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文明花開滿中原——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回眸
更新時間:2025/7/2 11:14:5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金京藝

  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屢見不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漸成歷史,斑馬線前的主動禮讓不斷上演,扶危助困的凡人善舉常在身邊……中原大地,文明新風徐徐吹來,浸潤心田、潤澤城鄉。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河南“成績單”閃光亮眼:16個城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23個城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我省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173個村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143家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37戶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58所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榮譽的背后,是河南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的有力印證,更是億萬中原兒女勠力同心、奮勇拼搏,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積極踐行“兩高四著力”的生動實踐,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強化思想引領 筑牢信仰根基

  “孝善文化不光要動口,關鍵還得動手,身體力行去踐行……”6月27日晚,漯河市臨潁縣新城街道邢莊村文化廣場傳來陣陣掌聲,“潁之有理·五彩大集開放麥”活動吸引上百名群眾慕名而來。

  “百姓名嘴”、銀發合唱團、志愿服務隊用接地氣的“老土話”“大白話”,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群眾喜愛的文藝節目之中,引得現場觀眾紛紛叫好。

  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近年來,河南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以百姓視角、百姓語言、百姓情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人民群眾“零距離”“面對面”。

  高舉旗幟,凝心鑄魂——河南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闡釋傳播工程,分層分類抓實理論學習,引導全省上下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創新宣講,入腦入心——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活動,精心培育“百姓宣講團”“新時代宣講師”等特色宣講隊伍,匠心打造“小院課堂”“理響洛城”等特色宣講品牌,每年開展的6萬余場次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把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送到群眾耳畔心田。

  以文化人,啟智潤心——開展75萬余場次“強國復興有我”“紅色耀中原”“趕考路上有我”“童心向黨”等實踐活動,讓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紅色基因激發全民愛國熱忱;“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主題實踐活動連年舉辦,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火”在基層、“熱”在群眾,讓人們在文化的滋養中,自覺踐行文明規范。

  汲取榜樣力量 弘揚文明風尚

  兩名群眾落水,三名熱心小伙跳湖救人被困。危急時刻,河南籍現役軍人張偉毫不猶豫躍入水中。連救4人后,母親擔心他體力不支,對他說:“你不能再救了,再救咱就沒命了。”張偉絲毫沒有猶豫,跪在母親面前說了聲:“媽,我是軍人,求你讓我再救一個!”轉身又跳入了水中……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商丘古城的真實一幕。億萬網友被張偉“跪母救人”的故事深深感動,讓“河南人真中!”登上熱搜、刷屏網絡。

  一句“河南人真中!”褒揚的是張偉的大愛義舉,折射出的是河南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的動人實踐。

  從扎根深山20余年、用愛澆灌山村教育之花的張玉滾,到堅守放映工作50載、累計為上億群眾放映電影的郭建華;從凝聚3000余名銀發志愿者、為基層治理發揮余熱的張冬香,到“活一天、學習一天、貢獻一天”的105歲眼科教授張效房……一個個光榮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段段動人的故事鼓舞著新時代奮斗者前行的腳步。

  選樹一批、帶動一片、影響一方。通過不斷健全“河南楷模”“河南好人”“最美人物”典型選樹工作體系,廣泛宣傳模范典型先進事跡,持續開展先進模范典型關愛幫扶行動,“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在河南蔚然成風,“出彩河南人”典型品牌被不斷擦亮。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6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1221人登上“中國好人榜”。

  我省還連續八年開展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大力宣傳選樹少年兒童身邊的榜樣,引導更多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未成年人中營造學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深化文明創建 共建幸福家園

  “這個樓院已經有40多年了,過去雜物亂堆、飛線遮天,前幾年還差點被評成危樓。你看現在,樓房加固了,停車方便了,管理有序了,搬回來住著越來越舒心了。”周口市川匯區七一路街道文明社區居民李鳳仙的一番話,道出了居民們的心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文明社區的變化,恰是我省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以文明創建為“龍頭工程”統攬“五大創建”融合配套、相互促進,帶動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整體推進的縮影。

  從構建“專題培訓+現場推進+片區交流”的創建能力提升模式,到改進創新“五大創建”評選管理機制;從健全申報、測評、考核、復查等制度,到開展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實現全域創建、全面提升……河南牢記創建為民使命,優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真正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鄭州市推動具備條件的機關單位內部自用停車位向社會開放共享;洛陽市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安陽市用繡花功夫啃下硬骨頭,讓1548個老舊小區有了新模樣……一項項立足民生的務實舉措,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明創建,城市內外兼修,也讓鄉村煥發新顏。

  在濮陽市南樂縣城關鎮西街關村,這里每年定期為80歲以上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將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落到實處;在南陽市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這里設立“道德紅黑榜”,推動家家戶戶在踐行文明風尚中“比學趕超”;在全省各地,“新時代新征程新風貌”十大群眾性文化活動、“文化進萬家”、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動相繼開展,讓現代文明理念在鄉村深深扎根……

  目前,河南共有全國文明城市39個,414個村鎮入選全國文明村鎮。同時,隨著創建活動向廣大單位、學校、家庭拓展延伸,我省的全國文明單位達412個,全國文明家庭達73戶,全國文明校園達161所。

  倡樹時代新風 涵養文明風尚

  沒有紛繁復雜的流程,沒有大操大辦的宴請。6月28日,新鄉市延津縣僧固鄉小布村的一場特殊的婚禮引得鄉親們連連稱贊——新郎朱子璇騎著綁有紅花的二八自行車,載著新娘周徐駛向幸福新生活。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圍繞鄉村振興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我省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實施意見》等方案,指導各地把移風易俗融入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

  文明實踐,是新時代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社會新風尚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河南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不僅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更打造出“文明實踐鄉村行”“學雷鋒我行動”“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建立起數量充足、構成多元、扎根鄉土、富有活力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逐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田。

  此外,以推進《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貫徹落實為抓手,我省深入開展“文明河南你我同行”文明風尚塑造行動,努力形成文明和諧、積極融洽的良好社會風尚。如今的河南,“小份菜”漸成新時尚,“車讓人”成為共識,“一米線”已是常態……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項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回望來路,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的腳步每一步都堅實有力;站在新起點,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必將以新的氣象、新的作為邁上新臺階,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文明花開滿中原——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回眸
2025/7/2 11:14:5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本報記者 金京藝

  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屢見不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漸成歷史,斑馬線前的主動禮讓不斷上演,扶危助困的凡人善舉常在身邊……中原大地,文明新風徐徐吹來,浸潤心田、潤澤城鄉。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河南“成績單”閃光亮眼:16個城市獲評全國文明城市,23個城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我省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173個村鎮獲評全國文明村鎮,143家單位獲評全國文明單位,37戶家庭獲評全國文明家庭,58所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榮譽的背后,是河南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的有力印證,更是億萬中原兒女勠力同心、奮勇拼搏,將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轉化為積極踐行“兩高四著力”的生動實踐,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強化思想引領 筑牢信仰根基

  “孝善文化不光要動口,關鍵還得動手,身體力行去踐行……”6月27日晚,漯河市臨潁縣新城街道邢莊村文化廣場傳來陣陣掌聲,“潁之有理·五彩大集開放麥”活動吸引上百名群眾慕名而來。

  “百姓名嘴”、銀發合唱團、志愿服務隊用接地氣的“老土話”“大白話”,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群眾喜愛的文藝節目之中,引得現場觀眾紛紛叫好。

  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設、靈魂建設。近年來,河南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以百姓視角、百姓語言、百姓情懷,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與人民群眾“零距離”“面對面”。

  高舉旗幟,凝心鑄魂——河南始終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入實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闡釋傳播工程,分層分類抓實理論學習,引導全省上下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創新宣講,入腦入心——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活動,精心培育“百姓宣講團”“新時代宣講師”等特色宣講隊伍,匠心打造“小院課堂”“理響洛城”等特色宣講品牌,每年開展的6萬余場次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把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送到群眾耳畔心田。

  以文化人,啟智潤心——開展75萬余場次“強國復興有我”“紅色耀中原”“趕考路上有我”“童心向黨”等實踐活動,讓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紅色基因激發全民愛國熱忱;“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主題實踐活動連年舉辦,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火”在基層、“熱”在群眾,讓人們在文化的滋養中,自覺踐行文明規范。

  汲取榜樣力量 弘揚文明風尚

  兩名群眾落水,三名熱心小伙跳湖救人被困。危急時刻,河南籍現役軍人張偉毫不猶豫躍入水中。連救4人后,母親擔心他體力不支,對他說:“你不能再救了,再救咱就沒命了。”張偉絲毫沒有猶豫,跪在母親面前說了聲:“媽,我是軍人,求你讓我再救一個!”轉身又跳入了水中……

  這是前不久發生在商丘古城的真實一幕。億萬網友被張偉“跪母救人”的故事深深感動,讓“河南人真中!”登上熱搜、刷屏網絡。

  一句“河南人真中!”褒揚的是張偉的大愛義舉,折射出的是河南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的動人實踐。

  從扎根深山20余年、用愛澆灌山村教育之花的張玉滾,到堅守放映工作50載、累計為上億群眾放映電影的郭建華;從凝聚3000余名銀發志愿者、為基層治理發揮余熱的張冬香,到“活一天、學習一天、貢獻一天”的105歲眼科教授張效房……一個個光榮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一段段動人的故事鼓舞著新時代奮斗者前行的腳步。

  選樹一批、帶動一片、影響一方。通過不斷健全“河南楷模”“河南好人”“最美人物”典型選樹工作體系,廣泛宣傳模范典型先進事跡,持續開展先進模范典型關愛幫扶行動,“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在河南蔚然成風,“出彩河南人”典型品牌被不斷擦亮。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6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1221人登上“中國好人榜”。

  我省還連續八年開展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大力宣傳選樹少年兒童身邊的榜樣,引導更多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未成年人中營造學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

  深化文明創建 共建幸福家園

  “這個樓院已經有40多年了,過去雜物亂堆、飛線遮天,前幾年還差點被評成危樓。你看現在,樓房加固了,停車方便了,管理有序了,搬回來住著越來越舒心了。”周口市川匯區七一路街道文明社區居民李鳳仙的一番話,道出了居民們的心聲。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文明社區的變化,恰是我省秉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以文明創建為“龍頭工程”統攬“五大創建”融合配套、相互促進,帶動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整體推進的縮影。

  從構建“專題培訓+現場推進+片區交流”的創建能力提升模式,到改進創新“五大創建”評選管理機制;從健全申報、測評、考核、復查等制度,到開展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實現全域創建、全面提升……河南牢記創建為民使命,優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城市真正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鄭州市推動具備條件的機關單位內部自用停車位向社會開放共享;洛陽市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安陽市用繡花功夫啃下硬骨頭,讓1548個老舊小區有了新模樣……一項項立足民生的務實舉措,不斷提升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明創建,城市內外兼修,也讓鄉村煥發新顏。

  在濮陽市南樂縣城關鎮西街關村,這里每年定期為80歲以上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將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落到實處;在南陽市南召縣南河店鎮龍王廟村,這里設立“道德紅黑榜”,推動家家戶戶在踐行文明風尚中“比學趕超”;在全省各地,“新時代新征程新風貌”十大群眾性文化活動、“文化進萬家”、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動相繼開展,讓現代文明理念在鄉村深深扎根……

  目前,河南共有全國文明城市39個,414個村鎮入選全國文明村鎮。同時,隨著創建活動向廣大單位、學校、家庭拓展延伸,我省的全國文明單位達412個,全國文明家庭達73戶,全國文明校園達161所。

  倡樹時代新風 涵養文明風尚

  沒有紛繁復雜的流程,沒有大操大辦的宴請。6月28日,新鄉市延津縣僧固鄉小布村的一場特殊的婚禮引得鄉親們連連稱贊——新郎朱子璇騎著綁有紅花的二八自行車,載著新娘周徐駛向幸福新生活。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近年來,圍繞鄉村振興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我省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實施意見》等方案,指導各地把移風易俗融入鄉村治理體系,推動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

  文明實踐,是新時代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社會新風尚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河南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不僅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更打造出“文明實踐鄉村行”“學雷鋒我行動”“健康中原行·大醫獻愛心”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建立起數量充足、構成多元、扎根鄉土、富有活力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逐步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田。

  此外,以推進《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貫徹落實為抓手,我省深入開展“文明河南你我同行”文明風尚塑造行動,努力形成文明和諧、積極融洽的良好社會風尚。如今的河南,“小份菜”漸成新時尚,“車讓人”成為共識,“一米線”已是常態……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是一項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回望來路,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的腳步每一步都堅實有力;站在新起點,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必將以新的氣象、新的作為邁上新臺階,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章編輯:趙銀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