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今年價格改革鎖定七大任務 按病種收費看病將更多
更新時間:2017-2-20 8:34:08    來源:人民日報

  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價格改革重點突破,書寫了電力、天然氣、醫療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改革的新篇章。改革越向前推進,“硬骨頭”越是難啃,2017年是價格改革決戰攻堅的一年,新年初始,七項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啟動。

  四大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去年為企業減負2500多億元

  去年一年,價格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頭”,四大領域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電價改革政策密集出臺。去年3月公布第一批5個試點省份的輸配電價,9月啟動最后一批14個省級改革試點,“管住中間”的輸配電價改革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占市場總量23%的電量價格由市場形成。

  同樣加快“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還有天然氣價格改革。占消費總量80%的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已由市場主導形成,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新機制建立,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也邁出了攻堅新步伐。出臺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全面部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19個省份已出臺了實施意見;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實現全覆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在11個省市全面推開,其他省份在600多家醫院開展試點;23個省份開展按病種收費改革試點;15個省份陸續放開特需醫療服務和個性化需求較強、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部分醫療服務價格。

  交通運輸價格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高鐵動車組票價、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票價交由鐵路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800公里以下航線及800公里以上與高鐵動車組列車平行的航線,民航旅客票價放開。這些票價的市場化對鼓勵鐵路、民航運輸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增加有效供給,提升客運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價格改革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為企業減負250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000億元以上、用氣成本約1000億元,通過清理規范收費定價機制,減輕企業和用戶負擔565億元。

  “所有的價改舉措都是朝著市場決定價格的方向奮力攻堅。”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30多年的改革,97%左右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經由市場決定,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對保留的政府定價項目,也已全面建立目錄清單制度,逐步形成科學、規范、透明的政府定價機制。

  今年價改七大任務新目標不少,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時間表確定

  今年價改改什么?

  年初,國家發改委就定下了任務書:堅持穩中求進,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電力、醫療、交通運輸、石油和天然氣、農產品、水資源、行政機關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等7項改革任務。細看具體的改革內容,新目標真不少。

  比如醫療服務價格方面,要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進一步擴大按病種收費數量,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區域協調制度。電價方面,根據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特別是發用電計劃放開進程,同步放開競爭性環節上網電價。交通運輸價格方面,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旅客票價改革,研究放開多家航空公司共同經營航線票價,加強航空公司之間競爭。天然氣價格方面,研究制定天然氣干線管道價格,加快規范省級以下管網定價。農產品價改方面,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研究提出調整完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的意見。此外,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是近年價格部門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要進一步縮減經營服務收費政府定價范圍,取消一批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進一步放開已經具備市場競爭條件或競爭環節的交易平臺、交易市場等收費價格。

  改革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部分改革舉措有望年內完成。電力改革仍是今年價格改革的重頭戲。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力處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前要完成對剩余14個省級電網的成本監審,上半年實現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在省級電網全覆蓋,同時要完成一些跨省跨區重要電網的輸配電價改革。

  此外,面對清潔能源供暖價格較高的現實,今年要研究出臺北方地區清潔能源供暖的價格機制。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如何創新價格機制,降低采用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供暖的成本,促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和大氣污染治理。

  同樣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改革,在新的一年里也將邁出實質性步伐。“去年11月中下旬,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已經公開征求意見,獲得普遍支持,為今年正式出臺提供了良好基礎,郵政普通包裹將參照社會快遞,大大簡化計費體系結構,促進郵政企業和社會快遞企業的競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服務處負責人表示。

  繼續推進價改,越深入難度越大,要把功夫下在“穩”和“進”上

  價格改革越往后難度越大,具體難在哪里?

  難就難在“穩”字上。因為直接關系到老百姓與企業的利益,價格改革往往都需要“穩”字當先。比如電力市場化改革,管住中間自然壟斷屬性的輸配電網環節、實行政府定價之外,也要放開發電側和售電側兩頭,引入競爭。“‘管住中間’啃得差不多了,‘放開兩頭’改革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推進。”電力處負責人認為,我國目前的電價制度仍然不能很好反映電力的實際供求情況。

  “放開兩頭比管住中間更難,需要更審慎推進。”這位負責人表示,“美國加州曾因市場運作失敗而導致大面積停電,我們不能出現那樣的情況,必須保證市場穩定有序,改革要事先設計好所有的路線圖,市場組建方式、交易規則都要明確。”

  求穩之外,價格改革還難在“進”字上。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要動奶酪,難度可想而知。比如要跨省跨區域供電,在全國范圍內更好地配置電力資源,就需要打破地方保護的藩籬。同時,改革也很復雜。比如仍由政府定價的鐵路普通旅客列車硬座和硬臥的成本監審問題,由于大部分鐵路是客貨混營,如何分攤客運和貨運成本是交通領域面臨的難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鐵路普通旅客列車的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去年年底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要印發出臺。

  堅持“保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底線不變,完善“大監管”格局

  價格改革既有堅定的方向,也有堅固的底線。“推進改革要確保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這是價格改革的底線思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八大以來,“保基本”的政策框架初步確立。我國先后建立了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目前在省級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兩次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有效緩解了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把住價格改革的方向和底線,還需要強有力的“大監管”。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確保“放而活、放而不亂”,科學、規范、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成為“十三五”價改目標的重要部分。“價格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由直接定價向建機制、強監管的轉變,今后要更加重視機制、規則建設,更加重視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探索創新市場化、法制化的監管方式。”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價格監管要創新手段,完善制度,克服目前人員不足、經驗欠缺等困難。

  專家們認為,價格改革不僅要平衡好行業發展和社會利益的“度”,也要掌握好與各個領域改革的協同性。價改要得到財稅、收入分配等領域改革的配合,同時又要推進這些領域的改革。新的一年,價改需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加強改革協同,共同將改革任務有序落實到位。

文章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今年價格改革鎖定七大任務 按病種收費看病將更多
2017-2-20 8:34:08    來源:人民日報

  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價格改革重點突破,書寫了電力、天然氣、醫療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改革的新篇章。改革越向前推進,“硬骨頭”越是難啃,2017年是價格改革決戰攻堅的一年,新年初始,七項改革任務已經全面啟動。

  四大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去年為企業減負2500多億元

  去年一年,價格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頭”,四大領域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電價改革政策密集出臺。去年3月公布第一批5個試點省份的輸配電價,9月啟動最后一批14個省級改革試點,“管住中間”的輸配電價改革推動電力市場化交易,占市場總量23%的電量價格由市場形成。

  同樣加快“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還有天然氣價格改革。占消費總量80%的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已由市場主導形成,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新機制建立,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

  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也邁出了攻堅新步伐。出臺了《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全面部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19個省份已出臺了實施意見;縣級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實現全覆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在11個省市全面推開,其他省份在600多家醫院開展試點;23個省份開展按病種收費改革試點;15個省份陸續放開特需醫療服務和個性化需求較強、市場競爭比較充分的部分醫療服務價格。

  交通運輸價格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高鐵動車組票價、普通旅客列車軟座、軟臥票價交由鐵路運輸企業依法自主制定,800公里以下航線及800公里以上與高鐵動車組列車平行的航線,民航旅客票價放開。這些票價的市場化對鼓勵鐵路、民航運輸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增加有效供給,提升客運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6年,價格改革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年為企業減負2500億元以上,其中包括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000億元以上、用氣成本約1000億元,通過清理規范收費定價機制,減輕企業和用戶負擔565億元。

  “所有的價改舉措都是朝著市場決定價格的方向奮力攻堅。”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30多年的改革,97%左右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經由市場決定,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對保留的政府定價項目,也已全面建立目錄清單制度,逐步形成科學、規范、透明的政府定價機制。

  今年價改七大任務新目標不少,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時間表確定

  今年價改改什么?

  年初,國家發改委就定下了任務書:堅持穩中求進,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電力、醫療、交通運輸、石油和天然氣、農產品、水資源、行政機關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等7項改革任務。細看具體的改革內容,新目標真不少。

  比如醫療服務價格方面,要全面推開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進一步擴大按病種收費數量,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區域協調制度。電價方面,根據電力體制改革進程特別是發用電計劃放開進程,同步放開競爭性環節上網電價。交通運輸價格方面,進一步深化民航國內旅客票價改革,研究放開多家航空公司共同經營航線票價,加強航空公司之間競爭。天然氣價格方面,研究制定天然氣干線管道價格,加快規范省級以下管網定價。農產品價改方面,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研究提出調整完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的意見。此外,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是近年價格部門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要進一步縮減經營服務收費政府定價范圍,取消一批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進一步放開已經具備市場競爭條件或競爭環節的交易平臺、交易市場等收費價格。

  改革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部分改革舉措有望年內完成。電力改革仍是今年價格改革的重頭戲。據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力處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前要完成對剩余14個省級電網的成本監審,上半年實現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在省級電網全覆蓋,同時要完成一些跨省跨區重要電網的輸配電價改革。

  此外,面對清潔能源供暖價格較高的現實,今年要研究出臺北方地區清潔能源供暖的價格機制。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如何創新價格機制,降低采用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供暖的成本,促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和大氣污染治理。

  同樣與老百姓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經營服務性收費改革,在新的一年里也將邁出實質性步伐。“去年11月中下旬,郵政普通包裹寄遞資費體系結構改革方案已經公開征求意見,獲得普遍支持,為今年正式出臺提供了良好基礎,郵政普通包裹將參照社會快遞,大大簡化計費體系結構,促進郵政企業和社會快遞企業的競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服務處負責人表示。

  繼續推進價改,越深入難度越大,要把功夫下在“穩”和“進”上

  價格改革越往后難度越大,具體難在哪里?

  難就難在“穩”字上。因為直接關系到老百姓與企業的利益,價格改革往往都需要“穩”字當先。比如電力市場化改革,管住中間自然壟斷屬性的輸配電網環節、實行政府定價之外,也要放開發電側和售電側兩頭,引入競爭。“‘管住中間’啃得差不多了,‘放開兩頭’改革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推進。”電力處負責人認為,我國目前的電價制度仍然不能很好反映電力的實際供求情況。

  “放開兩頭比管住中間更難,需要更審慎推進。”這位負責人表示,“美國加州曾因市場運作失敗而導致大面積停電,我們不能出現那樣的情況,必須保證市場穩定有序,改革要事先設計好所有的路線圖,市場組建方式、交易規則都要明確。”

  求穩之外,價格改革還難在“進”字上。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要動奶酪,難度可想而知。比如要跨省跨區域供電,在全國范圍內更好地配置電力資源,就需要打破地方保護的藩籬。同時,改革也很復雜。比如仍由政府定價的鐵路普通旅客列車硬座和硬臥的成本監審問題,由于大部分鐵路是客貨混營,如何分攤客運和貨運成本是交通領域面臨的難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鐵路普通旅客列車的定價成本監審辦法去年年底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今年要印發出臺。

  堅持“保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底線不變,完善“大監管”格局

  價格改革既有堅定的方向,也有堅固的底線。“推進改革要確保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這是價格改革的底線思維。”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八大以來,“保基本”的政策框架初步確立。我國先后建立了居民用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目前在省級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兩次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有效緩解了價格上漲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

  把住價格改革的方向和底線,還需要強有力的“大監管”。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確保“放而活、放而不亂”,科學、規范、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成為“十三五”價改目標的重要部分。“價格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由直接定價向建機制、強監管的轉變,今后要更加重視機制、規則建設,更加重視事中、事后監管和服務,探索創新市場化、法制化的監管方式。”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價格監管要創新手段,完善制度,克服目前人員不足、經驗欠缺等困難。

  專家們認為,價格改革不僅要平衡好行業發展和社會利益的“度”,也要掌握好與各個領域改革的協同性。價改要得到財稅、收入分配等領域改革的配合,同時又要推進這些領域的改革。新的一年,價改需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加強改革協同,共同將改革任務有序落實到位。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