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兩會繪中國|“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
更新時間:2023-2-26 20:40:29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2013年以來,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來到代表委員們中間,與大家互動交流、共商國是。透過十年兩會,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貫之的關注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即將進入“兩會時間”,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欄目推出特別策劃《兩會繪中國》,與您一起感悟總書記歲月不改的人民情懷。

春天的盛會上,無數瞬間讓人印象深刻。

2013年3月17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站立在國徽下,剛剛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誓言鏗鏘:“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五年之后,2018年3月20日,也是在人民大會堂。面對全場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再次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莊嚴承諾:“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總書記堅定的目光、渾厚的聲音,激蕩起催人奮進的力量。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會時間”。

“去嘎查,路怎么走?”“文盲率高不高?”問的是掣肘貧困地區發展的種種問題。十年53次“到團組”,每次談到“扶農民一把”,總書記總是殷殷叮囑、諄諄告誡。他說:“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這條路。”

“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擘畫的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圖景。十年全國兩會,從論述新常態到推動改革創新,從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貫徹新發展理念,總書記清晰指明對經濟社會發展“怎么看”和“怎么辦”的新方法、新路徑。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掂量的是吃飯問題之于共同富裕舉足輕重的分量。十年來,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時,總書記一再敲響警鐘:“誰來養活中國?中國要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我們端不穩自己的飯碗,就會受制于人”。

…………

如何帶領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邁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深邃思考中引領中國堅定前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端牢中國飯碗……都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

“我們不能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而是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時光如詩,歲月作筆。

2022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四川的益西達瓦委員向總書記展示了兩張四川“懸崖村”阿土列爾村的照片。一張中,昔日掛在陡峭懸崖上的藤梯搖搖欲墜;另一張中,兩側均有護欄的鋼梯直入云霄,鄉親們走得踏實、走得穩當。

益西達瓦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的兩張照片。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益西達瓦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的兩張照片。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的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富裕但是不均衡、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總書記仔細端詳兩張照片,有感而發。

往事歷歷在目。2017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提到曾為“懸崖村”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揪心。今天,藤梯變鋼梯,一個村莊的蝶變映照了一個時代的前行——

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2021年突破110萬億元,2022年突破120萬億元,一步一腳印,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走出了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

中等收入大軍“擴群”到4億多人,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

…………

共同富裕,錨定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告誡,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要創造條件、完善制度,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2022年1月1日,在河北雄安新區容西安置房項目D標段施工現場,中鐵上海工程局工人在新年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工作。

2022年1月1日,在河北雄安新區容西安置房項目D標段施工現場,工人在新年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工作。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2022年全國兩會閉幕一個月后,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大山深處的黎族村寨,他再一次發出動員令:

“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還要繼續奔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從春天再出發,時代大潮澎湃!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兩會繪中國|“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
2023-2-26 20:40:29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2013年以來,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都會來到代表委員們中間,與大家互動交流、共商國是。透過十年兩會,我們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改善民生福祉一以貫之的關注和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即將進入“兩會時間”,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欄目推出特別策劃《兩會繪中國》,與您一起感悟總書記歲月不改的人民情懷。

春天的盛會上,無數瞬間讓人印象深刻。

2013年3月17日,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站立在國徽下,剛剛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誓言鏗鏘:“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五年之后,2018年3月20日,也是在人民大會堂。面對全場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再次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莊嚴承諾:“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總書記堅定的目光、渾厚的聲音,激蕩起催人奮進的力量。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這是習近平向代表揮手致意。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猶如一條紅線,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會時間”。

“去嘎查,路怎么走?”“文盲率高不高?”問的是掣肘貧困地區發展的種種問題。十年53次“到團組”,每次談到“扶農民一把”,總書記總是殷殷叮囑、諄諄告誡。他說:“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這條路。”

“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擘畫的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圖景。十年全國兩會,從論述新常態到推動改革創新,從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貫徹新發展理念,總書記清晰指明對經濟社會發展“怎么看”和“怎么辦”的新方法、新路徑。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掂量的是吃飯問題之于共同富裕舉足輕重的分量。十年來,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時,總書記一再敲響警鐘:“誰來養活中國?中國要靠自力更生,自己養活自己”,“如果我們端不穩自己的飯碗,就會受制于人”。

…………

如何帶領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邁向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在深邃思考中引領中國堅定前行。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端牢中國飯碗……都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

“我們不能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而是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時光如詩,歲月作筆。

2022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四川的益西達瓦委員向總書記展示了兩張四川“懸崖村”阿土列爾村的照片。一張中,昔日掛在陡峭懸崖上的藤梯搖搖欲墜;另一張中,兩側均有護欄的鋼梯直入云霄,鄉親們走得踏實、走得穩當。

益西達瓦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的兩張照片。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益西達瓦委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的兩張照片。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的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富裕但是不均衡、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總書記仔細端詳兩張照片,有感而發。

往事歷歷在目。2017年全國兩會上,總書記提到曾為“懸崖村”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揪心。今天,藤梯變鋼梯,一個村莊的蝶變映照了一個時代的前行——

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2021年突破110萬億元,2022年突破120萬億元,一步一腳印,中國經濟頂住壓力走出了一條漂亮的上揚曲線;

中等收入大軍“擴群”到4億多人,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

…………

共同富裕,錨定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確處理增長和分配關系,把‘蛋糕’切好分好。”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告誡,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要創造條件、完善制度,穩步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2022年1月1日,在河北雄安新區容西安置房項目D標段施工現場,中鐵上海工程局工人在新年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工作。

2022年1月1日,在河北雄安新區容西安置房項目D標段施工現場,工人在新年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工作。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2022年全國兩會閉幕一個月后,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大山深處的黎族村寨,他再一次發出動員令:

“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還要繼續奔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從春天再出發,時代大潮澎湃!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