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天地同慶又一春
更新時間:2023-1-23 16:47:44    來源:人民日報

  航天員展示豐盛的年夜飯。
  中國航天員中心供圖

  穿著“祥云服”的航天員張陸在展示“天宮畫展”青少年繪畫作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供圖

  “曙光,我是神舟十五號!癸卯兔年即將到來,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你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神舟十五號,我們給你們準備了新春大禮包,祝你們新年快樂!”

  相距400公里,這是天地之間的問候。

  1月21日,中國航天員迎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的首個除夕。

  “太空春節”年味如何?保障崗位怎樣值守?辭舊迎新之際,中國航天人有哪些心愿?讓我們一探究竟。

  太空家園年味滿滿

  “穿新衣、吃餃子、送祝福,這些年俗年味兒可一樣也不少”

  問天艙內,掛著“福”字、春聯,3名航天員特意穿上了“祥云服”,艙壁上的“小麥盆景”綠意盎然……太空家園年味滿滿。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入駐“天宮”。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在軌工作生活。

  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航天員通過視頻,手持“福”字向全國人民送出祝福。費俊龍說:“我們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祝福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祝福全國人民新春快樂。”談及在轉入長期運營的空間站里過春節,張陸說:“穿新衣、吃餃子、送祝福,這些年俗年味兒可一樣也不少。”

  在失重環境下行云流水地書寫春聯,是中國航天員過“太空春節”的保留節目。3名航天員有著共同的書法愛好,風格各有特色。張陸以圓潤秀氣的字體寫下上聯“建強國激流勇進”,鄧清明的下聯“筑天宮奮楫揚帆”清瘦飄逸,橫批由費俊龍沉穩有力地寫下:“盛世中華”。

  春節的空間站,例行工作不停。

  費俊龍自如地在問天艙內“游動”穿梭巡檢,不時對設備進行參數調試。2005年神舟六號在軌工作期間,他只能在飛船艙內做幾個“前滾翻”,小心翼翼地防止碰壞設備。現在,“三室三廳”的空間站不僅科技性大大增強,居住感更是提檔升級。

  空間站另一頭,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艙內,貨包擺放有序,鄧清明在此取用當天所需物品,熟練地對貨物進行掃碼登記。2022年,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停泊空間站,中國擁有了全球最快的“太空快遞”。從發射到接收只需兩個小時,速度堪比同城閃送,航天員上太空“出差”,越來越有“回家”的感覺。

  天和核心艙內,張陸抱著污水箱飄至污水處理裝置處,按下儀表板上的啟動鍵。再生式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讓氧氣和水循環再生,在太空營造“地球環境”,也將地球生活搬上太空。

  跑步機、自行車、拉力器等健身設備和醫監問診設備配套齊整,冰箱、空調、微波爐等太空家電一應俱全——都是中國“智造”。曾在空間站度過虎年春節的航天員王亞平說:“我們在空間站的生活,處處體現著科技的溫暖。”

  吃年夜飯的時候到了。

  地面團隊給航天員準備了豐盛的大餐:主食有水餃、桂花芝士年糕、血糯八寶飯3種,復水菜有紫菜蛋花湯、西紅柿雞蛋湯、翡翠白玉湯3種,還有飲料糖果若干;寓意“十全十美”的副食菜系,菜品色香味俱佳,菜名也都精心設計,飽含深深祝福,“鴻運當頭”是椒麻鵝,“年年有余”是美味熏魚,“金玉滿堂”是松仁玉米,“勢如破竹”是酸辣筍……

  “設計菜譜名,可讓我們這些理工男很費腦筋。”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食品室主任臧鵬笑稱,他們研制出120多種航天食品,科學搭配營養,并按航天員喜好進行個性化調制,希望能有“家的味道”。

  地面值守嚴細深實

  “用我們的愛心、精心和細心,去贏得航天員的信心、安心和放心”

  航天員的同款年夜飯,也出現在地面值守人員的飯桌上。這一精心安排的環節,拉近了400公里的距離。

  除夕夜,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支持大廳燈火通明。大屏幕顯示:天和艙在軌運行633天,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駐留53天。大廳中,航天員支持管理團隊值守在各自崗位上,守護航天員在太空的每一秒。從航天員在軌計劃制定、在軌操作支持、重要數據收集,到航天員運動強度調整、艙內微生物和水樣檢測,乃至飲水進食的數量,他們悉心關照。

  航天員支持管理團隊曙光總體崗位人員仲偉巍告訴記者,在太空的近兩個月時間里,神舟十五號乘組不僅完成了物資整理、科學實驗等工作,也適應著微重力環境下的生活,開始在太空練太極、種蔬菜、打乒乓球……春節期間,航天員迎來3天休整,隨后將迅速投入科學實驗、在軌訓練等繁忙工作。

  “用我們的愛心、精心和細心,去贏得航天員的信心、安心和放心。這是地面支持管理人員的職責所在,也讓我們感到使命光榮。”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室主任徐沖擔任除夕夜的曙光醫生崗。

  “我們增加了測控弧段,以保障航天員跟家人、朋友的通話需求,讓航天員與地面同步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器運控與長期管理團隊副總師李達飛說。

  如今,空間站三艙基本構型建造完畢。這個春節,地面值守的標準更加嚴格,更考驗單一值班組的應急處置能力,特別是針對空間碎片和空間環境變化要隨時做好應急調整計劃準備。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上行控制崗位值班員吳舒然負責向航天器發送指令:“每條指令都事關航天器安全,春節期間我們將繼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指令發送萬無一失。”

  值守在遙測故障崗位的王皓田說:“相比于上一個春節,地面需要監視判斷的參數增加至10萬個以上。我們有信心做到第一時間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完成好守護空間站安全的重任。”

  除夕是闔家團圓的時刻,然而,天宮與地面,很多人在崗位上迎來了新春的陽光。正如鄧清明所說:“相信此刻有很多人正跟我們一樣堅守在各自崗位,這也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新征程,有你有我也有他,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和奮斗、心血和汗水,這必將匯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

  辭舊迎新再敘航天夢

  “向著星辰大海勇毅前行,跑好我們這代航天人的‘歷史接力棒’”

  新春的陽光,徐徐將空間站染上金色。從小機械臂視角看去,中國空間站正環繞著400公里外的蔚藍地球悠然而行。

  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我國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

  這一年里,火箭、飛船組成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穿梭大氣層;“問天”“夢天”依次就位;天舟五號首次實現2小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世界紀錄;神舟乘組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中國人的“太空之家”遨游蒼穹,留下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中國空間站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近地軌道上巡游。這座百噸級、工作生活空間超過100立方米、綜合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間站,是人類目前在太空僅有的兩個空間站之一,體現著中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中國航天員乘組完成首次在軌交接,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天宮空間站建造完成后將在軌運營10年以上,作為中國人的太空家園,實現中國人在太空長期駐留和工作,同時也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和空間技術進步貢獻中國力量。

  這是一座彰顯中國特色的空間站。“我國天宮空間站作為世界上第三座多艙段在軌組裝建造空間站,采用了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度規模設計,注重突出中國元素和核心內涵,充分采用當代先進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注重應用效益和運營經濟性,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王翔說。

  筑夢天宮,中國空間站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個舞臺。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正為人類探索太空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想象。張陸說:“我們將牢記初心使命,向著星辰大海勇毅前行,跑好我們這代航天人的‘歷史接力棒’!”

  除夕當日,第二屆“天宮畫展”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展。這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從中國空間站給全國青少年送來的一份新年禮物。畫展以“畫美麗中國、話美好生活”為主題,分“強國印記”“華夏神韻”“圓夢征程”“幸福味道”4個板塊,共有40幅青少年繪畫作品亮相“天宮”。孩子畫筆描繪的中國夢、航天夢,畫作中承載的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和對美好生活的真摯向往,令人振奮。

  當舷窗外能夠看到祖國的萬家燈火,當空間站同樣迎來辭舊迎新的時刻,航天員的祝福道出了航天人共同的心聲:“祝愿大家平安喜樂,皆得所愿。”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天地同慶又一春
    2023-1-23 16:47:44    來源:人民日報

      航天員展示豐盛的年夜飯。
      中國航天員中心供圖

      穿著“祥云服”的航天員張陸在展示“天宮畫展”青少年繪畫作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供圖

      “曙光,我是神舟十五號!癸卯兔年即將到來,我們在中國空間站祝你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神舟十五號,我們給你們準備了新春大禮包,祝你們新年快樂!”

      相距400公里,這是天地之間的問候。

      1月21日,中國航天員迎來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的首個除夕。

      “太空春節”年味如何?保障崗位怎樣值守?辭舊迎新之際,中國航天人有哪些心愿?讓我們一探究竟。

      太空家園年味滿滿

      “穿新衣、吃餃子、送祝福,這些年俗年味兒可一樣也不少”

      問天艙內,掛著“福”字、春聯,3名航天員特意穿上了“祥云服”,艙壁上的“小麥盆景”綠意盎然……太空家園年味滿滿。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乘組入駐“天宮”。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在軌工作生活。

      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航天員通過視頻,手持“福”字向全國人民送出祝福。費俊龍說:“我們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祝福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祝福全國人民新春快樂。”談及在轉入長期運營的空間站里過春節,張陸說:“穿新衣、吃餃子、送祝福,這些年俗年味兒可一樣也不少。”

      在失重環境下行云流水地書寫春聯,是中國航天員過“太空春節”的保留節目。3名航天員有著共同的書法愛好,風格各有特色。張陸以圓潤秀氣的字體寫下上聯“建強國激流勇進”,鄧清明的下聯“筑天宮奮楫揚帆”清瘦飄逸,橫批由費俊龍沉穩有力地寫下:“盛世中華”。

      春節的空間站,例行工作不停。

      費俊龍自如地在問天艙內“游動”穿梭巡檢,不時對設備進行參數調試。2005年神舟六號在軌工作期間,他只能在飛船艙內做幾個“前滾翻”,小心翼翼地防止碰壞設備。現在,“三室三廳”的空間站不僅科技性大大增強,居住感更是提檔升級。

      空間站另一頭,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艙內,貨包擺放有序,鄧清明在此取用當天所需物品,熟練地對貨物進行掃碼登記。2022年,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停泊空間站,中國擁有了全球最快的“太空快遞”。從發射到接收只需兩個小時,速度堪比同城閃送,航天員上太空“出差”,越來越有“回家”的感覺。

      天和核心艙內,張陸抱著污水箱飄至污水處理裝置處,按下儀表板上的啟動鍵。再生式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讓氧氣和水循環再生,在太空營造“地球環境”,也將地球生活搬上太空。

      跑步機、自行車、拉力器等健身設備和醫監問診設備配套齊整,冰箱、空調、微波爐等太空家電一應俱全——都是中國“智造”。曾在空間站度過虎年春節的航天員王亞平說:“我們在空間站的生活,處處體現著科技的溫暖。”

      吃年夜飯的時候到了。

      地面團隊給航天員準備了豐盛的大餐:主食有水餃、桂花芝士年糕、血糯八寶飯3種,復水菜有紫菜蛋花湯、西紅柿雞蛋湯、翡翠白玉湯3種,還有飲料糖果若干;寓意“十全十美”的副食菜系,菜品色香味俱佳,菜名也都精心設計,飽含深深祝福,“鴻運當頭”是椒麻鵝,“年年有余”是美味熏魚,“金玉滿堂”是松仁玉米,“勢如破竹”是酸辣筍……

      “設計菜譜名,可讓我們這些理工男很費腦筋。”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食品室主任臧鵬笑稱,他們研制出120多種航天食品,科學搭配營養,并按航天員喜好進行個性化調制,希望能有“家的味道”。

      地面值守嚴細深實

      “用我們的愛心、精心和細心,去贏得航天員的信心、安心和放心”

      航天員的同款年夜飯,也出現在地面值守人員的飯桌上。這一精心安排的環節,拉近了400公里的距離。

      除夕夜,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支持大廳燈火通明。大屏幕顯示:天和艙在軌運行633天,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駐留53天。大廳中,航天員支持管理團隊值守在各自崗位上,守護航天員在太空的每一秒。從航天員在軌計劃制定、在軌操作支持、重要數據收集,到航天員運動強度調整、艙內微生物和水樣檢測,乃至飲水進食的數量,他們悉心關照。

      航天員支持管理團隊曙光總體崗位人員仲偉巍告訴記者,在太空的近兩個月時間里,神舟十五號乘組不僅完成了物資整理、科學實驗等工作,也適應著微重力環境下的生活,開始在太空練太極、種蔬菜、打乒乓球……春節期間,航天員迎來3天休整,隨后將迅速投入科學實驗、在軌訓練等繁忙工作。

      “用我們的愛心、精心和細心,去贏得航天員的信心、安心和放心。這是地面支持管理人員的職責所在,也讓我們感到使命光榮。”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室主任徐沖擔任除夕夜的曙光醫生崗。

      “我們增加了測控弧段,以保障航天員跟家人、朋友的通話需求,讓航天員與地面同步收看春節聯歡晚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航天器運控與長期管理團隊副總師李達飛說。

      如今,空間站三艙基本構型建造完畢。這個春節,地面值守的標準更加嚴格,更考驗單一值班組的應急處置能力,特別是針對空間碎片和空間環境變化要隨時做好應急調整計劃準備。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上行控制崗位值班員吳舒然負責向航天器發送指令:“每條指令都事關航天器安全,春節期間我們將繼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指令發送萬無一失。”

      值守在遙測故障崗位的王皓田說:“相比于上一個春節,地面需要監視判斷的參數增加至10萬個以上。我們有信心做到第一時間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完成好守護空間站安全的重任。”

      除夕是闔家團圓的時刻,然而,天宮與地面,很多人在崗位上迎來了新春的陽光。正如鄧清明所說:“相信此刻有很多人正跟我們一樣堅守在各自崗位,這也是一種幸福。新時代,新征程,有你有我也有他,有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和奮斗、心血和汗水,這必將匯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磅礴力量。”

      辭舊迎新再敘航天夢

      “向著星辰大海勇毅前行,跑好我們這代航天人的‘歷史接力棒’”

      新春的陽光,徐徐將空間站染上金色。從小機械臂視角看去,中國空間站正環繞著400公里外的蔚藍地球悠然而行。

      2022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我國完成了天宮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

      這一年里,火箭、飛船組成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穿梭大氣層;“問天”“夢天”依次就位;天舟五號首次實現2小時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創造世界紀錄;神舟乘組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

      中國人的“太空之家”遨游蒼穹,留下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中國空間站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近地軌道上巡游。這座百噸級、工作生活空間超過100立方米、綜合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間站,是人類目前在太空僅有的兩個空間站之一,體現著中國的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2022年12月2日晚,神舟十四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兩個乘組移交了中國空間站的鑰匙。中國航天員乘組完成首次在軌交接,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指揮王翔介紹,天宮空間站建造完成后將在軌運營10年以上,作為中國人的太空家園,實現中國人在太空長期駐留和工作,同時也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和空間技術進步貢獻中國力量。

      這是一座彰顯中國特色的空間站。“我國天宮空間站作為世界上第三座多艙段在軌組裝建造空間站,采用了符合我國國情的適度規模設計,注重突出中國元素和核心內涵,充分采用當代先進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注重應用效益和運營經濟性,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王翔說。

      筑夢天宮,中國空間站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個舞臺。中國航天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正為人類探索太空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想象。張陸說:“我們將牢記初心使命,向著星辰大海勇毅前行,跑好我們這代航天人的‘歷史接力棒’!”

      除夕當日,第二屆“天宮畫展”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展。這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從中國空間站給全國青少年送來的一份新年禮物。畫展以“畫美麗中國、話美好生活”為主題,分“強國印記”“華夏神韻”“圓夢征程”“幸福味道”4個板塊,共有40幅青少年繪畫作品亮相“天宮”。孩子畫筆描繪的中國夢、航天夢,畫作中承載的各族人民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和對美好生活的真摯向往,令人振奮。

      當舷窗外能夠看到祖國的萬家燈火,當空間站同樣迎來辭舊迎新的時刻,航天員的祝福道出了航天人共同的心聲:“祝愿大家平安喜樂,皆得所愿。”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