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天天學習|中南海年刊(2022年)
更新時間:2023-1-5 20:18:34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10月23日,剛剛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采訪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在場的中外記者揮手致意。

天天學習時間記錄堅實的腳步與奮斗的足跡。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這一年,歷經7年艱辛努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讓國人為之振奮驕傲;這一年,神舟系列飛船接力騰飛,中華民族的“飛天夢”一步步變為現實;這一年,中國外交重啟線下模式,從“云外交”到“面對面”,應變局、解困局、創新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過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當選的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了延安,瞻仰革命紀念地,發出鏗鏘號召:“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日新月異的發展,有大江大河的奔騰,也有一枝一葉的生長。

這一年,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時時放心不下”映照在領袖不斷刷新的“忙碌指數”和人民群眾的每件大事小情。

央視網運用智能大數據分析總書記的重要行程與講話,與您一起回顧總書記的2022。

從年度熱詞讀懂中國這一年

通過央視網I學習數據庫匯總分析,“發展”“人民”“二十大”“經濟”“北京冬奧會”等詞語成為總書記講話中的高頻詞。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這一年,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發展破題,無論內政還是外交,發展都是習近平總書記最關注的主題之一。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13次提到高質量發展,并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多位專家表示這是今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一個鮮明特點。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與勢的戰略自信,彰顯著勇毅前行的強大底氣和定力。

“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后發展的高歌猛進。”在總書記眼里,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國在發展道路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綠色發展奇跡。面向未來,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中國以綠色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并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發展為了人民。總書記在全年多個場合的重要講話中,數次提到“人民”。

從2022年新年賀詞中一句“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道出濃濃人民情,到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動情地說“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產黨人的共同心愿”,再到黨的二十大從不同層面回應百姓期待、人民心聲……“人民”始終被總書記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江山壯麗、人民幸福始終是中華民族最溫暖的底色。

▲ 2022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同居民李水一家拉家常。

“二十大”“北京冬奧會”“香港”“創新、科技”等高頻詞見證了這一年我們國家深具影響力的大事件。

以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拉開帷幕,在生機盎然的早春時節揮手作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既驚艷了世界,也留下了寶貴的北京冬奧精神和豐厚的冬奧遺產。

▲ 2022年2月4日晚,習近平主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出席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2022年,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歷經了風風雨雨的香港,如今已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7月1日上午,站在25年前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舉行地——香港會展中心,習近平主席言語鏗鏘:“‘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 2022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專列抵達香港,出席于7月1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并視察香港。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向歡迎的人群揮手致意。

從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到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順利“飛天”,2022年我國航天領域不斷創造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勉勵廣大航天青年時強調:“希望廣大航天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于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翻開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發展藍圖,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心懷人民 步履不停

山高水遠,風雨無阻;行程萬里,初心如磐。

延安是革命老區,也曾是深度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掛念陜北的老鄉們。黨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總書記就來到陜西延安。

10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下火車,就乘車前往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總書記走進果園,向現場采摘的果農了解今年蘋果收成,同老鄉們親切交流。

▲ 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蘋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

總書記對老鄉們說:“我在陜北生活了7年,當年看到老鄉們生活很艱苦,心里就想著怎么樣讓大家生活好起來。這次來延安,看到一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從黃土地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心里一直裝著人民。2022年,總書記先后10次深入基層,頂風雪、冒酷暑,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

考察的腳步走得很遠,同人民的心始終貼得很近。

2022年1月26日,農歷小年剛過,習近平總書記冒雪前往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考察。

村民師紅兵家4間窯洞2021年因強降雨全部倒塌,在政府補助和各方援助下重建了2間裝配式住房。總書記仔細察看院落、住房,同師紅兵一家老小坐下來拉家常,親切詢問他們重建住房質量好不好、年貨置辦齊了沒有、還有什么困難。

一句“一定要把這個年過好”,飽含牽掛之情。

▲ 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受災村民師紅兵家看望。

2022年4月11日,沿著蜿蜒的山路深入熱帶雨林,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調研。

黎族村民王柏和一家熱情地將總書記迎進家里。總書記察看院落、客廳、臥室等,在手工茶坊參與炒茶勞動,并買下兩袋茶葉。總書記勉勵他們把茶葉經營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2022年6月8日,仲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考察。頂著烈日,總書記走進稻田深處,俯身察看秧苗長勢。

“現在苗情怎么樣?”

“從單株分蘗數來看,已經表現出高產的特征。”農業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告訴總書記。

▲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試驗育種和種植推廣情況。

放眼廣袤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民以食為天。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四川要把農業搞好,把糧食生產抓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三農問題,時刻把人民幸福作為“國之大者”。

7月14日,總書記來到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村廣場。村民們看到總書記來了,歡呼著圍攏過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村廣場上,習近平總書記說,56個民族,黨中央提出來的,像石榴籽一樣地——

廣場上的村民們大聲回應:緊緊抱在一起!

…………

歲月奔涌,見證初心。

十年來,中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十年來,總書記始終心懷人民,步履不停。平易近人的家常、溫暖人心的問候,見證了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

大國外交 闊步前行

在國內外主持和出席10余場重要國際多邊會議,與60多位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舉行會談會見,同近30位外方領導人通電話、視頻會晤……夙興夜寐的外交日程,記錄著習近平主席忙碌的身影,也見證著中國外交的積極和主動。

人們記得,2022年初,當北京如期開啟“冬奧時間”,當世界矚目中國,習近平主席以東方大國的熱情好客歡迎五大洲的朋友們。連續3天,20余場外事活動密集舉行。為來華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舉行歡迎宴會時,他動情道:“特別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和不便,不遠萬里來到北京,為冬奧喝彩、為中國加油。”

世界見證,時間進入9月,習近平主席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9月,疫情發生后“上合大家庭”首次線下全員聚首;11月,“G20時間”“APEC時間”先后開啟,許多外方領導人爭相要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領導人面對面溝通交談;12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和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舉行,里程碑意義載入史冊……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前后,習近平主席相繼出席5場多邊峰會,與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實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外工作的嶄新開局。

▲ 當地時間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訪問泰國,習近平主席為巴育總理帶來兩件特別的禮品,承載中泰友好合作升溫提速、行穩致遠寓意的“復興號”動車組模型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英文版。收到禮物,巴育總理十分高興。

會見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時,卡塔爾世界杯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習近平主席的開場白就從中塔合作的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盧賽爾體育場講起。

在距離北京萬里之遙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中美元首會晤持續3個多小時,遠超預期時長。習近平主席態度鮮明:“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

回望2022年元首外交,既有沉著冷靜的科學應變,也有波瀾壯闊的開拓進取。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在百年變局視閾下,習近平主席一如既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主張什么、反對什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著眼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承諾“這個倡議是向全世界開放的公共產品”、主持首次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向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致賀信……過去一年,習近平主席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地走實。

“為了促進世界安危與共,中方愿在此提出全球安全倡議……”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破解當前世界面臨的安全和發展難題開出藥方,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半年多時間里,已有70多個國家對全球安全倡議表示贊賞支持。

▲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大道之行,行穩致遠。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中國知行合一,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外交的藝術,既在大格局的謀劃,也在小細節的考量。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國為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發揮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用擔當。

關聯圖譜 微“觀”關切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央視網I學習數據庫生成的關聯圖譜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按不同類別進行關聯和細分。回顧2022年,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一枝一葉總關情。

在關聯物品中,有“蒸蒸日上”的年饃、有科技培育的種子、有高標準農田里的水稻,這些關系著國人手中的飯碗、國家的糧食安全。一袋茶葉、一串葡萄、一個蘋果,小特產背后是富農大產業,更連著鄉村振興的大事業。一片甲骨、一件漆器、一段黎錦,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關乎文化自信。投影機、機器人、芯片,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2年1月,在山西霍州馮南垣村,總書記同鄉親一起制作棗花年饃。他稱贊“很吉祥”,“給人年年向好的感受,代表了廣大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

2022年4月,在海南三亞市,總書記來到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我一直關注南繁科研育種,要科學謀劃加快推進,建設成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總書記語重心長,“這件事有養育中華民族的戰略意義。”

2022年6月,在四川宜賓市,總書記考察設計研制投影機的民營企業時強調,推進科技創新,要在各領域積極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打造更多“隱形冠軍”。

…………

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科技自立自強,一樁樁一件件,都事關“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始終是人民的美好生活。

在關聯地點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總書記問計于“民”,共話美麗鄉村,關切“一老一幼”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關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探訪古城老巷、歷史文化遺址、紅色教育基地……總書記引導我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堅定自信、鑒往知來。看山、看水、看林……總書記在青山碧水間為“綠色中國”步步謀劃。

2022年多次赴地方,“一老一幼”的民生話題,都是總書記考察的關切重點。7月,在烏魯木齊天山區固原巷社區,總書記叮囑,“緊貼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幫助大家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8月,在遼寧沈陽市牡丹社區,總書記強調,“對老年人的服務要跟上”,“對孩子們的養育和培養等工作要加強”。

“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樣的人民情懷,穿越歷史、啟迪未來,是“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生動寫照。

在關聯短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的偉大民族精神,看到“解鈴還須系鈴人”“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的東方大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與責任擔當,看到“守望相助”“互利共贏”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站立時代潮頭,心系人類未來。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新時代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與各國同行天下之大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繁榮美好世界帶來希望與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天天學習|中南海年刊(2022年)
2023-1-5 20:18:34    來源:央視網

▲ 2022年10月23日,剛剛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采訪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在場的中外記者揮手致意。

天天學習時間記錄堅實的腳步與奮斗的足跡。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這一年,歷經7年艱辛努力,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讓國人為之振奮驕傲;這一年,神舟系列飛船接力騰飛,中華民族的“飛天夢”一步步變為現實;這一年,中國外交重啟線下模式,從“云外交”到“面對面”,應變局、解困局、創新局,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過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當選的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了延安,瞻仰革命紀念地,發出鏗鏘號召:“讓我們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

日新月異的發展,有大江大河的奔騰,也有一枝一葉的生長。

這一年,總書記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時時放心不下”映照在領袖不斷刷新的“忙碌指數”和人民群眾的每件大事小情。

央視網運用智能大數據分析總書記的重要行程與講話,與您一起回顧總書記的2022。

從年度熱詞讀懂中國這一年

通過央視網I學習數據庫匯總分析,“發展”“人民”“二十大”“經濟”“北京冬奧會”等詞語成為總書記講話中的高頻詞。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這一年,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全球發展破題,無論內政還是外交,發展都是習近平總書記最關注的主題之一。

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13次提到高質量發展,并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多位專家表示這是今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一個鮮明特點。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與勢的戰略自信,彰顯著勇毅前行的強大底氣和定力。

“只有把綠色發展的底色鋪好,才會有今后發展的高歌猛進。”在總書記眼里,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中國在發展道路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綠色發展奇跡。面向未來,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中國以綠色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并發表題為《共迎時代挑戰 共建美好未來》的重要講話。

發展為了人民。總書記在全年多個場合的重要講話中,數次提到“人民”。

從2022年新年賀詞中一句“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道出濃濃人民情,到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動情地說“把老百姓關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產黨人的共同心愿”,再到黨的二十大從不同層面回應百姓期待、人民心聲……“人民”始終被總書記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江山壯麗、人民幸福始終是中華民族最溫暖的底色。

▲ 2022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同居民李水一家拉家常。

“二十大”“北京冬奧會”“香港”“創新、科技”等高頻詞見證了這一年我們國家深具影響力的大事件。

以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拉開帷幕,在生機盎然的早春時節揮手作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既驚艷了世界,也留下了寶貴的北京冬奧精神和豐厚的冬奧遺產。

▲ 2022年2月4日晚,習近平主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出席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2022年,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歷經了風風雨雨的香港,如今已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7月1日上午,站在25年前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舉行地——香港會展中心,習近平主席言語鏗鏘:“‘一國兩制’是經過實踐反復檢驗了的,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 2022年6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專列抵達香港,出席于7月1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并視察香港。這是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向歡迎的人群揮手致意。

從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到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順利“飛天”,2022年我國航天領域不斷創造新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勉勵廣大航天青年時強調:“希望廣大航天青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勇于創新突破,在逐夢太空的征途上發出青春的奪目光彩,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翻開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的發展藍圖,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

▲ 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心懷人民 步履不停

山高水遠,風雨無阻;行程萬里,初心如磐。

延安是革命老區,也曾是深度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掛念陜北的老鄉們。黨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總書記就來到陜西延安。

10月2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下火車,就乘車前往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總書記走進果園,向現場采摘的果農了解今年蘋果收成,同老鄉們親切交流。

▲ 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蘋果園同老鄉們親切交流。

總書記對老鄉們說:“我在陜北生活了7年,當年看到老鄉們生活很艱苦,心里就想著怎么樣讓大家生活好起來。這次來延安,看到一派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交通條件大為改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無論多忙,都要抽時間到鄉親們中走一走看一看。”從黃土地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心里一直裝著人民。2022年,總書記先后10次深入基層,頂風雪、冒酷暑,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

考察的腳步走得很遠,同人民的心始終貼得很近。

2022年1月26日,農歷小年剛過,習近平總書記冒雪前往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考察。

村民師紅兵家4間窯洞2021年因強降雨全部倒塌,在政府補助和各方援助下重建了2間裝配式住房。總書記仔細察看院落、住房,同師紅兵一家老小坐下來拉家常,親切詢問他們重建住房質量好不好、年貨置辦齊了沒有、還有什么困難。

一句“一定要把這個年過好”,飽含牽掛之情。

▲ 2022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受災村民師紅兵家看望。

2022年4月11日,沿著蜿蜒的山路深入熱帶雨林,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調研。

黎族村民王柏和一家熱情地將總書記迎進家里。總書記察看院落、客廳、臥室等,在手工茶坊參與炒茶勞動,并買下兩袋茶葉。總書記勉勵他們把茶葉經營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2022年6月8日,仲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考察。頂著烈日,總書記走進稻田深處,俯身察看秧苗長勢。

“現在苗情怎么樣?”

“從單株分蘗數來看,已經表現出高產的特征。”農業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馬均告訴總書記。

▲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考察,了解水稻試驗育種和種植推廣情況。

放眼廣袤田野,總書記思慮深遠:“民以食為天。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業專家,也要靠我們中國的農民,我們有信心、有底氣實現糧食安全的目標。四川要把農業搞好,把糧食生產抓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三農問題,時刻把人民幸福作為“國之大者”。

7月14日,總書記來到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村廣場。村民們看到總書記來了,歡呼著圍攏過來,高聲向總書記問好。

村廣場上,習近平總書記說,56個民族,黨中央提出來的,像石榴籽一樣地——

廣場上的村民們大聲回應:緊緊抱在一起!

…………

歲月奔涌,見證初心。

十年來,中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十年來,總書記始終心懷人民,步履不停。平易近人的家常、溫暖人心的問候,見證了大國領袖深厚的人民情懷。

大國外交 闊步前行

在國內外主持和出席10余場重要國際多邊會議,與60多位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舉行會談會見,同近30位外方領導人通電話、視頻會晤……夙興夜寐的外交日程,記錄著習近平主席忙碌的身影,也見證著中國外交的積極和主動。

人們記得,2022年初,當北京如期開啟“冬奧時間”,當世界矚目中國,習近平主席以東方大國的熱情好客歡迎五大洲的朋友們。連續3天,20余場外事活動密集舉行。為來華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際貴賓舉行歡迎宴會時,他動情道:“特別感謝在座的各位朋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困難和不便,不遠萬里來到北京,為冬奧喝彩、為中國加油。”

世界見證,時間進入9月,習近平主席開啟疫情以來首個線下高訪季。9月,疫情發生后“上合大家庭”首次線下全員聚首;11月,“G20時間”“APEC時間”先后開啟,許多外方領導人爭相要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領導人面對面溝通交談;12月,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和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舉行,里程碑意義載入史冊……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前后,習近平主席相繼出席5場多邊峰會,與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實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外工作的嶄新開局。

▲ 當地時間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撒馬爾罕國際會議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

訪問泰國,習近平主席為巴育總理帶來兩件特別的禮品,承載中泰友好合作升溫提速、行穩致遠寓意的“復興號”動車組模型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英文版。收到禮物,巴育總理十分高興。

會見卡塔爾埃米爾塔米姆時,卡塔爾世界杯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習近平主席的開場白就從中塔合作的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盧賽爾體育場講起。

在距離北京萬里之遙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中美元首會晤持續3個多小時,遠超預期時長。習近平主席態度鮮明:“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

回望2022年元首外交,既有沉著冷靜的科學應變,也有波瀾壯闊的開拓進取。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在百年變局視閾下,習近平主席一如既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主張什么、反對什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我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就是著眼于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承諾“這個倡議是向全世界開放的公共產品”、主持首次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向國際民間社會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交流大會致賀信……過去一年,習近平主席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落地走實。

“為了促進世界安危與共,中方愿在此提出全球安全倡議……”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為破解當前世界面臨的安全和發展難題開出藥方,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半年多時間里,已有70多個國家對全球安全倡議表示贊賞支持。

▲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大道之行,行穩致遠。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中國知行合一,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外交的藝術,既在大格局的謀劃,也在小細節的考量。在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國為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發揮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用擔當。

關聯圖譜 微“觀”關切事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央視網I學習數據庫生成的關聯圖譜將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容按不同類別進行關聯和細分。回顧2022年,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一枝一葉總關情。

在關聯物品中,有“蒸蒸日上”的年饃、有科技培育的種子、有高標準農田里的水稻,這些關系著國人手中的飯碗、國家的糧食安全。一袋茶葉、一串葡萄、一個蘋果,小特產背后是富農大產業,更連著鄉村振興的大事業。一片甲骨、一件漆器、一段黎錦,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關乎文化自信。投影機、機器人、芯片,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2年1月,在山西霍州馮南垣村,總書記同鄉親一起制作棗花年饃。他稱贊“很吉祥”,“給人年年向好的感受,代表了廣大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

2022年4月,在海南三亞市,總書記來到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我一直關注南繁科研育種,要科學謀劃加快推進,建設成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總書記語重心長,“這件事有養育中華民族的戰略意義。”

2022年6月,在四川宜賓市,總書記考察設計研制投影機的民營企業時強調,推進科技創新,要在各領域積極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打造更多“隱形冠軍”。

…………

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科技自立自強,一樁樁一件件,都事關“國之大者”。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始終是人民的美好生活。

在關聯地點中,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總書記問計于“民”,共話美麗鄉村,關切“一老一幼”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關心“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探訪古城老巷、歷史文化遺址、紅色教育基地……總書記引導我們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堅定自信、鑒往知來。看山、看水、看林……總書記在青山碧水間為“綠色中國”步步謀劃。

2022年多次赴地方,“一老一幼”的民生話題,都是總書記考察的關切重點。7月,在烏魯木齊天山區固原巷社區,總書記叮囑,“緊貼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幫助大家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8月,在遼寧沈陽市牡丹社區,總書記強調,“對老年人的服務要跟上”,“對孩子們的養育和培養等工作要加強”。

“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樣的人民情懷,穿越歷史、啟迪未來,是“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生動寫照。

在關聯短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的偉大民族精神,看到“解鈴還須系鈴人”“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的東方大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與責任擔當,看到“守望相助”“互利共贏”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站立時代潮頭,心系人類未來。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新時代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與各國同行天下之大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繁榮美好世界帶來希望與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