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河山之銘——追憶中原抗戰丨鄭廷珍:鐵血丹心照山河
更新時間:2025/7/13 20:06:59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徐東坡

  “西戰場上三英雄,精忠報國郝劉鄭”。忻口戰役中,中國軍隊三位將軍同日殉國,震驚世人。“鄭”即抗日愛國將領鄭廷珍。

  7月8日,記者走進柘城縣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一座黑色花崗巖墓碑肅然矗立,上書“抗日愛國將領鄭廷珍將軍之墓”。碑上那張戎裝照,目光如炬。

  鄭廷珍出生于柘城縣鄭樓村一個中醫世家,后來醫道失傳,家道中落。為謀生路,鄭廷珍投奔馮玉祥麾下,從士兵一路擢升至旅長。中原大戰結束后,鄭廷珍的部隊被收編,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獨立第5旅。

  “作為柘城籍著名抗日英烈,鄭廷珍的事跡廣為人知。”柘城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張楓偉介紹,鄭廷珍治軍嚴明,常用“百姓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民眾的武力”的道理教育士兵,要求士兵愛民、助民,不準欺壓老百姓,深得官兵擁護。

  盧溝橋事變爆發后,鄭廷珍赴南京請纓出戰。部隊北上途經河南老家時,鄭廷珍打電報讓家人到寧陵柳河火車站見面。

  鄭廷珍的外孫女溫笑倩今年71歲,她以前經常聽家人說起姥爺的事。“姥爺在柳河火車站告別家人,他知道這一去生死難料,便給母親跪下磕了三個頭,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現國難當頭,兒先精忠報國,打敗日本再回來孝敬您’,便率領部隊離開了,一去不回。”身在北京的溫笑倩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講起當年發生的這一幕,不禁聲音哽咽。

  1937年10月13日,日軍開始向忻口進攻,中國軍隊奮起反擊。10月15日,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南懷化陣地經過多次激烈爭奪戰,形成對峙。南懷化陣地再次陷于敵手后,日軍乘機擴大突破口,想一舉突破中國軍隊防線,整個戰局出現危機。鄭廷珍率部參戰,連續組織三次反攻。16日凌晨,中國軍隊再次發起反攻。鄭廷珍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時,突遭日軍機槍猛烈射擊,不幸中彈殉國。

  忻口戰役中,中國軍隊頑強抵抗,以傷亡10萬余人的代價,擊斃日軍2萬余人,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戰役結束后,國共雙方分別發表祭文,舉國哀悼此役抗戰陣亡將士。

  “姥爺犧牲后,姥姥一個人帶著6個孩子流離失所,兩個孩子不幸夭折。我媽最大,當時也不過6歲。一家人吃了不少苦。”溫笑倩說,那些為抗戰犧牲的將士們,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她和親友多次去忻口祭奠,在懷念姥爺的同時,也表達對抗戰將士的緬懷。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寧。”溫笑倩說,退休后她去了很多抗戰遺址、紀念場館,了解更多抗戰英烈的事跡,就是要把他們的事跡講給更多年輕人聽。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河山之銘——追憶中原抗戰丨鄭廷珍:鐵血丹心照山河
    2025/7/13 20:06:59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徐東坡

      “西戰場上三英雄,精忠報國郝劉鄭”。忻口戰役中,中國軍隊三位將軍同日殉國,震驚世人。“鄭”即抗日愛國將領鄭廷珍。

      7月8日,記者走進柘城縣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一座黑色花崗巖墓碑肅然矗立,上書“抗日愛國將領鄭廷珍將軍之墓”。碑上那張戎裝照,目光如炬。

      鄭廷珍出生于柘城縣鄭樓村一個中醫世家,后來醫道失傳,家道中落。為謀生路,鄭廷珍投奔馮玉祥麾下,從士兵一路擢升至旅長。中原大戰結束后,鄭廷珍的部隊被收編,改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獨立第5旅。

      “作為柘城籍著名抗日英烈,鄭廷珍的事跡廣為人知。”柘城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張楓偉介紹,鄭廷珍治軍嚴明,常用“百姓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是民眾的武力”的道理教育士兵,要求士兵愛民、助民,不準欺壓老百姓,深得官兵擁護。

      盧溝橋事變爆發后,鄭廷珍赴南京請纓出戰。部隊北上途經河南老家時,鄭廷珍打電報讓家人到寧陵柳河火車站見面。

      鄭廷珍的外孫女溫笑倩今年71歲,她以前經常聽家人說起姥爺的事。“姥爺在柳河火車站告別家人,他知道這一去生死難料,便給母親跪下磕了三個頭,說‘自古忠孝難兩全,現國難當頭,兒先精忠報國,打敗日本再回來孝敬您’,便率領部隊離開了,一去不回。”身在北京的溫笑倩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講起當年發生的這一幕,不禁聲音哽咽。

      1937年10月13日,日軍開始向忻口進攻,中國軍隊奮起反擊。10月15日,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南懷化陣地經過多次激烈爭奪戰,形成對峙。南懷化陣地再次陷于敵手后,日軍乘機擴大突破口,想一舉突破中國軍隊防線,整個戰局出現危機。鄭廷珍率部參戰,連續組織三次反攻。16日凌晨,中國軍隊再次發起反攻。鄭廷珍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時,突遭日軍機槍猛烈射擊,不幸中彈殉國。

      忻口戰役中,中國軍隊頑強抵抗,以傷亡10萬余人的代價,擊斃日軍2萬余人,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戰役結束后,國共雙方分別發表祭文,舉國哀悼此役抗戰陣亡將士。

      “姥爺犧牲后,姥姥一個人帶著6個孩子流離失所,兩個孩子不幸夭折。我媽最大,當時也不過6歲。一家人吃了不少苦。”溫笑倩說,那些為抗戰犧牲的將士們,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她和親友多次去忻口祭奠,在懷念姥爺的同時,也表達對抗戰將士的緬懷。

      “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安寧。”溫笑倩說,退休后她去了很多抗戰遺址、紀念場館,了解更多抗戰英烈的事跡,就是要把他們的事跡講給更多年輕人聽。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