毒液到如何高效均勻保持養殖棚內濕度……張林講得通俗易懂,讓聆聽者茅塞頓開。
“我養鵪鶉已經十三四年了,高峰期存欄超60萬只,作為‘老把式’仍然感覺自己在憑經驗飼養。聽了張老師的講座,再加上在全國第三屆鵪鶉產業發展大會上的交流心得,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要依靠科技創新才能持續提升經濟效益!”武陟縣白云福瑞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侯二松感慨。
鵪鶉飼養加工,是武陟縣的一大特色。
武陟既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畜牧大縣,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生豬、肉牛、奶牛、羊和家禽的存欄量約6500萬頭(只)。特別是該縣的鵪鶉存欄達3000余萬只,存欄數量約占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是全省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和蛋品供應基地,鵪鶉產業引領全國發展潮流。
近年來,武陟縣深入實施產業興農、產業強縣戰略,將發展鵪鶉特色產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全面振興鄉村經濟的重要舉措。該縣立足產業優勢,著力培育一批優質鵪鶉品種,壯大一批鵪鶉屠宰及食品深加工企業,并支持產業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縣級鵪鶉產業協會,增補服務鏈條,為鵪鶉產業長遠發展搭建服務平臺;探索打造“武陟鵪鶉—放養全國—應收盡收—武陟加工—賣遍全國”的產業運行模式,全面提升“武陟鵪鶉”品牌影響力,實現了從“小鵪鶉”到“大產業”的華麗蛻變。如今,該縣鵪鶉產業涵蓋飼養、孵化、育雛、籠具生產、飼料獸藥、肉蛋深加工、糞便處理等環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全鏈條年產值超20億元。
“武陟縣鵪鶉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白曉東說。2020年5月,鵪鶉正式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該縣政府將鵪鶉產業發展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通過組織協調、項目實施、技術推廣、創建品牌等措施,向基層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推動鵪鶉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截至目前,該縣的“武陟鵪鶉”“武陟鵪鶉蛋”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武陟鵪鶉蛋”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目錄,且獲得“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愛的名特優新農產品”榮譽稱號。
2024年11月份,中國畜牧業協會在武陟縣召開以“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鏈條”為主題的第三屆(2024)鵪鶉產業發展大會。現場,10余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畜牧業協會、河南省家禽協會、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在武陟“論道”,從飼料營養、遺傳育種等多個層面,探討如何在新形勢下保障鵪鶉生產的經濟效益和質量安全,如何規范和提升我國鵪鶉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武陟,成為全國鵪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焦點。
其實,發展鵪鶉產業只是武陟縣大力發展畜牧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典型和抓手。“穩生豬、壯牛羊、促家禽、推特色”,加快打造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更是該縣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目標。
來自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的信息顯示,該縣現有各類飼養場(戶)3465家,其中規模以上飼養場(戶)760余家,逐步形成了由分散飼養向規模化、區域化方向發展的畜牧業生產格局。如今,該縣初步形成了以謝旗營鎮為主的鵪鶉生產區,以大封鎮、西陶鎮為主的生豬屠宰區,以三陽鄉為主的雞鴨生產區,以沿黃、沿沁鄉鎮為主的牛羊飼養區四大畜禽生產區,地方特色顯著,帶動能力明顯。2023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完成17.11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6.15%。
龍頭企業帶動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武陟縣以國家級龍頭企業河南旭瑞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充分發揮旭瑞食品集飼料生產、種禽繁育、肉鴨養殖、屠宰加工及熟食生產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輻射帶動作用,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經營之路,2023年完成銷售收入11.7億元,聯農、帶農、助農能力持續增強。
武陟縣以國家級龍頭企業河南田中禾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采取“放養+回收”模式推進發展,實施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屠宰的“六統一”舉措,帶領周邊8000多戶農民合作飼養。該公司加快實施國家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項目,持續推動肉雞產業向數字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武陟縣以裕康、長江、恒康、康利達等生豬屠宰加工企業為龍頭,通過優先與本地企業簽訂供求協議,最大限度規避飼養風險。近年來,屠宰生豬量超過焦作全市總量一半,年均實現產值超20億元。
武陟縣還依托河南日星鴨業發展蛋鴨產業,建設存欄50萬只蛋鴨的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以標準化籠養蛋鴨為基礎,生產無抗生素高品質鴨蛋,并加工咸蛋黃、咸鴨蛋、皮蛋等產品,遠銷香港市場。
與此同時,武陟縣建成了投資1.18億元的畜禽糞污處理中心,連年實施河南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項目,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在90%以上。2024年5月30日到31日,該縣成功承辦全省2024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現場觀摩會,“武陟經驗”叫響河南。
4月18日,記者在武陟采訪時,遇到正在與河南康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談集中處理畜禽糞污項目合作事宜的清華大學博士陳墨,他正積極牽線康俊公司與周口誠至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將畜禽糞污變廢為寶,助力武陟畜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董柏生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一次培訓引發一場共鳴。
4月18日下午,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會議室座無虛席,焦作泛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林的鵪鶉飼養疫病防控專題講座,使60余名鵪鶉飼養場(戶)代表和12名鵪鶉疫病防治技術員“大開眼界”。
從飼養鵪鶉常見的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寄生蟲性疾病防治,到日常管理的營養需求、環境優化、不同生長階段的飼養管理,從如何簡易配比消毒液到如何高效均勻保持養殖棚內濕度……張林講得通俗易懂,讓聆聽者茅塞頓開。
“我養鵪鶉已經十三四年了,高峰期存欄超60萬只,作為‘老把式’仍然感覺自己在憑經驗飼養。聽了張老師的講座,再加上在全國第三屆鵪鶉產業發展大會上的交流心得,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要依靠科技創新才能持續提升經濟效益!”武陟縣白云福瑞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侯二松感慨。
鵪鶉飼養加工,是武陟縣的一大特色。
武陟既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畜牧大縣,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10萬畝以上,生豬、肉牛、奶牛、羊和家禽的存欄量約6500萬頭(只)。特別是該縣的鵪鶉存欄達3000余萬只,存欄數量約占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是全省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和蛋品供應基地,鵪鶉產業引領全國發展潮流。
近年來,武陟縣深入實施產業興農、產業強縣戰略,將發展鵪鶉特色產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全面振興鄉村經濟的重要舉措。該縣立足產業優勢,著力培育一批優質鵪鶉品種,壯大一批鵪鶉屠宰及食品深加工企業,并支持產業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縣級鵪鶉產業協會,增補服務鏈條,為鵪鶉產業長遠發展搭建服務平臺;探索打造“武陟鵪鶉—放養全國—應收盡收—武陟加工—賣遍全國”的產業運行模式,全面提升“武陟鵪鶉”品牌影響力,實現了從“小鵪鶉”到“大產業”的華麗蛻變。如今,該縣鵪鶉產業涵蓋飼養、孵化、育雛、籠具生產、飼料獸藥、肉蛋深加工、糞便處理等環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全鏈條年產值超20億元。
“武陟縣鵪鶉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完善的服務體系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白曉東說。2020年5月,鵪鶉正式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該縣政府將鵪鶉產業發展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通過組織協調、項目實施、技術推廣、創建品牌等措施,向基層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推動鵪鶉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截至目前,該縣的“武陟鵪鶉”“武陟鵪鶉蛋”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武陟鵪鶉蛋”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目錄,且獲得“2024年河南省我最喜愛的名特優新農產品”榮譽稱號。
2024年11月份,中國畜牧業協會在武陟縣召開以“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鏈條”為主題的第三屆(2024)鵪鶉產業發展大會。現場,10余位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畜牧業協會、河南省家禽協會、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在武陟“論道”,從飼料營養、遺傳育種等多個層面,探討如何在新形勢下保障鵪鶉生產的經濟效益和質量安全,如何規范和提升我國鵪鶉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武陟,成為全國鵪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焦點。
其實,發展鵪鶉產業只是武陟縣大力發展畜牧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典型和抓手。“穩生豬、壯牛羊、促家禽、推特色”,加快打造國家數字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更是該縣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定目標。
來自武陟縣畜牧發展服務中心的信息顯示,該縣現有各類飼養場(戶)3465家,其中規模以上飼養場(戶)760余家,逐步形成了由分散飼養向規模化、區域化方向發展的畜牧業生產格局。如今,該縣初步形成了以謝旗營鎮為主的鵪鶉生產區,以大封鎮、西陶鎮為主的生豬屠宰區,以三陽鄉為主的雞鴨生產區,以沿黃、沿沁鄉鎮為主的牛羊飼養區四大畜禽生產區,地方特色顯著,帶動能力明顯。2023年,全縣畜牧業總產值完成17.11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6.15%。
龍頭企業帶動是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武陟縣以國家級龍頭企業河南旭瑞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充分發揮旭瑞食品集飼料生產、種禽繁育、肉鴨養殖、屠宰加工及熟食生產于一體的全產業鏈輻射帶動作用,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經營之路,2023年完成銷售收入11.7億元,聯農、帶農、助農能力持續增強。
武陟縣以國家級龍頭企業河南田中禾食品有限公司為核心,采取“放養+回收”模式推進發展,實施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屠宰的“六統一”舉措,帶領周邊8000多戶農民合作飼養。該公司加快實施國家畜牧業創新應用基地項目,持續推動肉雞產業向數字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武陟縣以裕康、長江、恒康、康利達等生豬屠宰加工企業為龍頭,通過優先與本地企業簽訂供求協議,最大限度規避飼養風險。近年來,屠宰生豬量超過焦作全市總量一半,年均實現產值超20億元。
武陟縣還依托河南日星鴨業發展蛋鴨產業,建設存欄50萬只蛋鴨的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以標準化籠養蛋鴨為基礎,生產無抗生素高品質鴨蛋,并加工咸蛋黃、咸鴨蛋、皮蛋等產品,遠銷香港市場。
與此同時,武陟縣建成了投資1.18億元的畜禽糞污處理中心,連年實施河南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項目,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在90%以上。2024年5月30日到31日,該縣成功承辦全省2024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現場觀摩會,“武陟經驗”叫響河南。
4月18日,記者在武陟采訪時,遇到正在與河南康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談集中處理畜禽糞污項目合作事宜的清華大學博士陳墨,他正積極牽線康俊公司與周口誠至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將畜禽糞污變廢為寶,助力武陟畜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董柏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