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代表委員聚焦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等熱點話題獻計獻策 凝心聚力把現代化建設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連日來,出席全國兩會的廣東代表委員按照大會議程認真履職盡責,共謀發展良策,用情傳遞民聲。
“持續推動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做強海上風電及裝備制造”“培育鄉村旅游等富民興村產業”……代表委員胸懷“國之大者”、心系民生福祉,聚焦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海洋經濟、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振興等話題展開熱議,提出不少有分量、有溫度的建言,凝心聚力把現代化建設的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
如何進一步把廣東制造業的家底做厚、家當做大?代表們紛紛獻策支招。
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市長溫金榮說,惠州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堅定扛起廣東省委、省政府賦予惠州“加快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任務,更加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等重大項目建設,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等現代化產業集群,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布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持續推動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惠州新篇章。
“近年來,肇慶堅持產業振興不動搖,積極實施制造業當家‘十項行動’,加快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粵港澳大灣區西部制造新城。”全國人大代表、肇慶市市長許曉雄說,肇慶持續促進新興產業加快集聚成勢,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電子信息三大新興產業總產值近4年累計增長1.82倍、達1675億元。肇慶成為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城市,納入省“十四五”規劃布局,已有規上企業近百家,覆蓋整車、動力電池、電機及電控、底盤及輕量化等領域,去年產業產值超800億元。當前,肇慶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關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兩個千億產業集群。
全國人大代表、揭陽市市長支光南說,揭陽將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各項任務要求,瞄準粵東重要制造業基地優勢,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用好榕江實驗室、高新區和大南海中試基地等創新服務平臺,圍繞石化產業的下游、海工裝備產業的上游,盯住關鍵產業鏈中的創新鏈開展精準招商,持續做大做強綠色石化、海洋經濟兩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牧場、新型儲能、氫能等新興產業,促進廢舊塑料裂解、氫能儲能等科技創新成果孵化轉化;通過技術改造、數字賦能等手段,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藍色動力”
聚焦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代表委員結合自身實際,踴躍獻計獻策、提出真知灼見。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需要不斷提高海洋氣象災害防御與應對能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戴永久建議,圍繞海洋牧場建設、生產、經營全過程,就其選址、設備抗風設計、防雷安全設計等進行海洋氣象災害評估,打造包括由衛星、雷達、海上浮標、自動站等組成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專業氣象觀測網,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平臺,提升海洋牧場氣象服務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汕尾市市長鄭海濤說,汕尾將發揮海洋大市優勢,聚焦國家及省關于區域協調發展部署,全力做好“融灣”這篇大文章,與深圳共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支持深圳制造業綠色發展;發揮海洋資源優勢,聚焦國家及省關于經略海洋的部署,扎實做好“興海”這篇大文章,做大海洋牧場,做強海上風電及裝備制造,做活海洋文旅融合。隨著廣汕汕高鐵等“大動脈”建成通車,汕尾將推出一批濱海主題旅游產品、網紅打卡點,吸引更多游客坐著高鐵來趕海;壯大深遠海捕撈、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并通過海洋產業科技研發與人才梯隊建設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藍色引擎”。
全國人大代表、陽江市市長余金富說,陽江將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用好有利條件,推動綜合實力實現新躍升。主動對接灣區建設,以“營商環境年”建設為主抓手,加快“融灣入圈”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和未來產業并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統籌城鄉區域發展,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探索“雙碳”實施路徑,協同發展綠色能源與新型儲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能之都;深挖藍色海洋潛能,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深藍現代化海洋牧場試點項目建設,塑造海洋經濟新優勢;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力推進綠美陽江、海絲名城建設,擦亮幸福陽江品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工程中心主任兼技術總監程開敏關注深遠海網箱養殖建設。“在聚焦新增適養品種培育、設施裝備等開展技術攻關的同時,也要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強化政策支撐,為推進深遠海網箱養殖建設提供堅實保障。”他說。
強產業聚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當前,廣東正以“頭號力度”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云浮市市長李慶新說,去年云浮有1個縣、4個鎮、60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名單,886個投資超500萬元的鎮域項目齊頭并進,2個鎮入選廣東“百強鎮”榜單,17個“政銀企村”共建養殖小區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全市972條行政村(社區)全部提前兩年實現年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政銀企村(戶)”共建模式的經驗做法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典型案例。“下來,云浮將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結合鄉村振興‘三帶’和綠美云浮生態建設,突出縣城集聚發展,強化鄉鎮聯城帶村功能,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依托溫氏、德康等龍頭企業,積極培育食品工業、鄉村旅游等富民興村產業,促進一產接二連三,讓更多群眾就地就近就便就業。”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全國人大代表、云浮羅定市黎少鎮隆久村黨總支書記李小蘭建議,在廣東、廣西等地布局建設國家級肉桂產業園區,打造國家中藥材(肉桂)加工基地、國家南藥儲備與交易中心,打造肉桂種植、研發、加工、倉儲、貿易、康養全產業鏈。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全國政協委員、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溫小波建議,在條件成熟的地區選育引聘一批愛農村、熟市場、會經營的職業經理、技術行家等擔任“產業村長”,“我們可以通過發揮涉農高校的專業優勢,為‘產業村長’提供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支持”。
“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東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是我們‘新農人’學會‘七十二變’、提升知識和技能水平的強大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建議,因地制宜出臺相應扶持政策,比如財政扶持、稅收減免、融資貸款補貼、用地支持以及免費咨詢服務等,為返鄉創業“新農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良好的環境。
“要辦好服務鄉村的各級各類教育。”全國人大代表、肇慶市懷集縣連麥鎮長崗村種養專業戶徐建賢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鄉鎮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學習環境。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