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將餡料團成形后在糯米粉中滾成,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再包餡而成,做法完完全全不一樣。元宵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鬧花燈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郭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的一項傳統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又稱送花燈,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臺灣閩南語中“燈”與“丁”諧音。這一古老的傳統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陜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劃旱船
劃旱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的祭祀祈雨活動。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人們往往依賴天氣條件進行農業生產。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會在干旱時期舉行祭祀儀式,祈求神靈降雨。在這些祭祀活動中,人們會制作象征船只的道具,在陸地上模擬劃船的動作,以此祈求水神保佑雨水充沛。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祭祀活動逐漸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劃旱船舞蹈。
走百病
走百病,又稱“游百病”“散百病”等,是明清以來北方的傳統民俗文化,有的在正月十五日,但多在正月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午夜,始歸。德州婦女登上南城門,走到大寺閣,俗諺:“爬爬城,不腰疼。”黃縣(今龍口市)婦女走百病必須過西關的月牙橋。莒縣農村男女老少這天都要到野外走一走,謂之“走老貌”,據說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