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市四措并舉全力促進農村居民穩定增收
陸豐市四措并舉全力促進農村居民
穩定增收
近年來,陸豐市將促進農村居民穩定增收作為推動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以推動共同富裕示范村創建為著力點,深入實施農村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堅持四項舉措同步發力,不斷增加農村居民“四項收入”,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3元,同比增長 11.8%;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3 元, 同比增長7.6%。
一、強化技能提升,促進就業創業。將就業作為促進群眾實現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深入實施“三項工程”,大力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和服務往基層延伸,建設“粵菜師傅”鄉村特色培訓點5個、“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點5家,持續開展“送教下鄉”“訂單式”培訓,讓群眾在“家門口”接受技能培訓,并通過舉辦“三項工程”專場招聘會、與企業開展勞務對接等方式為群眾匹配合適就業崗位,力促農村居民憑“一技之長”實現高質量就業。2021年以來,組織開展“送教下鄉”培訓班27期,累計培訓8306人次,舉辦專場招聘會43場次,帶動就業創業14000余人。立足農村產業發展需求,持續推進“鄉村工匠”“農村電商”“鄉土專家”“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及“一村一網”項目,實施“青年創業培訓計劃”,以技能提升,拓寬就業渠道。今年以來,培育高素質農民200人、鄉村工匠16人,鄉土專家53人。
二、發展特色產業,實現聯農帶農。做好做優現代農業產業,以甘薯、蘿卜、黃牛、水產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探索形成“土地租金+務工就業”“股份合作+訂單農業”等多種聯農帶農模式,推動周邊農民通過土地入股、承租種植、務工就業等形式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拓寬產業富民路。其中,甘薯產業園直接帶動就業人數達到3127人,2021年產業園覆蓋范圍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6萬元 。深入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工程,著力培育發展城東海鱸魚養殖、八萬南藥牛大力種植、大安蒜、陂洋菠蘿、高美茶葉、上海村花蝦養殖等特色產業,以產業興帶動村民富。依托六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探索發展鄉村旅游、休閑旅游、生態康養、民宿文宿等新產業新業態,鼓勵扶持群眾在示范帶上經營小型民宿、農家樂、海鮮大排檔等,吃上“旅游飯”走上“致富路”。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為契機,建設完善20個鎮級、140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帶動農民參與電商經營,拓寬增收渠道。
三、深化農村改革,變資源為資產。深化“5+2”農村綜合改革,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大力推廣城東鎮“股票田”“股票宅”改革經驗,鼓勵村民將閑置的土地、房屋等資源通過“以田易股”、出租等形式進行流轉,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經營,建立“企業(合作社)+村集體+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村民可通過務工、分紅等形式創收,帶動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截至目前,城東、內湖、河東、西南等鎮通過“股票田”改革,成功流轉土地4281畝,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創收超過87萬元。同時,依托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以及文旅產業發展,引導村民將“空心屋”進行出租,打造“文創+民宿”、特色咖啡廳等。如金廂鎮探索盤活十二崗村連片閑置農房,打造“海岸藝術村”,促進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同時,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大力推進金融下鄉,加快“整村授信”,著力解決農村發展面臨的貸款難題。截至今年6月,全市銀行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80.64億元,同比增長28.3%,累計完成218個行政村“整村授信”。
四、落實兜牢保障,守住收入底線。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漁業油補等各項惠農富農補貼政策。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設置開發農村保潔、保綠、護路、護林等公益性崗位,做好脫貧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就業群體就業托底安置。落實農村就業補助,今年已累計發放鄉村公益性崗位補貼、農民群體申請一次性創業資助、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脫貧人口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等188.18萬元。加強對特殊群體的就業創業幫扶,實施技能培訓幫扶計劃,今年累計為421人申請勞動力技能培訓生活補貼,發放資金21.05萬元。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