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新的春天 新的征程 新的出發
——從春節假期看生機勃勃的中國
更新時間:2023-1-29 8:29:51    來源:央視網

  春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2023年新春,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個春節,尤為引人關注——

  乘高鐵、搭飛機、坐大巴,游子歸家,親人團聚,朋友相會,熟悉的春運又回來了。

  貼春聯、逛廟會、品民俗,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特色年貨琳瑯滿目,年味兒撲面而至,煙火氣升騰起來。

  訂單增多、生產加力、餐飲升溫、旅游走熱,生產生活加快恢復,發展動力積聚增強,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希望與挑戰并存”“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頑強拼搏,就一定能夠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新春佳節,千家萬戶其樂融融,神州大地喜氣洋洋,嶄新一年的美好前景徐徐鋪展,億萬人民的前行信心愈發堅定。

  春運平穩有序

  客流大幅回升

  豉汁鳳爪、水晶蝦餃、北京烤鴨、甲魚缽子……除夕夜,湖南常德市居民劉善友家的年夜飯著實豐盛。

  美食薈萃,源于交通便利:1月16日,在首都工作的小兒子劉繼超帶回北京烤鴨,“從大廣轉蘭南再上二廣,15小時,一路高速。”兩天后,大兒子劉繼民從廣州直飛常德,1個多小時就到,“上午打包的粵式早茶,到家還熱乎哩。”

  “以后我先電話點菜,不管多遠,一天之內你們準能送到。”端起酒杯,劉善友打趣說。“一言為定,干杯!”一家人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時傳出。

  中國年,團圓年。回家團圓、孝老祈福,濃縮著骨肉親情和家國情懷。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3年來人們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等需求集中釋放,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流動的中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6.5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座無虛席,每分鐘170多人通過安檢閘機,每90秒開出一趟列車,春節前夕的上海虹橋火車站人潮涌動。

  “G1373次列車馬上就要檢票了……”大年三十,旅客俞文杰高興地登上了開往家鄉的列車。鼓鼓的手提袋里,裝滿了上海特產。“3年了,頭一次回家過年,就想多給父母帶些年貨。”俞文杰說,“看到車廂里這么多人,就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更好。”

  近200個停機位全部開放,每小時超過40個航班起降;日均旅客量突破11萬人次,節日期間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客流如潮。

  看著候機廳里人來人往,旅客吳昕悅舉起手機拍了個全景:“留個紀念,也分享給親友,這才是春運的味道。”

  天涯之遠,隔不斷人們心底最溫暖的牽掛。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助更多旅客踏上回家路:在中原大地,鄭州東站“米”字形高鐵樞紐縱橫延伸,日均客流達12萬人次以上;在秦嶺深處,慢火車春節假期照常開行,滿載著鄉親們的紅火生活;在西北內陸,南航在新疆計劃執行航班近8000班,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1月21日至2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明顯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英國《經濟學人》新聞網站觀察到:“現在,隨著疫情限制措施的取消,春運——春節的旅行高峰——又回來了。”

  一個流動的中國,安頓著闔家團圓的鄉愁,也映照著國家前進的步伐、時代發展的脈動。

  一批批進口水果遠道而來,“飛入”尋常百姓家。

  “嘟——”1月4日,一聲汽笛長鳴,從智利瓦爾帕萊索港趕來的冷藏散貨船滿載著4300多噸車厘子駛進上海南港碼頭,當天就被送上各大商超貨架。“我們已經能夠通過包機、包船、海空聯運等多種方式運輸進口水果生鮮。”東航產地直達項目業務專員說。

  “榴蓮快線”“奇異果快航”接連開通,泰國椰青、越南菠蘿蜜等全球原產地水果銷量大漲;縣域及鄉村海鮮訂單占比首超北上廣深,“農貨進城,海鮮下鄉”成為新趨勢……得益于物流運輸的日益發達,城鄉百姓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一份份年貨包裹,傳遞著問候與祝福。

  春節假期,武漢漢正街不少店鋪仍在緊張忙碌。“每天還有上百單,大年初三后訂單量更是猛漲。”京東快遞小哥左祥直言自己“忙到飛起”。

  40多公里外,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武漢分揀中心,大貨車一字排開,傳送帶飛速運轉,一份份包裹在此集結轉運。分揀中心中控組組長熊思恒自豪地說:“依靠自動化分揀線,工作效率提高5倍以上,中心一天完成100萬件訂單,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一條條鐵路縱橫交錯,編織著發展的希望。

  今年,新成昆線迎來首個春運。大年初四,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西站內,返程客流日漸增多。“過去交通不便,許多老鄉很難走出大涼山。如今一天幾十趟動車,深山不再深,遠方不再遠。”在成都一家醫院工作的90后彝族小伙阿苦日作堅信,通了動車,涼山州的發展也將走上快車道,“西昌邛海等景點將迎來更多游客,葡萄、石榴等特產將銷往更多地方。”

  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便其行,貨暢其流。流動的中國正奮躍而上、飛速奔跑。

  民生持續改善

  保障更加全面

  “新家里第一次過年,可得好好裝扮下!”剪窗花,貼春聯,大年三十下午,江西宜春市宜陽新區紅星小區的居民彭糧錢忙個不停,“去年6月搖號分房,拿到鑰匙后馬上裝修。新房干凈又寬敞,今年春節格外幸福。”

  今年1月以來,建有980多套棚改安置房的紅星小區接連有新住戶搬入,生活氣氛越發濃厚。彭糧錢最滿意的是小區的環境和配套:“有電梯、間距大、采光好,老母親在家就能曬太陽、看風景。附近學校、醫院、農貿市場一應俱全,生活便利得很。新一年,新生活!”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春佳節,千家萬戶的甜蜜點滴,匯聚成中華大地上濃濃的年味、暖暖的幸福。

  ——溫暖中國,書寫在物阜民豐的美好生活中。

  大年初二早上6點,山東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一派繁忙,福建辣椒、廣東豆類、云南高山蔬菜等擺滿貨攤。“守好‘菜籃子’,春節‘不打烊’。理貨、檢測、冷庫等16個部門正常運轉,與800多位留守商戶一道奮戰。”物流園相關負責人孫向明介紹,園區每天交易的品種有200多種,1月份以來的日交易量比去年12月增長了約30%。

  千余公里外,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龔家埡村,村民萬振齊一家圍坐在火爐邊,暢敘親情。“去年收入不錯,以前不常吃的松子、開心果,現在也舍得買了。”萬振齊掰著指頭算起賬:賣了200多斤蜂蜜,收入3萬多元;種了6畝有機茶,收入2萬多元;加上農閑時打零工,一年賺了10萬元左右,“新一年要加把勁,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十九連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實現1206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22年,就業穩、物價穩,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春節,“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市場供應充裕、質量安全可靠。商務大數據監測預測平臺顯示,節前各地大型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生活必需品備貨量比平日增長20%至30%,同比增長10%左右。

  ——溫暖中國,流淌在枝葉關情的安心守護中。

  “家門口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年沒過完,河南平輿縣的脫貧戶李小奪就做好了打算:年后,參加縣里組織的防水技能培訓班,“認真學習,拿到防水工證書,在周邊地市找份工,每月能賺七八千元。”

  “食客絡繹不絕,經營恢復得比預想還快。”此前受疫情影響,山西懷仁市的火鍋店老板李嘉平差點沒堅持住,“政府伸出援手,減免房租、稅費,壓力大為緩解。春節假期,營收恢復至疫情前的90%左右,新一年大有盼頭。”

  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3278萬人,超過年度目標任務259萬人,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牢牢守住;全年發放物價補貼約65億元,惠及約2億人次困難群眾……過去一年,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發展成果溫暖民心。

  ——溫暖中國,激蕩在齊心協力的團結奮斗中。

  嚴寒北疆,供熱人守護萬家燈火。凌晨兩點,氣溫已降至近零下30攝氏度,華電新疆昌吉分公司的集中控制室內燈火通明。工作20多年的王力,在值班巡查中度過了又一個春節:“維修和運行人員24小時在崗,堅決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春運一線,調度員保障物流暢通。“請求22道調車信號”,對講機那頭傳來調車長袁源旭的聲音,助理值班員謝軍蘭趕忙點擊屏幕、開放信號。在江西新余火車站,袁源旭、謝軍蘭夫婦一道堅守崗位、擔當奉獻。謝軍蘭言辭真切:“在工作中‘團圓’,也是一種幸福。能確保重點物資運輸,堅守就很有意義。”

  偏僻山鄉,白大褂上門義診送藥。“常大媽,您血壓有點高,這個護理包里有降壓藥、感冒藥……”大年初三一早,湖北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曹河村的村醫宋成超,背著藥箱來到83歲老人常金花家做義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依然處在吃勁的時候。程河鎮有基礎病的孤寡老人不少,我們大年初一開始走村串巷、上門檢查,為的就是確保老年人身體健康、平安過年。”宋成超說。

  在海拔4600米的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1000多名建設者加緊施工;在艷陽高照的海南三亞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科研人員搶抓授粉關鍵期,加快玉米育種進程……萬家團圓之時,許多人堅守在工作崗位,在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留下自己閃亮的足跡。

  民生冷暖,枝葉關情。今日之中國,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從“歡歡喜喜過好年”到“奮斗實干新一年”,匯聚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繪就溫暖中國的動人畫卷。

  消費市場回暖

  產業發展向好

  白天,“黃河大集”人頭攢動,春聯、糖果、虎頭鞋等年貨應有盡有,玉兔、錦鯉、牡丹等各式花饃活靈活現,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夜晚,園林景區燈火輝煌,兔年賀春、福兔擂鼓等主題燈組流光溢彩,京劇、竹馬、高蹺、木板大鼓等非遺民俗展演引人入勝。這個春節,京杭大運河畔的古城山東臨清市熱鬧非凡。市民劉鑫感慨:“人間煙火氣,最是暖人心,新一年必將歡樂祥和、紅紅火火!”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人氣足、消費旺、生產忙,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中華大地愈發安寧祥和、生意盎然、朝氣蓬勃。

  ——強勢復蘇的消費市場,展現著中國經濟的旺盛活力。

  街市店鋪熙熙攘攘。在江西鷹潭市余江區,一處家電大賣場推出的促銷活動,吸引了大批顧客。顧客陳志華興致頗高,“滿3000送300,電視機、冰箱、電熱水壺,加一起省了600元,劃算!”春節假期,全國480座萬達廣場總客流達到1.6億人次,銷售收入達126.8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電影院線人氣滿滿。1月22日剛10點,河南滑縣的中影國際影城的大屏幕顯示,許多場次已經售罄,市民許燕感慨:“《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大片扎堆,幸好我提前一天訂票。”國家電影局1月28日發布數據,2023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67.58億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好成績。

  熱點景區持續火爆。夜幕降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美輪美奐,引得游客紛紛打卡。“向往已久的‘北國’之旅,終于實現了。”游客章懿樂在其中。三亞海灘游人如織,西安大唐不夜城臨時限流,出境游市場快速復蘇……今年春節,群眾文旅需求高漲,旅游市場越發紅火。據文旅部測算,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

  “春節假期,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快速釋放,實體零售、餐飲住宿、文旅出行等行業復蘇明顯,展現了我國市場的強大韌性和巨大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光普說,新一年,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推動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創造的澎湃激情,孕育著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

  “癸卯兔年即將到來,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你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1月21日,中國航天員迎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的首個除夕,3名航天員穿上“祥云服”,向全國人民送出祝福。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2022年,重大工程接連問世,科技創新捷報頻傳。接續發力,創新創造創業的腳步堅定向前——

  抓住機遇,制勝新賽道!還在休假,浙江九點萬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盛增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成立不到一年,公司已在直播電商行業嶄露頭角,“今年,我們將招引更多優質家居品牌入駐寧波九點直播經濟產業園,為他們量身定制運營服務。”

  勠力同心,攻克新技術!春節假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內,科研團隊樹立了新目標:研發全釩液流電池60千瓦電堆。“今年,我們將深耕儲能技術領域,力爭推動液流電池的大規模產業化。”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躊躇滿志。

  ——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預示著中國經濟的美好前景。

  游覽人文景點,品味中華文化,大年初一,蘇州日商俱樂部會長、川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松永好弘與近20位外籍人士一道在蘇州歡度春節。“中國的巨大市場,讓跨國企業看到了廣闊機遇。新一年,公司首創的新型液壓多路控制閥產品將在蘇州高新區投產。”對在中國的發展,松永好弘充滿期待。

  機器輥軸轉動,薄膜往來如梭,大年初四,主營鋰電池基膜的湖南博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內,流延拉伸生產線正全速運轉。“產品供不應求,今年訂單已經排滿,必須加班加點趕制。”值班經理李安升說,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公司一期5條生產線連續飽和生產,“我們正全力打造二期10條生產線,力爭盡快實現產能翻倍。”

  跨國企業紛紛看好,工廠產線開足馬力,彰顯中國經濟的良好勢頭。近期,國際組織和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因疫情被抑制的消費力和投資活動復蘇將支撐全球需求。彭博社則說,中國可以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國內需求驅動復蘇的故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市場優勢明顯、新動能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宏觀調控經驗豐富,2023年經濟一定會整體好轉。”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今日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全球最完備產業體系、最大最有潛力市場,筑就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氣象萬千的新春圖景,標注著偉大祖國的鏗鏘步履,鼓舞著億萬同胞的壯志豪情。

  當喜悅的相聚紓解了離愁,當游子的行囊裝滿了矚望,當短暫的歇息積蓄起奮進的力量,我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打拼。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

  “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抖擻精神,齊心協力加油干,奮力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新的春天 新的征程 新的出發
    ——從春節假期看生機勃勃的中國
    2023-1-29 8:29:51    來源:央視網

      春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2023年新春,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個春節,尤為引人關注——

      乘高鐵、搭飛機、坐大巴,游子歸家,親人團聚,朋友相會,熟悉的春運又回來了。

      貼春聯、逛廟會、品民俗,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特色年貨琳瑯滿目,年味兒撲面而至,煙火氣升騰起來。

      訂單增多、生產加力、餐飲升溫、旅游走熱,生產生活加快恢復,發展動力積聚增強,中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希望與挑戰并存”“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頑強拼搏,就一定能夠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新春佳節,千家萬戶其樂融融,神州大地喜氣洋洋,嶄新一年的美好前景徐徐鋪展,億萬人民的前行信心愈發堅定。

      春運平穩有序

      客流大幅回升

      豉汁鳳爪、水晶蝦餃、北京烤鴨、甲魚缽子……除夕夜,湖南常德市居民劉善友家的年夜飯著實豐盛。

      美食薈萃,源于交通便利:1月16日,在首都工作的小兒子劉繼超帶回北京烤鴨,“從大廣轉蘭南再上二廣,15小時,一路高速。”兩天后,大兒子劉繼民從廣州直飛常德,1個多小時就到,“上午打包的粵式早茶,到家還熱乎哩。”

      “以后我先電話點菜,不管多遠,一天之內你們準能送到。”端起酒杯,劉善友打趣說。“一言為定,干杯!”一家人邊吃邊聊,歡聲笑語不時傳出。

      中國年,團圓年。回家團圓、孝老祈福,濃縮著骨肉親情和家國情懷。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3年來人們累積的回鄉過年、探親訪友等需求集中釋放,跨區域人員流動加速,流動的中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6.5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座無虛席,每分鐘170多人通過安檢閘機,每90秒開出一趟列車,春節前夕的上海虹橋火車站人潮涌動。

      “G1373次列車馬上就要檢票了……”大年三十,旅客俞文杰高興地登上了開往家鄉的列車。鼓鼓的手提袋里,裝滿了上海特產。“3年了,頭一次回家過年,就想多給父母帶些年貨。”俞文杰說,“看到車廂里這么多人,就知道一切都在變得更好。”

      近200個停機位全部開放,每小時超過40個航班起降;日均旅客量突破11萬人次,節日期間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客流如潮。

      看著候機廳里人來人往,旅客吳昕悅舉起手機拍了個全景:“留個紀念,也分享給親友,這才是春運的味道。”

      天涯之遠,隔不斷人們心底最溫暖的牽掛。交通路網四通八達,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助更多旅客踏上回家路:在中原大地,鄭州東站“米”字形高鐵樞紐縱橫延伸,日均客流達12萬人次以上;在秦嶺深處,慢火車春節假期照常開行,滿載著鄉親們的紅火生活;在西北內陸,南航在新疆計劃執行航班近8000班,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1月21日至27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明顯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英國《經濟學人》新聞網站觀察到:“現在,隨著疫情限制措施的取消,春運——春節的旅行高峰——又回來了。”

      一個流動的中國,安頓著闔家團圓的鄉愁,也映照著國家前進的步伐、時代發展的脈動。

      一批批進口水果遠道而來,“飛入”尋常百姓家。

      “嘟——”1月4日,一聲汽笛長鳴,從智利瓦爾帕萊索港趕來的冷藏散貨船滿載著4300多噸車厘子駛進上海南港碼頭,當天就被送上各大商超貨架。“我們已經能夠通過包機、包船、海空聯運等多種方式運輸進口水果生鮮。”東航產地直達項目業務專員說。

      “榴蓮快線”“奇異果快航”接連開通,泰國椰青、越南菠蘿蜜等全球原產地水果銷量大漲;縣域及鄉村海鮮訂單占比首超北上廣深,“農貨進城,海鮮下鄉”成為新趨勢……得益于物流運輸的日益發達,城鄉百姓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一份份年貨包裹,傳遞著問候與祝福。

      春節假期,武漢漢正街不少店鋪仍在緊張忙碌。“每天還有上百單,大年初三后訂單量更是猛漲。”京東快遞小哥左祥直言自己“忙到飛起”。

      40多公里外,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武漢分揀中心,大貨車一字排開,傳送帶飛速運轉,一份份包裹在此集結轉運。分揀中心中控組組長熊思恒自豪地說:“依靠自動化分揀線,工作效率提高5倍以上,中心一天完成100萬件訂單,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一條條鐵路縱橫交錯,編織著發展的希望。

      今年,新成昆線迎來首個春運。大年初四,位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西站內,返程客流日漸增多。“過去交通不便,許多老鄉很難走出大涼山。如今一天幾十趟動車,深山不再深,遠方不再遠。”在成都一家醫院工作的90后彝族小伙阿苦日作堅信,通了動車,涼山州的發展也將走上快車道,“西昌邛海等景點將迎來更多游客,葡萄、石榴等特產將銷往更多地方。”

      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便其行,貨暢其流。流動的中國正奮躍而上、飛速奔跑。

      民生持續改善

      保障更加全面

      “新家里第一次過年,可得好好裝扮下!”剪窗花,貼春聯,大年三十下午,江西宜春市宜陽新區紅星小區的居民彭糧錢忙個不停,“去年6月搖號分房,拿到鑰匙后馬上裝修。新房干凈又寬敞,今年春節格外幸福。”

      今年1月以來,建有980多套棚改安置房的紅星小區接連有新住戶搬入,生活氣氛越發濃厚。彭糧錢最滿意的是小區的環境和配套:“有電梯、間距大、采光好,老母親在家就能曬太陽、看風景。附近學校、醫院、農貿市場一應俱全,生活便利得很。新一年,新生活!”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春佳節,千家萬戶的甜蜜點滴,匯聚成中華大地上濃濃的年味、暖暖的幸福。

      ——溫暖中國,書寫在物阜民豐的美好生活中。

      大年初二早上6點,山東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一派繁忙,福建辣椒、廣東豆類、云南高山蔬菜等擺滿貨攤。“守好‘菜籃子’,春節‘不打烊’。理貨、檢測、冷庫等16個部門正常運轉,與800多位留守商戶一道奮戰。”物流園相關負責人孫向明介紹,園區每天交易的品種有200多種,1月份以來的日交易量比去年12月增長了約30%。

      千余公里外,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龔家埡村,村民萬振齊一家圍坐在火爐邊,暢敘親情。“去年收入不錯,以前不常吃的松子、開心果,現在也舍得買了。”萬振齊掰著指頭算起賬:賣了200多斤蜂蜜,收入3萬多元;種了6畝有機茶,收入2萬多元;加上農閑時打零工,一年賺了10萬元左右,“新一年要加把勁,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現“十九連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新增就業累計實現1206萬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22年,就業穩、物價穩,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今年春節,“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市場供應充裕、質量安全可靠。商務大數據監測預測平臺顯示,節前各地大型批發市場、連鎖超市生活必需品備貨量比平日增長20%至30%,同比增長10%左右。

      ——溫暖中國,流淌在枝葉關情的安心守護中。

      “家門口就業,賺錢顧家兩不誤。”年沒過完,河南平輿縣的脫貧戶李小奪就做好了打算:年后,參加縣里組織的防水技能培訓班,“認真學習,拿到防水工證書,在周邊地市找份工,每月能賺七八千元。”

      “食客絡繹不絕,經營恢復得比預想還快。”此前受疫情影響,山西懷仁市的火鍋店老板李嘉平差點沒堅持住,“政府伸出援手,減免房租、稅費,壓力大為緩解。春節假期,營收恢復至疫情前的90%左右,新一年大有盼頭。”

      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3278萬人,超過年度目標任務259萬人,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牢牢守住;全年發放物價補貼約65億元,惠及約2億人次困難群眾……過去一年,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發展成果溫暖民心。

      ——溫暖中國,激蕩在齊心協力的團結奮斗中。

      嚴寒北疆,供熱人守護萬家燈火。凌晨兩點,氣溫已降至近零下30攝氏度,華電新疆昌吉分公司的集中控制室內燈火通明。工作20多年的王力,在值班巡查中度過了又一個春節:“維修和運行人員24小時在崗,堅決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春運一線,調度員保障物流暢通。“請求22道調車信號”,對講機那頭傳來調車長袁源旭的聲音,助理值班員謝軍蘭趕忙點擊屏幕、開放信號。在江西新余火車站,袁源旭、謝軍蘭夫婦一道堅守崗位、擔當奉獻。謝軍蘭言辭真切:“在工作中‘團圓’,也是一種幸福。能確保重點物資運輸,堅守就很有意義。”

      偏僻山鄉,白大褂上門義診送藥。“常大媽,您血壓有點高,這個護理包里有降壓藥、感冒藥……”大年初三一早,湖北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曹河村的村醫宋成超,背著藥箱來到83歲老人常金花家做義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依然處在吃勁的時候。程河鎮有基礎病的孤寡老人不少,我們大年初一開始走村串巷、上門檢查,為的就是確保老年人身體健康、平安過年。”宋成超說。

      在海拔4600米的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1000多名建設者加緊施工;在艷陽高照的海南三亞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科研人員搶抓授粉關鍵期,加快玉米育種進程……萬家團圓之時,許多人堅守在工作崗位,在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留下自己閃亮的足跡。

      民生冷暖,枝葉關情。今日之中國,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從“歡歡喜喜過好年”到“奮斗實干新一年”,匯聚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繪就溫暖中國的動人畫卷。

      消費市場回暖

      產業發展向好

      白天,“黃河大集”人頭攢動,春聯、糖果、虎頭鞋等年貨應有盡有,玉兔、錦鯉、牡丹等各式花饃活靈活現,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夜晚,園林景區燈火輝煌,兔年賀春、福兔擂鼓等主題燈組流光溢彩,京劇、竹馬、高蹺、木板大鼓等非遺民俗展演引人入勝。這個春節,京杭大運河畔的古城山東臨清市熱鬧非凡。市民劉鑫感慨:“人間煙火氣,最是暖人心,新一年必將歡樂祥和、紅紅火火!”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人氣足、消費旺、生產忙,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中華大地愈發安寧祥和、生意盎然、朝氣蓬勃。

      ——強勢復蘇的消費市場,展現著中國經濟的旺盛活力。

      街市店鋪熙熙攘攘。在江西鷹潭市余江區,一處家電大賣場推出的促銷活動,吸引了大批顧客。顧客陳志華興致頗高,“滿3000送300,電視機、冰箱、電熱水壺,加一起省了600元,劃算!”春節假期,全國480座萬達廣場總客流達到1.6億人次,銷售收入達126.8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電影院線人氣滿滿。1月22日剛10點,河南滑縣的中影國際影城的大屏幕顯示,許多場次已經售罄,市民許燕感慨:“《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大片扎堆,幸好我提前一天訂票。”國家電影局1月28日發布數據,2023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67.58億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好成績。

      熱點景區持續火爆。夜幕降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美輪美奐,引得游客紛紛打卡。“向往已久的‘北國’之旅,終于實現了。”游客章懿樂在其中。三亞海灘游人如織,西安大唐不夜城臨時限流,出境游市場快速復蘇……今年春節,群眾文旅需求高漲,旅游市場越發紅火。據文旅部測算,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

      “春節假期,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快速釋放,實體零售、餐飲住宿、文旅出行等行業復蘇明顯,展現了我國市場的強大韌性和巨大空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楊光普說,新一年,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推動我國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創新創造的澎湃激情,孕育著中國經濟的勃勃生機。

      “癸卯兔年即將到來,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你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1月21日,中國航天員迎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的首個除夕,3名航天員穿上“祥云服”,向全國人民送出祝福。

      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2022年,重大工程接連問世,科技創新捷報頻傳。接續發力,創新創造創業的腳步堅定向前——

      抓住機遇,制勝新賽道!還在休假,浙江九點萬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盛增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成立不到一年,公司已在直播電商行業嶄露頭角,“今年,我們將招引更多優質家居品牌入駐寧波九點直播經濟產業園,為他們量身定制運營服務。”

      勠力同心,攻克新技術!春節假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內,科研團隊樹立了新目標:研發全釩液流電池60千瓦電堆。“今年,我們將深耕儲能技術領域,力爭推動液流電池的大規模產業化。”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躊躇滿志。

      ——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預示著中國經濟的美好前景。

      游覽人文景點,品味中華文化,大年初一,蘇州日商俱樂部會長、川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松永好弘與近20位外籍人士一道在蘇州歡度春節。“中國的巨大市場,讓跨國企業看到了廣闊機遇。新一年,公司首創的新型液壓多路控制閥產品將在蘇州高新區投產。”對在中國的發展,松永好弘充滿期待。

      機器輥軸轉動,薄膜往來如梭,大年初四,主營鋰電池基膜的湖南博盛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內,流延拉伸生產線正全速運轉。“產品供不應求,今年訂單已經排滿,必須加班加點趕制。”值班經理李安升說,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公司一期5條生產線連續飽和生產,“我們正全力打造二期10條生產線,力爭盡快實現產能翻倍。”

      跨國企業紛紛看好,工廠產線開足馬力,彰顯中國經濟的良好勢頭。近期,國際組織和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英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因疫情被抑制的消費力和投資活動復蘇將支撐全球需求。彭博社則說,中國可以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國內需求驅動復蘇的故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市場優勢明顯、新動能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宏觀調控經驗豐富,2023年經濟一定會整體好轉。”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今日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全球最完備產業體系、最大最有潛力市場,筑就了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只要篤定信心、穩中求進,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氣象萬千的新春圖景,標注著偉大祖國的鏗鏘步履,鼓舞著億萬同胞的壯志豪情。

      當喜悅的相聚紓解了離愁,當游子的行囊裝滿了矚望,當短暫的歇息積蓄起奮進的力量,我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打拼。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發。

      “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

      “每當辭舊迎新,總會念及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浩然之氣,倍增前行信心。”

      “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抖擻精神,齊心協力加油干,奮力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