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13部門重磅發文: 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
近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意見》指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意見》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堅持政府統籌、堅持協同共育、堅持問題導向”四項工作原則,到“十四五”時期末,政府對協同育人工作的統籌領導更加有力,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健全。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機制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意見》明確了學校家庭社會在協同育人中的各自職責定位及相互協調機制。一是學校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學校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長及時溝通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情緒、學業狀況、行為表現和身心發展等情況;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職責,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要用好社會育人資源,建立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和資源目錄清單,聯合開發社會實踐課程。二是家長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家長要強化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注重家庭建設,為子女健康成長創造良好家庭環境;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家校互動活動,充分理解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要利用閑暇時間帶領或支持子女體驗社會,幫助子女更好親近自然、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素質。三是社會有效支持服務全面育人,要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重要內容,積極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各類教育基地和活動場館要面向中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鼓勵支持社會有關方面提供寓教于樂的優秀兒童文化精品;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著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清朗社會文化及良好網絡生態。
《意見》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將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黨委領導、政府統籌,積極推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密切協同的育人機制。要強化專業支撐,推動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專業團體開展協同育人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強理論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要營造良好氛圍,深入宣傳協同育人的政策舉措、實際成效和典型案例,廣泛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和正確家庭教育方法,大力營造全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教育部等十三部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黨委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公安廳(局)、民政廳(局)、文化和旅游廳(局)、文物局、婦兒工委辦公室、團委、婦聯、關工委、科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黨委宣傳部、網信辦、文明辦、公安局、民政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文物局、婦兒工委辦公室、團委、婦聯、關工委、科協: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事關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存在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協同機制不夠健全、條件保障不夠到位等突出問題。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規定,現就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 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科學教育觀念,增強協同育人共識,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格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工作原則
——堅持育人為本。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大力發展素質教育。
——堅持政府統籌。充分發揮政府統籌協調作用,加強系統謀劃,推動部門聯動,強化條件保障,促進資源共享和協同育人有效實施。
——堅持協同共育。明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責任,完善工作機制,促進各展優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實增強育人合力,共同擔負起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責任。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專業指導,鼓勵實踐探索,著力解決制度建設、指導服務、條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協同育人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
3.主要目標。到“十四五”時期末,政府對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工作的統籌領導更加有力,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健全。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機制更加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更加濃厚。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強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更加專業;家長科學育兒觀念基本樹立,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更加到位;城鄉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普遍建立,社會育人資源利用更加充分。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二、學校充分發揮協同育人主導作用
4.及時溝通學生情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要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全面掌握并向家長及時溝通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情緒、學業狀況、行為表現和身心發展等情況,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有關情況。積極創新日常溝通途徑,通過家庭聯系冊、電話、微信、網絡等方式,保持學校與家庭的常態化密切聯系,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日常表現;要認真落實家訪制度,學校領導要帶頭開展家訪,班主任每學年對每名學生至少開展1次家訪,鼓勵科任教師有針對性開展家訪。
5.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學校要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職責,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充分發揮學校專業指導優勢;切實加強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建設,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水平與績效納入教師考評體系。建立健全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落實家長會、學校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立網上家長學校,積極開發提供家庭教育指導資源,并指導家長提升網絡素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網習慣。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積極宣傳科學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識,介紹學校教育教學情況,回應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同時針對不同家庭的個性化需要提供具體指導,特別關注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孤兒和特殊家庭兒童等困境兒童。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多種形式聽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建議;加強家長委員會工作指導,明晰工作職責,完善工作制度,規范工作行為,嚴格家長通訊群組信息發布管理,嚴禁以家長委員會名義違規收費。
6.用好社會育人資源。學校要把統籌用好各類社會資源作為強化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積極拓展校外教育空間,著力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主動加強同社會有關單位的聯系溝通,建立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和資源目錄清單,依據不同基地資源情況聯合開發社會實踐課程,有針對性地常態化開展共青團和少先隊活動、勞動教育、實踐教學、志愿服務、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研學活動等。要積極邀請“五老”、勞動模范、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各類精神文明先進代表、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等到學校開展宣講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共青團和少先隊、關工委、科協、體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資源,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有效豐富學校課堂和課后服務內容,更好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三、家長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
7.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長要強化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注重家庭建設,堅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育向上向善家庭文化,積極傳承優良家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構建和諧和睦家庭關系,為子女健康成長創造良好家庭環境。要樹立科學家庭教育觀念,遵循素質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培養子女良好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健康身心,促進其全面發展;尊重個體差異,理性確定子女成長目標。要掌握正確家庭教育方法,家長要對子女多陪伴多關愛,注重積極的親子互動,發揮潛移默化的道德啟蒙作用;要多引導多鼓勵,注重加強素質培育和良好習慣養成;要多尊重多理解,加強平等溝通,講究教育方式方法;要多提醒多幫助,對不良行為要及時勸誡、制止和管教,切實做到嚴慈相濟,促進子女更好獨立自主成長。留守兒童家長要定期與子女保持聯系,給予關心關愛,及時將委托照護情況書面告知子女所在學校和實際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8.主動協同學校教育。家長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家校互動活動,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主動參與家長委員會有關工作,充分理解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積極配合學校依法依規嚴格管理教育學生。要及時主動向學校溝通子女在家中的思想情緒、身心狀況和日常表現,形成良性雙向互動。家長要引導子女完成每日學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保證每天校外運動一小時;進行有益的課外閱讀,培養閱讀習慣,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藝術趣味活動;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增強動手能力。引導子女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防止網絡沉迷,保護視力健康,防控子女近視;保障子女營養均衡,督促子女按時就寢,促進子女保持良好身心狀況和旺盛學習精力。切實履行法定監護職責,會同學校加強子女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9.引導子女體驗社會。家長要充分認識社會實踐大課堂對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根據子女年齡情況,主動利用節假日、休息日等閑暇時間帶領或支持子女開展戶外活動和參觀游覽,積極參加多種形式的文明實踐、社會勞動、志愿服務、職業體驗以及文化藝術、科普體育、手工技能等實踐活動,幫助子女更好親近自然、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素質。
四、社會有效支持服務全面育人
10.完善社會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將家庭教育指導作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重要內容,積極構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依托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覆蓋城鄉社區的家長學校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積極配備專兼結合的專業指導人員,配合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有針對性地做好指導服務,重點關注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特殊家庭兒童。婚姻登記機構和收養登記機構應通過現場咨詢輔導、播放宣傳教育片等形式,向當事人宣傳家庭教育知識。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每年要定期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傳與指導服務活動。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社區學院等單位應設立家庭教育指導課程,積極發揮指導作用。
11.推進社會資源開放共享。社區要面向中小學生積極開展各種公益性課外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社會責任感。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學實踐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非遺館、美術館、紀念館、科技館、演出場館、體育場館、國家公園、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要面向中小學生及學齡前兒童免費或優惠開放;常態開展宣傳教育、科學普及、文化傳承、興趣培養和實踐體驗等活動,并通過設立綠色通道、線上預約、開放日等方式,為學校、幼兒園組織學生及幼兒或家長帶領子女來開展活動提供便利。鼓勵支持社會有關方面提供寓教于樂的優秀兒童文化精品,引導創作滿足青少年審美需求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及舞臺藝術等優秀文藝作品,持續推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等工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學生審美鑒賞能力。
12.凈化社會育人環境。深入開展兒童圖書、音像等出版物清理整頓,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大網絡有害信息、網絡游戲沉迷、不良網絡行為治理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網站平臺,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著力打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清朗社會文化及良好網絡生態。要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強化安全風險防控,不得在學校周邊設置營業性娛樂場所和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糾紛,切實保障學校和師生合法權益。深化各類校外培訓治理,嚴禁社會機構以研學實踐、夏(冬)令營等名義開展校外培訓活動,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五、強化實施保障
13.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將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強化黨委領導、政府統籌,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強組織協調、部門聯動,完善經費條件保障,積極推動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密切協同的育人機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有關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確定本地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組織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政府婦女兒童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門負責指導學校切實發揮好協同育人主導作用,強化與家庭、社會密切溝通協作;共青團、少先隊組織負責在學校、社會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婦聯組織、民政部門負責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社會協同育人工作。將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工作成效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教育質量評價重要內容,納入文明創建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考核體系。
14.強化專業支撐。推動有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專業團體開展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強理論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積極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專家隊伍建設。完善師范生培養課程體系,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師范生培養和教師業務培訓重要內容,加強城鄉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工作人員培訓,切實提高教師和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鼓勵高等院校面向大學生開設家庭教育選修課。支持有關研究機構和各級各類學校積極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體系建設,開發匯聚優質家庭教育資源,不斷拓展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和全國網上家長學校服務功能,面向廣大家長開設家庭教育網絡公益公開課,促進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和推廣應用。
15.營造良好氛圍。各地要積極探索、不斷總結、大力推廣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有效模式、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積極推進協同育人實驗區建設,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主流媒體作用,積極借助各類傳播平臺,深入宣傳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政策舉措、實際成效和典型案例,廣泛傳播科學教育理念和正確家庭教育方法,強化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大力營造全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教育部
中央宣傳部
中央網信辦
中央文明辦
公安部
民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文物局
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關工委
中國科協
2023年1月13日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陸豐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