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系列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更新時間:2022-11-19 8:23:1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系列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當地時間11月18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曼谷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

  當地時間11月17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應邀在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堅守初心 共促發展 開啟亞太合作新篇章》書面演講,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亞太穩定繁榮作出更多貢獻。

  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講話在國際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多國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全面總結了“亞太奇跡”的經驗與啟示,就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提出重要主張,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與貢獻,為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注入強勁動力。

  “亞太奇跡”彰顯彌足珍貴經驗

  習近平主席在總結亞太合作的歷史經驗時指出:“亞太奇跡”是靠大家攜手奮斗、爬坡過坎創造的。亞太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增長,得益于和平穩定的環境。歷史反復證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赫爾曼·勞雷爾認為,習近平主席為亞太地區發展提煉的“要走和平發展之路”“要走開放包容之路”“要走和衷共濟之路”內涵非常深刻,也是中國政府身體力行的政策。他說,這些重要經驗是推動各方對話合作、和衷共濟、直面挑戰的堅實基礎,“正是這三條道路匯聚成今天的‘亞太奇跡’。”

  “正是有了和平穩定的環境,亞太地區才能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說,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的背景下,追求和平發展、共同捍衛地區穩定是進一步推動亞太繁榮發展的前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對習近平主席總結的亞太地區合作發展道路與經驗深表認同。他說,過去數十年,亞太經濟發展迅速、經濟融合度高。“亞太奇跡”源于和平發展、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和沖突;源于開放包容,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的國家相互尊重;還源于和衷共濟,各經濟體沿著區域一體化的道路不斷前進。

  在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盧成全看來,“亞太奇跡”是亞太地區經濟體致力于推動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成果,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共享經濟繁榮的最好例證。

  “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后花園,不應該成為大國角斗場。任何搞‘新冷戰’的圖謀,人民不會答應,時代不會允許!”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的這一論述。她說,有的國家將亞太地區視作“后花園”,所作所為嚴重威脅地區和平穩定,損害地區共同利益。

  智利前駐華大使、安德烈斯·貝略大學拉美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說,亞太地區不應產生“新冷戰”,各國應和平相處。他指出:“亞太地區曾飽受沖突戰亂之苦,正因如此,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走和平發展之路’顯得更加重要。”中國強調保持和平穩定的環境,不斷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不僅將進一步推動亞太地區繁榮發展,也契合世界其他地區人民的期盼。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以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例說,這一協定的生效是亞太經濟合作的典范。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這得益于地區各方積極開展以多邊主義為基礎的區域合作。

  “亞太地區的平穩發展對全球經濟穩定十分重要。”顧清揚說,亞太地區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共同富裕的理念,不僅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發展,還將為全球發展增添動力。

  命運與共創造亞太美好未來

  對于亞太未來發展繁榮,習近平主席提出重要主張: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多國人士認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堅持開放包容,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清潔美麗的亞太”“堅持命運與共,建設守望相助的亞太”為亞太地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張既非常及時地回應了亞太地區面臨的各種地緣政治和經濟挑戰,又清晰有力地表明中國真誠與亞太經濟體開展合作、分享發展機遇的意愿和決心。

  “和平是亞太地區各經濟體實現發展和繁榮的首要因素,習近平主席的論述正是強調了這一點,也明確了亞太地區加強合作與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說。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阻滯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只會使亞太經濟合作走入‘死胡同’。”曾多次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報道的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前主席阿茲曼·烏江對此深有感觸。

  在他看來,一些西方政治勢力和媒體蓄意渲染炒作所謂“脫鉤論”,中國的主張是對這一鼓噪的有力回擊。與此同時,“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方案則“如同一顆定心丸”,相信中國將繼續推動亞太區域開放、合作,為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細數近年來中國在越南不斷加大的投資,越南中國商會會長顧朝慶對“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等中國主張非常贊賞。“中鐵六局承建的輕軌吉靈-河東線已成為首都河內的新地標;中國能建在嘉萊省總承包建設的風電項目也積極推動越南能源結構轉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改善當地民生福祉……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越中雙邊貿易額逆勢上揚,彰顯了兩國‘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一直關注中國綠色經濟發展。他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進能源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等主張,將鼓勵更多國家和地區抓住環境治理、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時機,逐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獲得在疫情下復蘇發展的新動力。

  談到習近平主席論述的亞太命運共同體,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一個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亞太令人期待。“真正的多邊主義,不能以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或發展道路為界而畫地為牢、作繭自縛。各國需要的是丟開偏見,平等互鑒,取長補短。”湯之敏強調說,“在這方面,中國與東盟以及東盟十國內部的相處之道,堪稱典范。”

  中國式現代化為亞太和世界帶來機遇啟迪

  習近平主席在17日的書面演講中詳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并在18日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繼續同世界特別是亞太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亞太和全球經濟的機遇。”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主席戴維·奧爾森說,“這不僅意味著為中國市場提供高質量商品和服務的機遇,也意味著從中國強大制造能力獲得的機遇。”

  阿根廷工程和技術支持公司總裁費爾南多·法佐拉里認為,習近平主席深入闡釋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探索自身現代化道路的啟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為在世界范圍內消除貧困提供新思路,進而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平衡的全球發展。”

  泰國企業家汪鴻洲對習近平主席有關中國“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的論述印象深刻,這一愿景也進一步堅定了他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吸引外資和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由此釋放的消費需求將極大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

  在文萊中華總商會會長林伯明看來,中國“繼續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對于發展不平衡、面臨多重挑戰的亞太地區具有啟示意義。中國通過國際合作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提供人才和技術等幫助。從減貧合作領域的成就可以看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整個世界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習近平主席關于文明的論述引發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的強烈共鳴。他指出,亞太地區存在著不同文化和文明,都肩負著推動人類進步的使命,“太平洋”應該是和平的海洋,文明應“共處”“融合”。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瀨口清之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的主張對于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亞太地區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之間保持合作,對實現地區綠色合作至關重要,期待各經濟體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地區綠色發展。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對此,智利圣地亞哥大學學者康斯坦薩·霍爾克拉表示,中國沒有謀求霸權,沒有剝削他國,而是在實現自身現代化,并通過這些經驗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

  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大學院金融學教授安玉花表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產業方面的現代化,也致力于追求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并注重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相互尊重,這對于推動世界經濟向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赫爾曼·勞雷爾說:“世界上很多國家同中國發展理念相近、發展利益契合、發展優勢互補。中國式現代化啟示我們,必須摒棄冷戰思維、加強團結合作,攜手走好互利共贏之路。”

  “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大幕正式開啟!”日本國際亞洲共同體學會會長進藤榮一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認為中國將作為“主要推力”,在亞太地區發揮推動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的重要作用。

文章編輯:王雪靜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系列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2022-11-19 8:23:1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 題: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的系列重要講話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當地時間11月18日上午,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泰國曼谷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勇擔責任 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

  當地時間11月17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應邀在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題為《堅守初心 共促發展 開啟亞太合作新篇章》書面演講,強調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為亞太穩定繁榮作出更多貢獻。

  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講話在國際社會引發熱烈反響。多國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全面總結了“亞太奇跡”的經驗與啟示,就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提出重要主張,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機遇與貢獻,為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注入強勁動力。

  “亞太奇跡”彰顯彌足珍貴經驗

  習近平主席在總結亞太合作的歷史經驗時指出:“亞太奇跡”是靠大家攜手奮斗、爬坡過坎創造的。亞太過去幾十年經濟快速增長,得益于和平穩定的環境。歷史反復證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菲律賓金磚國家政策研究會創始人赫爾曼·勞雷爾認為,習近平主席為亞太地區發展提煉的“要走和平發展之路”“要走開放包容之路”“要走和衷共濟之路”內涵非常深刻,也是中國政府身體力行的政策。他說,這些重要經驗是推動各方對話合作、和衷共濟、直面挑戰的堅實基礎,“正是這三條道路匯聚成今天的‘亞太奇跡’。”

  “正是有了和平穩定的環境,亞太地區才能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會長權起植說,在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沖擊的背景下,追求和平發展、共同捍衛地區穩定是進一步推動亞太繁榮發展的前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對習近平主席總結的亞太地區合作發展道路與經驗深表認同。他說,過去數十年,亞太經濟發展迅速、經濟融合度高。“亞太奇跡”源于和平發展、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和沖突;源于開放包容,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的國家相互尊重;還源于和衷共濟,各經濟體沿著區域一體化的道路不斷前進。

  在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盧成全看來,“亞太奇跡”是亞太地區經濟體致力于推動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成果,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共享經濟繁榮的最好例證。

  “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后花園,不應該成為大國角斗場。任何搞‘新冷戰’的圖謀,人民不會答應,時代不會允許!”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的這一論述。她說,有的國家將亞太地區視作“后花園”,所作所為嚴重威脅地區和平穩定,損害地區共同利益。

  智利前駐華大使、安德烈斯·貝略大學拉美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說,亞太地區不應產生“新冷戰”,各國應和平相處。他指出:“亞太地區曾飽受沖突戰亂之苦,正因如此,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走和平發展之路’顯得更加重要。”中國強調保持和平穩定的環境,不斷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不僅將進一步推動亞太地區繁榮發展,也契合世界其他地區人民的期盼。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以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到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例說,這一協定的生效是亞太經濟合作的典范。亞太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這得益于地區各方積極開展以多邊主義為基礎的區域合作。

  “亞太地區的平穩發展對全球經濟穩定十分重要。”顧清揚說,亞太地區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共同富裕的理念,不僅將進一步促進本地區發展,還將為全球發展增添動力。

  命運與共創造亞太美好未來

  對于亞太未來發展繁榮,習近平主席提出重要主張:要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再創亞太合作新輝煌。多國人士認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建設和平穩定的亞太”“堅持開放包容,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建設清潔美麗的亞太”“堅持命運與共,建設守望相助的亞太”為亞太地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主張既非常及時地回應了亞太地區面臨的各種地緣政治和經濟挑戰,又清晰有力地表明中國真誠與亞太經濟體開展合作、分享發展機遇的意愿和決心。

  “和平是亞太地區各經濟體實現發展和繁榮的首要因素,習近平主席的論述正是強調了這一點,也明確了亞太地區加強合作與維護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安娜·馬林博格-烏伊說。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阻滯甚至拆解亞太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鏈供應鏈,只會使亞太經濟合作走入‘死胡同’。”曾多次參與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報道的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前主席阿茲曼·烏江對此深有感觸。

  在他看來,一些西方政治勢力和媒體蓄意渲染炒作所謂“脫鉤論”,中國的主張是對這一鼓噪的有力回擊。與此同時,“打造穩定暢通的產業鏈供應鏈”的中國方案則“如同一顆定心丸”,相信中國將繼續推動亞太區域開放、合作,為全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細數近年來中國在越南不斷加大的投資,越南中國商會會長顧朝慶對“建設共同富裕的亞太”“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互通”等中國主張非常贊賞。“中鐵六局承建的輕軌吉靈-河東線已成為首都河內的新地標;中國能建在嘉萊省總承包建設的風電項目也積極推動越南能源結構轉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改善當地民生福祉……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越中雙邊貿易額逆勢上揚,彰顯了兩國‘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關系中心研究員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一直關注中國綠色經濟發展。他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進能源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等主張,將鼓勵更多國家和地區抓住環境治理、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時機,逐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獲得在疫情下復蘇發展的新動力。

  談到習近平主席論述的亞太命運共同體,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一個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亞太令人期待。“真正的多邊主義,不能以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或發展道路為界而畫地為牢、作繭自縛。各國需要的是丟開偏見,平等互鑒,取長補短。”湯之敏強調說,“在這方面,中國與東盟以及東盟十國內部的相處之道,堪稱典范。”

  中國式現代化為亞太和世界帶來機遇啟迪

  習近平主席在17日的書面演講中詳細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并在18日的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將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繼續同世界特別是亞太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亞太和全球經濟的機遇。”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主席戴維·奧爾森說,“這不僅意味著為中國市場提供高質量商品和服務的機遇,也意味著從中國強大制造能力獲得的機遇。”

  阿根廷工程和技術支持公司總裁費爾南多·法佐拉里認為,習近平主席深入闡釋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探索自身現代化道路的啟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將為在世界范圍內消除貧困提供新思路,進而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平衡的全球發展。”

  泰國企業家汪鴻洲對習近平主席有關中國“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超過8億,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的論述印象深刻,這一愿景也進一步堅定了他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是吸引外資和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由此釋放的消費需求將極大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

  在文萊中華總商會會長林伯明看來,中國“繼續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對于發展不平衡、面臨多重挑戰的亞太地區具有啟示意義。中國通過國際合作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提供人才和技術等幫助。從減貧合作領域的成就可以看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整個世界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當高樓大廈在中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習近平主席關于文明的論述引發費爾南多·雷耶斯·馬塔的強烈共鳴。他指出,亞太地區存在著不同文化和文明,都肩負著推動人類進步的使命,“太平洋”應該是和平的海洋,文明應“共處”“融合”。

  日本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瀨口清之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的主張對于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亞太地區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之間保持合作,對實現地區綠色合作至關重要,期待各經濟體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地區綠色發展。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對此,智利圣地亞哥大學學者康斯坦薩·霍爾克拉表示,中國沒有謀求霸權,沒有剝削他國,而是在實現自身現代化,并通過這些經驗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

  韓國成均館大學中國大學院金融學教授安玉花表示,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產業方面的現代化,也致力于追求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并注重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相互尊重,這對于推動世界經濟向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赫爾曼·勞雷爾說:“世界上很多國家同中國發展理念相近、發展利益契合、發展優勢互補。中國式現代化啟示我們,必須摒棄冷戰思維、加強團結合作,攜手走好互利共贏之路。”

  “亞太命運共同體的大幕正式開啟!”日本國際亞洲共同體學會會長進藤榮一高度評價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認為中國將作為“主要推力”,在亞太地區發揮推動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的重要作用。

文章編輯:王雪靜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