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點擊上方視頻,記者帶你走進世界假發之都——河南許昌)
假發“小發”的進出口之旅
秋日,一縷來自印度的頭發“小發”,被小心包裝后,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抵達河南許昌。
數日后,“小發”經工人之手,變成一頂精美假發。而后,“小發”又借助便捷的通關,來到非洲、歐美等地,成為那里的搶手貨。
全球每10頂假發,就有6頂來自河南許昌。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許昌人將“一縷頭發”做成了百億元大產業。
從原材料收集到擺上貨架,“小發”要經歷哪些旅程?新時代,許昌的假發產業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
跟著“小發”的旅程,就可以找到答案。
入境:通關便利,助力許昌成為“假發之都”
“小發”是假發。但對它而言,最高標準便是“不假”。近年來,國內真人發逐漸稀缺,許昌假發企業轉而大量從印度、緬甸等國家進口。
“之前,為了買假發,我們派人常駐印度,買夠量后才打包運回國。有時候遇到檢驗問題,所有假發都滯留在關口,費時、費力,通關不太便利。”河南東恒發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申志強說。
不同于汽車、機器等大型設備的進口,“小發”體量小、單個價值低,且容易受到污染,常受到嚴格的檢驗檢疫。所以進口“小發”,總讓假發企業很操心。
而今,“小發”如何開啟這段旅程呢?
印度收發商人收到“小發”后,把它寄到位于中國的保稅倉內,再由許昌的假發企業去保稅倉內挑選。“我們就在保稅倉里看貨。看中了,就買;看不中,就退回。此一模式,省下了很多麻煩。”申志強說。
2020年,河南許昌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海關總署批準設立。此后,發制品企業可在保稅物流中心內開展保稅存儲、全球采購和國際分撥、配送等業務。
為了讓“小發”順利入境,許昌不斷優化進口環節:申建發制品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出臺發制品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方案、設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當前,‘小發’從印度進入河南許昌,最快只需3到5天。”許昌市發制品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效民說。2023年,許昌有進出口數據的發制品企業764家。許昌,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乘坐貨輪,“小發”經青島港入境,進入許昌保稅倉。被假發企業采購商選中后,“小發”的旅程再次開啟。
加工:“頭上”經濟,且看許昌“手上”功夫
辦理好入境手續,“小發”很快來到假發工廠。在這里,“小發”將開啟華麗變身——
走進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百余名工人正操作著織發機,全力以赴趕制訂單。
“收購上來的‘小發’,是原始發,不能直接佩戴,還需要脫鱗、染色、開料、整毛、磅發、排發等十多個環節。”工人李鳳新戴著眼鏡,一針一針地鉤織著假發。
算起來,“小發”和許昌牽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許昌假發更是經歷了大變革,邁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們的發制品行業,也由粗加工轉為深加工,由單一品種發展到系列產品了。”王效民說。
如今,“小發”的小伙伴們,越來越多——
配飾類假發品種不斷翻新,傳統型頭套種類多元。除了真人發,許昌也以化學纖維為原料,制作了同樣環保、健康的發制品,頗受市場歡迎。
如今,“小發”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多——
許昌假發企業自主研發出多功能發用纖維,填補了我國高檔仿人發纖維生產的技術空白,突破了纖維發絲長期依賴進口的瓶頸。
讓“小發”再新一些、附加值再高一些,許昌鉚足了勁,與科研機構合作,承擔國家、省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50多個。如今,許昌假發企業獲得專利714項,擁有自主品牌117個,境外注冊商標654個。
插發、卷發、烘發……經過多道工序后,“小發”華麗變身,成為一頂時尚假發。經過包裝,“小發”即將離開許昌,踏上出國之路。
出口:暢銷海外,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發發發”
上午,在瑞貝卡的倉庫旁,停著2輛運往機場的物流專線貨車。一小時后,“小發”到達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很快登上前往歐洲的飛機。
“現在從河南出發,可以快速到達世界各地!”“小發”嘆服于河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以鄭州為中心,河南已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兩個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站在世界地圖前,“小發”更是發現:鄭州機場已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客貨運主要經濟網絡,國際物流業務遍及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
“起飛啦!”
一天后,“小發”來到歐洲,不久就出現在商場的顯眼位置,成為當地人的搶手貨。
“小發”質量高、工藝美,雖然價格也不低,但仍然頗受外國人青睞。許昌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辦公室主任梁金成介紹,非洲裔人群人均擁有3到5頂假發,一名工薪階層的非洲裔女孩,每月大概會花4美元在發辮上,白領非洲裔女性每月會花15至30美元,富裕者則可達到每月500美元。
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小發”受影響了嗎?
“我依然是‘當紅炸子雞’!”“小發”言語自信。當前,在國內,假發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從“偷偷買、偷偷戴”,變成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挑假發、戴假發;在國外,非洲、歐美有廣袤的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對于未來的發展,“小發”充滿信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對于許昌的許多縣區來說,假發產業就是富民產業。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支持、出口報關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帶動下,許昌發制品產業又迎來了大發展。2023年,許昌市發制品出口168.5億元,同比增長17.7%。
目前,許昌市有各類發制品企業4100余家,相關從業人員30萬人。
“小發”,正帶著許昌人民,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發發發”。
總 策 劃:王樂文
監 制:方 敏
視頻攝制:張文豪、慎志遠
漫畫制作:張婉鈺、劉昕、柳清瑩、侯若涵、劉洣睿
出 品: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點擊上方視頻,記者帶你走進世界假發之都——河南許昌)
假發“小發”的進出口之旅
秋日,一縷來自印度的頭發“小發”,被小心包裝后,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抵達河南許昌。
數日后,“小發”經工人之手,變成一頂精美假發。而后,“小發”又借助便捷的通關,來到非洲、歐美等地,成為那里的搶手貨。
全球每10頂假發,就有6頂來自河南許昌。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許昌人將“一縷頭發”做成了百億元大產業。
從原材料收集到擺上貨架,“小發”要經歷哪些旅程?新時代,許昌的假發產業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
跟著“小發”的旅程,就可以找到答案。
入境:通關便利,助力許昌成為“假發之都”
“小發”是假發。但對它而言,最高標準便是“不假”。近年來,國內真人發逐漸稀缺,許昌假發企業轉而大量從印度、緬甸等國家進口。
“之前,為了買假發,我們派人常駐印度,買夠量后才打包運回國。有時候遇到檢驗問題,所有假發都滯留在關口,費時、費力,通關不太便利。”河南東恒發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申志強說。
不同于汽車、機器等大型設備的進口,“小發”體量小、單個價值低,且容易受到污染,常受到嚴格的檢驗檢疫。所以進口“小發”,總讓假發企業很操心。
而今,“小發”如何開啟這段旅程呢?
印度收發商人收到“小發”后,把它寄到位于中國的保稅倉內,再由許昌的假發企業去保稅倉內挑選。“我們就在保稅倉里看貨。看中了,就買;看不中,就退回。此一模式,省下了很多麻煩。”申志強說。
2020年,河南許昌保稅物流中心(B型)獲海關總署批準設立。此后,發制品企業可在保稅物流中心內開展保稅存儲、全球采購和國際分撥、配送等業務。
為了讓“小發”順利入境,許昌不斷優化進口環節:申建發制品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出臺發制品產業集群發展實施方案、設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當前,‘小發’從印度進入河南許昌,最快只需3到5天。”許昌市發制品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效民說。2023年,許昌有進出口數據的發制品企業764家。許昌,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
乘坐貨輪,“小發”經青島港入境,進入許昌保稅倉。被假發企業采購商選中后,“小發”的旅程再次開啟。
加工:“頭上”經濟,且看許昌“手上”功夫
辦理好入境手續,“小發”很快來到假發工廠。在這里,“小發”將開啟華麗變身——
走進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只見車間內,百余名工人正操作著織發機,全力以赴趕制訂單。
“收購上來的‘小發’,是原始發,不能直接佩戴,還需要脫鱗、染色、開料、整毛、磅發、排發等十多個環節。”工人李鳳新戴著眼鏡,一針一針地鉤織著假發。
算起來,“小發”和許昌牽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黨的十八大以來,許昌假發更是經歷了大變革,邁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們的發制品行業,也由粗加工轉為深加工,由單一品種發展到系列產品了。”王效民說。
如今,“小發”的小伙伴們,越來越多——
配飾類假發品種不斷翻新,傳統型頭套種類多元。除了真人發,許昌也以化學纖維為原料,制作了同樣環保、健康的發制品,頗受市場歡迎。
如今,“小發”的高科技含量,越來越多——
許昌假發企業自主研發出多功能發用纖維,填補了我國高檔仿人發纖維生產的技術空白,突破了纖維發絲長期依賴進口的瓶頸。
讓“小發”再新一些、附加值再高一些,許昌鉚足了勁,與科研機構合作,承擔國家、省級、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50多個。如今,許昌假發企業獲得專利714項,擁有自主品牌117個,境外注冊商標654個。
插發、卷發、烘發……經過多道工序后,“小發”華麗變身,成為一頂時尚假發。經過包裝,“小發”即將離開許昌,踏上出國之路。
出口:暢銷海外,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發發發”
上午,在瑞貝卡的倉庫旁,停著2輛運往機場的物流專線貨車。一小時后,“小發”到達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很快登上前往歐洲的飛機。
“現在從河南出發,可以快速到達世界各地!”“小發”嘆服于河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以鄭州為中心,河南已建成“米”字形高鐵網,兩個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站在世界地圖前,“小發”更是發現:鄭州機場已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客貨運主要經濟網絡,國際物流業務遍及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
“起飛啦!”
一天后,“小發”來到歐洲,不久就出現在商場的顯眼位置,成為當地人的搶手貨。
“小發”質量高、工藝美,雖然價格也不低,但仍然頗受外國人青睞。許昌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辦公室主任梁金成介紹,非洲裔人群人均擁有3到5頂假發,一名工薪階層的非洲裔女孩,每月大概會花4美元在發辮上,白領非洲裔女性每月會花15至30美元,富裕者則可達到每月500美元。
當前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小發”受影響了嗎?
“我依然是‘當紅炸子雞’!”“小發”言語自信。當前,在國內,假發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從“偷偷買、偷偷戴”,變成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挑假發、戴假發;在國外,非洲、歐美有廣袤的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可挖。
對于未來的發展,“小發”充滿信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對于許昌的許多縣區來說,假發產業就是富民產業。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支持、出口報關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帶動下,許昌發制品產業又迎來了大發展。2023年,許昌市發制品出口168.5億元,同比增長17.7%。
目前,許昌市有各類發制品企業4100余家,相關從業人員30萬人。
“小發”,正帶著許昌人民,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發發發”。
總 策 劃:王樂文
監 制:方 敏
視頻攝制:張文豪、慎志遠
漫畫制作:張婉鈺、劉昕、柳清瑩、侯若涵、劉洣睿
出 品: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