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時政微觀察丨總書記湛江看“海”,關切這些“國之大者”
更新時間:2023-4-13 15:38:51    來源:新華社

廣東湛江,三面環海,擁有1556公里海岸線,是一個和海很親近的地方。

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調研的首站,來到湛江。

海洋種業研發、海洋漁業發展、“海岸衛士”保護、海港建設,總書記關切這些“國之大者”,背后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調研。

——海洋種業研發,事關強國建設。

“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總書記考察的首站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是集水產飼料、種苗、養殖等為一體的綜合研發平臺。全國每5只對蝦中就有3只來自湛江,這個基地功不可沒。

1998年南美白對蝦在湛江試養成功,我國對蝦養殖中心開始由北往南移。但問題隨之而來。南美白對蝦的種質資源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當養殖規模擴大,種蝦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經營成本大大增加。

△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養殖的南美白對蝦

2002年,我國把對蝦抗病毒選育的工作納入國家863計劃,成立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開展對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動物的育種研發工作。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基地最終在2011年取得突破,選育新品種成功通過審定,成為國內首個獲得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抗病品種。

除了解決海洋漁業種源“卡脖子”問題,湛江正大力推動智慧漁業發展,建設完善深遠海養殖技術和裝備產業全產業鏈,用硬核黑科技推動海水養殖向深藍挺進。

——海洋漁業發展,事關糧食安全。

在基地的一塊展板上,“踐行‘大食物觀’,打造‘粵海糧倉’”一行字,十分醒目。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的“口糧”已不局限于主糧,還包括肉蛋奶、水產品等,也就是總書記常常提到的大食物觀。

大食物觀是黨中央糧食安全觀念的戰略性轉變,以“食物”取代“糧食”是對傳統“以糧為綱”觀念的拓展升級。樹立大食物觀,并不意味著糧食不重要,而是以更開闊的視野,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2022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指出,樹立大食物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在去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要推進陸基和深遠海養殖漁場建設,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

每天清晨,湛江草潭漁港漁船靠岸的馬達聲、汽船的鳴笛聲、魚販子的叫賣聲混成一片,格外熱鬧。這里是湛江養殖金鯧魚最為集中的一個地方。湛江被譽為“中國金鯧魚之都”,全國人民吃的金鯧魚,每三條就有一條產自湛江。2022年,湛江水產總產量125.5萬噸,總產值274.6億元,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隨著產量的提升,水產養殖技術的進步,老百姓可以消費到的水產品品種越來越豐富。

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廣東,全年都適合海水養殖,向海要糧潛力巨大。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是實現“藏糧于海”、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路徑。

——“海岸衛士”修復,事關生態保護。

海的文章,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既要做海岸的文章,也要做海上的文章,既要做海面的文章,又要做海底的文章”。

總書記這次考察的湛江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做的就是海岸文章。

△湛江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

紅樹林在海水中生長,有強大的生命力,素有“海上森林”“海岸衛士”之稱。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廣西考察時指出,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2022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致辭指出,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保護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如今,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278.8公頃,其中紅樹林有林面積7228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3%,是我國沿海紅樹林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湛江又稱“紅樹林之城”。

紅樹林面積的擴大,給更多生物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最新一期的鳥類調查報告顯示,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及周邊有記錄的鳥類從2002年的194種增長到312種。生態環境改善以后,更多的物種選擇了湛江,選擇了紅樹林。

——海港建設,事關國家戰略。

徐聞港地處瓊州海峽黃金通道“咽喉”,與海南隔海相望。海南90%以上的生產生活物資都是通過徐聞港口海運入島,東盟國家的特色產品也從瓊州海峽經徐聞進入中國。

2020年9月26日,全新設計的徐聞港正式開航,成為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新航線直對海口市新海港,將原來24海里的“Z”字形航線縮短為12海里的“I”字形航線,航程時間縮短為1小時,形成了新的粵瓊“一小時經濟圈”。

△全新設計的徐聞港

如今,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正在規劃建設中,建成后將發揮以徐聞港為核心的港口優勢,依托“公鐵空水”多式聯運,深化港口航運合作,共同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聯通國內大市場的門戶樞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所說,“廣東海南相向發展”。

湛江,承載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國家戰略,是“一帶一路”的南向通道,RCEP成員國中心地帶。2022年,湛江貨物進出口總額624.8億元,同比增長14.7%。中國與世界,相向而行。

此次廣東之行恰逢改革開放45周年。這個春天,湛江看“海”,看中國人民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和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常態。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路上,“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續寫。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時政微觀察丨總書記湛江看“海”,關切這些“國之大者”
2023-4-13 15:38:51    來源:新華社

廣東湛江,三面環海,擁有1556公里海岸線,是一個和海很親近的地方。

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調研的首站,來到湛江。

海洋種業研發、海洋漁業發展、“海岸衛士”保護、海港建設,總書記關切這些“國之大者”,背后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

△2023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湛江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考察調研。

——海洋種業研發,事關強國建設。

“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總書記考察的首站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是集水產飼料、種苗、養殖等為一體的綜合研發平臺。全國每5只對蝦中就有3只來自湛江,這個基地功不可沒。

1998年南美白對蝦在湛江試養成功,我國對蝦養殖中心開始由北往南移。但問題隨之而來。南美白對蝦的種質資源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當養殖規模擴大,種蝦價格隨之水漲船高,經營成本大大增加。

△國家863計劃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養殖的南美白對蝦

2002年,我國把對蝦抗病毒選育的工作納入國家863計劃,成立國家863計劃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開展對南美白對蝦等水產動物的育種研發工作。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基地最終在2011年取得突破,選育新品種成功通過審定,成為國內首個獲得認定的南美白對蝦抗病品種。

除了解決海洋漁業種源“卡脖子”問題,湛江正大力推動智慧漁業發展,建設完善深遠海養殖技術和裝備產業全產業鏈,用硬核黑科技推動海水養殖向深藍挺進。

——海洋漁業發展,事關糧食安全。

在基地的一塊展板上,“踐行‘大食物觀’,打造‘粵海糧倉’”一行字,十分醒目。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的“口糧”已不局限于主糧,還包括肉蛋奶、水產品等,也就是總書記常常提到的大食物觀。

大食物觀是黨中央糧食安全觀念的戰略性轉變,以“食物”取代“糧食”是對傳統“以糧為綱”觀念的拓展升級。樹立大食物觀,并不意味著糧食不重要,而是以更開闊的視野,面向整個國土資源,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2022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指出,樹立大食物觀,“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在去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吃飯”不僅僅是消費糧食,肉蛋奶、果菜魚、菌菇筍等樣樣都是美食。要推進陸基和深遠海養殖漁場建設,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

每天清晨,湛江草潭漁港漁船靠岸的馬達聲、汽船的鳴笛聲、魚販子的叫賣聲混成一片,格外熱鬧。這里是湛江養殖金鯧魚最為集中的一個地方。湛江被譽為“中國金鯧魚之都”,全國人民吃的金鯧魚,每三條就有一條產自湛江。2022年,湛江水產總產量125.5萬噸,總產值274.6億元,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隨著產量的提升,水產養殖技術的進步,老百姓可以消費到的水產品品種越來越豐富。

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廣東,全年都適合海水養殖,向海要糧潛力巨大。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是實現“藏糧于海”、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踐行大食物觀的重要路徑。

——“海岸衛士”修復,事關生態保護。

海的文章,大有可為。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既要做海岸的文章,也要做海上的文章,既要做海面的文章,又要做海底的文章”。

總書記這次考察的湛江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做的就是海岸文章。

△湛江麻章區湖光鎮金牛島紅樹林片區

紅樹林在海水中生長,有強大的生命力,素有“海上森林”“海岸衛士”之稱。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在廣西考察時指出,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

2022年11月5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在武漢舉行的《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致辭指出,中國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保護4條途經中國的候鳥遷飛通道,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支持舉辦全球濱海論壇會議。

如今,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278.8公頃,其中紅樹林有林面積7228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3%,是我國沿海紅樹林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湛江又稱“紅樹林之城”。

紅樹林面積的擴大,給更多生物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最新一期的鳥類調查報告顯示,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及周邊有記錄的鳥類從2002年的194種增長到312種。生態環境改善以后,更多的物種選擇了湛江,選擇了紅樹林。

——海港建設,事關國家戰略。

徐聞港地處瓊州海峽黃金通道“咽喉”,與海南隔海相望。海南90%以上的生產生活物資都是通過徐聞港口海運入島,東盟國家的特色產品也從瓊州海峽經徐聞進入中國。

2020年9月26日,全新設計的徐聞港正式開航,成為全球最大的客貨滾裝碼頭。新航線直對海口市新海港,將原來24海里的“Z”字形航線縮短為12海里的“I”字形航線,航程時間縮短為1小時,形成了新的粵瓊“一小時經濟圈”。

△全新設計的徐聞港

如今,廣東·海南(徐聞)特別合作區正在規劃建設中,建成后將發揮以徐聞港為核心的港口優勢,依托“公鐵空水”多式聯運,深化港口航運合作,共同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聯通國內大市場的門戶樞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所說,“廣東海南相向發展”。

湛江,承載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國家戰略,是“一帶一路”的南向通道,RCEP成員國中心地帶。2022年,湛江貨物進出口總額624.8億元,同比增長14.7%。中國與世界,相向而行。

此次廣東之行恰逢改革開放45周年。這個春天,湛江看“海”,看中國人民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和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的常態。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路上,“更多春天的故事”,正在續寫。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