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不懈奮斗,永遠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側記
更新時間:2021-6-30 9:10:56    來源:人民日報

  29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螢火匯成星河,匯聚成燭照民族的光芒。

  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他們中的22位,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前夕,跨越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趕來了。

  這是黨中央首次頒授“七一勛章”。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領導同志,出席頒授儀式。以黨內最高榮譽,致敬這些來自各條戰線的共產黨人,致敬他們的杰出貢獻。

  會場內外,紅旗漫卷,紅色勛章閃耀。紅色,中國共產黨最鮮亮的底色,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旗幟。

  “我代表黨中央,向‘七一勛章’獲得者,表示熱烈的祝賀!致以崇高的敬意!”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從會場傳遍大江南北。

  最高的禮贊,屬于普通卻不平凡的他們,亦屬于每一個奮斗著、奉獻著的中國共產黨人。

  1921-2021,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開天辟地到改天換地,從民族危難到民族復興……50多名共產黨員,發展到9100多萬共產黨員,一代代前仆后繼,千千萬萬人砥礪前行。

  他們的光輝,永載史冊。

  這一刻,萬千矚目

  惦念著、憧憬著上午的頒授儀式,很多人起了個大早。

  8點45分,22位“七一勛章”獲得者,登上禮賓車,在國賓護衛隊的護衛下一路向東。

  駛過長安街,他們不約而同望向車窗外,十里長街繁花似錦;駛過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蒼勁有力;駛過節日盛裝的天安門廣場,遠眺人民英雄紀念碑……這些景象,是無數先烈夢想的美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畢生追求的盛世中華。

  人民大會堂東門外,雄姿英發的禮兵分列道路兩側,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迎賓大廳內,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氣象萬千。山河依舊,換了人間,這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氣貫長虹的一百年。

  當10點的鐘聲即將敲響,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樓金色大廳外。這里,總書記同22位“七一勛章”獲得者站在一起,靜靜等待。

  大門開啟的一刻,樂聲奏、掌聲起。他們并肩走進金色大廳,走過紅毯。

  這是一個百年大黨對優秀共產黨員的至高禮贊。他們當中,有出生入死的百歲老人,有繼承遺志的英烈后代,有擺脫貧困的鄉村帶頭人,有瑣事難事件件都操心的社區工作者,有放牧守邊的時代楷模,有精益求精的技術工人……他們身后,交匯了無數目光,無數期待,無數足跡。

  其中不少人,習近平總書記和他們不是第一次見面了。今年春節過后,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見到了張桂梅;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的總書記,同黃寶妹有過親切交談;還有早在1991年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曾考察過林丹所在的軍門居委會。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前行的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正是萬千溪流的匯聚,正是每個人每份力的奔涌。

  當雄渾的國歌奏響,會場內外思緒萬千。

  這旋律無數次唱響,早已深深融入血脈。在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邊境,他們唱著國歌;在荒沙堿灘構筑“綠色長城”,他們插上國旗;在一條條戰線、一個個崗位上,他們更深刻感知何為國、何為家。

  習近平總書記神情專注,隨著樂曲聲輕聲歌唱。

  ……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授予“七一勛章”的決定》的宣讀,我國五大最高榮譽全部頒齊。2017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設立“七一勛章”。這一勛章,方寸間濃縮了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的圖案,飽含殷殷重托。

  山河無恙,因無數人的慨然以赴。“七一勛章”獲得者陳紅軍永遠留在了喀喇昆侖;黃文秀成為照亮扶貧路的光;柴云振曾浴血奮戰到孤身一人,這位舍生忘死的戰斗英雄把一生的赤膽忠誠都獻給了黨……

  習近平總書記聲音鏗鏘:“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許多事跡蕩氣回腸,許多故事感人至深。他們共同書寫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的故事。

  這一握,萬千感言

  《忠誠贊歌》樂曲響起,鏗鏘有力的音符、英雄主義的情懷回蕩在會場。習近平總書記走上授勛臺,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

  “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們高度贊譽。這些閃著光輝的詞匯,正是經歷了苦難輝煌的中國一路走來所珍惜的精神、崇尚的品格。

  “堅定信念”,他們用生命去詮釋。

  馬毛姐坐在輪椅上,總書記彎腰握住她的雙手:“祝賀你們。”渡江戰役那一年,她年僅14歲,冒著槍林彈雨6次橫渡長江。她說,會把勛章送到渡江戰役紀念館,告慰犧牲的戰友們。

  郭瑞祥老人有著80多年的黨齡。他的記憶深處,總回蕩著決戰的沖鋒號角、犧牲戰友的不舍目光,他多想讓老戰友們也能看看今日芳華。總書記輕輕地為他佩戴上勛章,對這位穿了一輩子軍裝的抗戰英雄動情地說:“感謝你為黨作出的杰出貢獻。”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戰功赫赫的王占山來說,信仰是有一口氣也要戰斗到底;對“當代愚公”黃大發來說,信仰是用拼搏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豪情;對白發蒼蒼的音樂人呂其明來說,信仰是91歲高齡還筆耕不輟,譜寫一曲曲歌頌新時代的新作品……

  “踐行宗旨”,他們用初心去守護。

  “王蘭花,你又來了啊,光榮地又來了。”看到這位去年寧夏考察時交談過的老人走上臺,總書記親切地打招呼。

  “這是我第六次受到您的親切接見。父老鄉親都問您好!”王蘭花激動地說。

  “給大家問好。”

  去年見面的光景歷歷在目。王蘭花來自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一線,在社區里被稱為“活雷鋒”。她說再累再難再苦的時候,常會想起總書記說過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心中裝著人民,工作為了人民。人民是總書記最深情的牽掛。

  “草鞋書記”周永開,扎根牧區的廷·巴特爾,為“全國人民穿好衣”的夢想勤勤懇懇一輩子的黃寶妹……習近平總書記頒授時,同大家握手、問候。許多人又激動又感慨,面對總書記,千言萬語涌上心頭。

  “拼搏奉獻”,他們用實干去標注。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新時代的征程上,許黨報國更意味著一種無私無畏的奉獻,一場堅忍不拔的斗爭。

  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的艾愛國大步走向總書記,鞠躬問好。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大國工匠,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

  鎖黃沙、拔窮根,石光銀被人們叫做“石灰錘”,從“千年沙漠”到今日綠野,硬是把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握著他粗糙的手,總書記感嘆:“這幾十年你們太不容易了。”

  “藍老,你的很多戲我都看過。難得你這么大歲數,還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看到94歲高齡的藍天野,微笑著說道。

  “我這兩年還在演戲、導戲。”藍天野自豪地對總書記匯報說。

  吳天一80多歲高齡,仍帶著心臟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忙科研,牧民們總說他是“馬背上的好曼巴(醫生)”。他牢牢記住了總書記在頒授儀式上的一句話:“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

  “廉潔奉公”,他們用氣節去傳承。

  “保持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叮囑。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這是卓嘎記在心里的一句話。她日日走在邊境線上,數十年來以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著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她收到過總書記的回信。此刻,站在總書記面前,她很想講一講高原的壯美、國旗掛滿的街道。她靦腆地道了一聲:“總書記好,您辛苦了!”

  九死一生的戰斗英雄柴云振,1952年傷殘復員回鄉務農后從不提及自己的功績;王書茂在南海維權斗爭中沖鋒在前、寸步不讓,堅決捍衛我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他最喜歡看船桅的五星紅旗迎風舒展;李大釗之孫李宏塔艱苦樸素、清正廉潔、以嚴治家,秉持了“革命傳統代代傳”的寶貴本色……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最后一位走上授勛臺的是魏德友,“不換防的夫妻哨所”“邊境線上的活界碑”是他的稱呼。總書記動情地對他說:“你們是英雄。”

  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

  這一幕,萬千激蕩

  張桂梅蹣跚著再次走上授勛臺。她還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灰色襯衫,背影單薄。

  此刻,站在話筒前,代表“七一勛章”獲得者發言,她幾度哽咽。

  習近平總書記望著她,目光溫暖而親切。

  張桂梅講述了大山孩子們的今天,“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講述了她一路走來的信念和堅守:

  “有人問我,為什么做這些?其中有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恩,更多的則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總書記多次強調的這八個字,張桂梅記在心里,視為座右銘。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

  一次表彰,一次精神的洗禮。

  社區村鎮、山川溝壑、繁華都市、荒蕪邊境,無數共產黨員在觀看,激蕩起澎湃思潮,收獲著感動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

  平靜的聲音,卻是波瀾壯闊。禮贊什么,宣示什么,弘揚什么,幾十分鐘的頒授儀式給出了答案。總書記強調:

  “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斗意志、堅定恒心韌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授勛臺下,崔道植在認真做筆記,陳薇、張定宇在專注傾聽。

  “新時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夠產生英雄的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黨員隊伍必須過硬。”

  關山萬千重,需要精神的坐標、價值的沉淀,需要一代代人的長征、一代代人的奮斗。

  一次表彰,一聲再出征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叮囑,熾熱而深沉:

  “牢記黨的性質宗旨,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不懈奮斗,永遠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壯歌以行。

  革命時期,國家危難之際,奮斗是革命者上下求索的追尋、是愛國者血戰到底的無畏;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奮斗是只爭朝夕的跋涉、是敢闖敢試的勇氣。

  新時代更是奮斗者的時代。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頒授儀式結束后的合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家說:

  “你們的榮譽來之不易,多保重身體。這也是七一慶祝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從這里再出發!”

(記者杜尚澤、鄺西曦)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不懈奮斗,永遠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七一勛章”頒授儀式側記
2021-6-30 9:10:56    來源:人民日報

  29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如一盞盞燈、一簇簇火。螢火匯成星河,匯聚成燭照民族的光芒。

  6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他們中的22位,在建黨百年的歷史節點前夕,跨越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趕來了。

  這是黨中央首次頒授“七一勛章”。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領導同志,出席頒授儀式。以黨內最高榮譽,致敬這些來自各條戰線的共產黨人,致敬他們的杰出貢獻。

  會場內外,紅旗漫卷,紅色勛章閃耀。紅色,中國共產黨最鮮亮的底色,中國共產黨人最鮮明的旗幟。

  “我代表黨中央,向‘七一勛章’獲得者,表示熱烈的祝賀!致以崇高的敬意!”習近平總書記的聲音,從會場傳遍大江南北。

  最高的禮贊,屬于普通卻不平凡的他們,亦屬于每一個奮斗著、奉獻著的中國共產黨人。

  1921-2021,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開天辟地到改天換地,從民族危難到民族復興……50多名共產黨員,發展到9100多萬共產黨員,一代代前仆后繼,千千萬萬人砥礪前行。

  他們的光輝,永載史冊。

  這一刻,萬千矚目

  惦念著、憧憬著上午的頒授儀式,很多人起了個大早。

  8點45分,22位“七一勛章”獲得者,登上禮賓車,在國賓護衛隊的護衛下一路向東。

  駛過長安街,他們不約而同望向車窗外,十里長街繁花似錦;駛過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蒼勁有力;駛過節日盛裝的天安門廣場,遠眺人民英雄紀念碑……這些景象,是無數先烈夢想的美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畢生追求的盛世中華。

  人民大會堂東門外,雄姿英發的禮兵分列道路兩側,孩子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迎賓大廳內,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氣象萬千。山河依舊,換了人間,這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氣貫長虹的一百年。

  當10點的鐘聲即將敲響,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樓金色大廳外。這里,總書記同22位“七一勛章”獲得者站在一起,靜靜等待。

  大門開啟的一刻,樂聲奏、掌聲起。他們并肩走進金色大廳,走過紅毯。

  這是一個百年大黨對優秀共產黨員的至高禮贊。他們當中,有出生入死的百歲老人,有繼承遺志的英烈后代,有擺脫貧困的鄉村帶頭人,有瑣事難事件件都操心的社區工作者,有放牧守邊的時代楷模,有精益求精的技術工人……他們身后,交匯了無數目光,無數期待,無數足跡。

  其中不少人,習近平總書記和他們不是第一次見面了。今年春節過后,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見到了張桂梅;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的總書記,同黃寶妹有過親切交談;還有早在1991年在地方工作時,習近平同志就曾考察過林丹所在的軍門居委會。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前行的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正是萬千溪流的匯聚,正是每個人每份力的奔涌。

  當雄渾的國歌奏響,會場內外思緒萬千。

  這旋律無數次唱響,早已深深融入血脈。在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邊境,他們唱著國歌;在荒沙堿灘構筑“綠色長城”,他們插上國旗;在一條條戰線、一個個崗位上,他們更深刻感知何為國、何為家。

  習近平總書記神情專注,隨著樂曲聲輕聲歌唱。

  ……

  隨著《中共中央關于授予“七一勛章”的決定》的宣讀,我國五大最高榮譽全部頒齊。2017年8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設立“七一勛章”。這一勛章,方寸間濃縮了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云的圖案,飽含殷殷重托。

  山河無恙,因無數人的慨然以赴。“七一勛章”獲得者陳紅軍永遠留在了喀喇昆侖;黃文秀成為照亮扶貧路的光;柴云振曾浴血奮戰到孤身一人,這位舍生忘死的戰斗英雄把一生的赤膽忠誠都獻給了黨……

  習近平總書記聲音鏗鏘:“一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繼、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

  許多事跡蕩氣回腸,許多故事感人至深。他們共同書寫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的故事。

  這一握,萬千感言

  《忠誠贊歌》樂曲響起,鏗鏘有力的音符、英雄主義的情懷回蕩在會場。習近平總書記走上授勛臺,為“七一勛章”獲得者頒授勛章。

  “在他們身上,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他們高度贊譽。這些閃著光輝的詞匯,正是經歷了苦難輝煌的中國一路走來所珍惜的精神、崇尚的品格。

  “堅定信念”,他們用生命去詮釋。

  馬毛姐坐在輪椅上,總書記彎腰握住她的雙手:“祝賀你們。”渡江戰役那一年,她年僅14歲,冒著槍林彈雨6次橫渡長江。她說,會把勛章送到渡江戰役紀念館,告慰犧牲的戰友們。

  郭瑞祥老人有著80多年的黨齡。他的記憶深處,總回蕩著決戰的沖鋒號角、犧牲戰友的不舍目光,他多想讓老戰友們也能看看今日芳華。總書記輕輕地為他佩戴上勛章,對這位穿了一輩子軍裝的抗戰英雄動情地說:“感謝你為黨作出的杰出貢獻。”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對戰功赫赫的王占山來說,信仰是有一口氣也要戰斗到底;對“當代愚公”黃大發來說,信仰是用拼搏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豪情;對白發蒼蒼的音樂人呂其明來說,信仰是91歲高齡還筆耕不輟,譜寫一曲曲歌頌新時代的新作品……

  “踐行宗旨”,他們用初心去守護。

  “王蘭花,你又來了啊,光榮地又來了。”看到這位去年寧夏考察時交談過的老人走上臺,總書記親切地打招呼。

  “這是我第六次受到您的親切接見。父老鄉親都問您好!”王蘭花激動地說。

  “給大家問好。”

  去年見面的光景歷歷在目。王蘭花來自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一線,在社區里被稱為“活雷鋒”。她說再累再難再苦的時候,常會想起總書記說過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

  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心中裝著人民,工作為了人民。人民是總書記最深情的牽掛。

  “草鞋書記”周永開,扎根牧區的廷·巴特爾,為“全國人民穿好衣”的夢想勤勤懇懇一輩子的黃寶妹……習近平總書記頒授時,同大家握手、問候。許多人又激動又感慨,面對總書記,千言萬語涌上心頭。

  “拼搏奉獻”,他們用實干去標注。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新時代的征程上,許黨報國更意味著一種無私無畏的奉獻,一場堅忍不拔的斗爭。

  在焊工崗位奉獻50多年的艾愛國大步走向總書記,鞠躬問好。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大國工匠,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

  鎖黃沙、拔窮根,石光銀被人們叫做“石灰錘”,從“千年沙漠”到今日綠野,硬是把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握著他粗糙的手,總書記感嘆:“這幾十年你們太不容易了。”

  “藍老,你的很多戲我都看過。難得你這么大歲數,還在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看到94歲高齡的藍天野,微笑著說道。

  “我這兩年還在演戲、導戲。”藍天野自豪地對總書記匯報說。

  吳天一80多歲高齡,仍帶著心臟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忙科研,牧民們總說他是“馬背上的好曼巴(醫生)”。他牢牢記住了總書記在頒授儀式上的一句話:“越是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挑戰,越需要知重負重。”

  “廉潔奉公”,他們用氣節去傳承。

  “保持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公而忘私的光榮傳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叮囑。

  “家是玉麥,國是中國”,這是卓嘎記在心里的一句話。她日日走在邊境線上,數十年來以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著數千平方公里的國土。她收到過總書記的回信。此刻,站在總書記面前,她很想講一講高原的壯美、國旗掛滿的街道。她靦腆地道了一聲:“總書記好,您辛苦了!”

  九死一生的戰斗英雄柴云振,1952年傷殘復員回鄉務農后從不提及自己的功績;王書茂在南海維權斗爭中沖鋒在前、寸步不讓,堅決捍衛我國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他最喜歡看船桅的五星紅旗迎風舒展;李大釗之孫李宏塔艱苦樸素、清正廉潔、以嚴治家,秉持了“革命傳統代代傳”的寶貴本色……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

  最后一位走上授勛臺的是魏德友,“不換防的夫妻哨所”“邊境線上的活界碑”是他的稱呼。總書記動情地對他說:“你們是英雄。”

  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

  這一幕,萬千激蕩

  張桂梅蹣跚著再次走上授勛臺。她還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灰色襯衫,背影單薄。

  此刻,站在話筒前,代表“七一勛章”獲得者發言,她幾度哽咽。

  習近平總書記望著她,目光溫暖而親切。

  張桂梅講述了大山孩子們的今天,“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講述了她一路走來的信念和堅守:

  “有人問我,為什么做這些?其中有我對這片土地的感恩,更多的則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總書記多次強調的這八個字,張桂梅記在心里,視為座右銘。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站在講臺上,傾盡全力、奉獻所有,九死亦無悔。

  一次表彰,一次精神的洗禮。

  社區村鎮、山川溝壑、繁華都市、荒蕪邊境,無數共產黨員在觀看,激蕩起澎湃思潮,收獲著感動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七一勛章’獲得者都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職、默默奉獻的平凡英雄。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

  平靜的聲音,卻是波瀾壯闊。禮贊什么,宣示什么,弘揚什么,幾十分鐘的頒授儀式給出了答案。總書記強調:

  “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奮斗意志、堅定恒心韌勁,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每名黨員都能夠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

  授勛臺下,崔道植在認真做筆記,陳薇、張定宇在專注傾聽。

  “新時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夠產生英雄的時代。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黨員隊伍必須過硬。”

  關山萬千重,需要精神的坐標、價值的沉淀,需要一代代人的長征、一代代人的奮斗。

  一次表彰,一聲再出征的號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叮囑,熾熱而深沉:

  “牢記黨的性質宗旨,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不懈奮斗,永遠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壯歌以行。

  革命時期,國家危難之際,奮斗是革命者上下求索的追尋、是愛國者血戰到底的無畏;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奮斗是只爭朝夕的跋涉、是敢闖敢試的勇氣。

  新時代更是奮斗者的時代。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頒授儀式結束后的合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家說:

  “你們的榮譽來之不易,多保重身體。這也是七一慶祝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從這里再出發!”

(記者杜尚澤、鄺西曦)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