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盧氏縣:“零碳發展”跑出加速度
今天的《縣域之變看崛起》我們走進盧氏縣。一起去感受當地如何資源牽手能源,跑出“零碳經濟”加速度。
盧氏縣位于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區域面積最大的縣。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水源地。從2023年開始盧氏爭創零碳發展示范區,立足資源稟賦,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全縣新增規上企業30家,新培育專精特新及高新技術企業21家,農業龍頭企業增長3倍多,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進入到4月份,連翹花期過去,游客減少,可當地的村民卻并沒有閑下來。眼下正是連翹茶的黃金制作期,在山間田野,到處可以看到采摘連翹嫩葉的村民。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容: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盧氏縣三⻔村的一個連翹茶廠,現場可以看到,村民們正把采摘好的連翹嫩葉集中到這里。經過殺⻘、發酵、炒制等一系列的工序,這些連翹葉將變成連翹紅茶和連翹綠茶銷往國內外市場。
記者:每個月能賣茶葉賣多少斤?
村民:一天干二十斤,一個月能賺兩三千。
盧氏楊獻民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獻民:我們每年基本上是3月28號(開始收),要收到5月10號,每天收將近一萬斤。
盧氏連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幾年,當地大力推行連翹種植,如今連翹總規模已達200萬畝, 年產6000多噸,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看到家鄉連翹產業發展勢頭不錯,造林大戶楊獻民開起了茶廠,還和高校合作研制出了連翹紅茶。
盧氏楊獻民茶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陳惠花:把它研制成紅茶的話,去除了連翹那種苦澀味,又轉化了它那種寒性,我們都申請的有發明專利。目前在我們線上線下都有(銷售),銷得也非常好。
連翹春天的嫩葉可以制茶,秋冬的老葉還能做中藥材萃取,可以說,每一片連翹葉都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三門峽市瑞之恒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南清衛:這個是我們的中藥萃取車間,這就是我們的成品,用于獸藥的制造和添加,替代抗生素,可以讓我們的食品更安全,更健康。產值一個月有400多萬。
利用植物克隆技術,盧氏縣組培育了“盧翹4號”等優質連翹苗,年繁育能力達到 200萬株,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連翹優質種苗繁育基地。
三門峽盧氏縣“農工貿游一體化”專班指揮長 張建忠:我們盧氏縣著力打造北部觀光農業示范區,中部循環農業試驗區,南部特色農業體驗區。目前我們已建成這個5個億元級產業園區,年度綜合產值達到百億元以上。
眼下在盧氏不僅一條以連翹等中藥材精深加工為特色的“農工貿游一體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零碳經濟”理念也讓昔日的香菇生產從容變身。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容:盧氏縣是國家伏牛山香菇優勢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年產量40萬噸,總產值達到50億元,換算成我手里的這種菌棒,就是3.6億個。在收獲五茬香菇之后,這些菌棒里邊的營養就會耗盡,該如何處理便成了一個難題。
三門峽盧氏縣香菇種植戶 張書生:小規模那種都是自家取暖了,規模一大了以后處理也是比較麻煩的,一到退下來時候沒地方放。
今年2月份,盧氏縣引資1.2億元,開始建設柯利恩生物質熱源項目,燃料就是縣里的廢棄菌棒和莊稼秸稈。將來廢棄菌棒有了好去處,每年還提供蒸汽32萬噸,有效降低企業一半的用熱成本。
三門峽盧氏縣“源網荷儲一體化”專班指揮長 王昱:今年以來我們東潤氫能、葛洲壩集團投資23億元的兩個300兆瓦以上的風電項目也進展順利,目前已經進入了省級的儲備庫和前期庫。
2023年盧氏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10%。今年,盧氏縣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3.5億元。在這些先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和基礎設施項目加持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速前進。
盧氏縣委書記胡志權:更高起點打造零碳城市新空間
通過過去幾年發展,盧氏縣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下一步,盧氏縣如何以“零碳經濟”為抓手,在高起點扎實推動中部崛起?記者專訪了盧氏縣委書記胡志權。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也強調說,要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部。盧氏縣也提出了要建設零碳發展示范區。給我們簡要的介紹一下什么是零碳發展。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盧氏進行零碳發展的實驗,實際上就是把盧氏本地非常豐富充沛的清潔能源和盧氏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起來,我們叫它資源和能源拉起手。最終在盧氏這個區域內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推動一個地方的縣域經濟發展。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在現在這個區域競爭如此激烈的這么一個現狀下,咱們盧氏縣為什么要選擇走零碳發展這條路呢?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國家現在提出來“雙碳戰略”,那么在這種大的背景下,盧氏提出來零碳發展應該說是恰逢其時。另外一個方面,盧氏是國家級的生態功能區,同時它還是南水北調的水源涵養地,整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是敏感而脆弱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提出來零碳發展。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那咱們這個盧氏縣是如何開展零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未來會有什么樣的遠景?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以“源網荷儲一體化”為主要內容的新能源開發體系。把盧氏的⻛、光、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通過增量配電網給它匯集起來,最后把我們充沛的能源變成經濟發展的充沛的動力。
第二個體系就是以“采選冶加一體化”這種方式把我們的每一顆資源都把它吃干榨凈,循環利用,低碳發展。
第三個體系就是我們建設以“農工貿游一體化”為鏈條構成的現代農業體系。把盧氏非常優質的有特色的農副產品、中藥材 把它開發出來,實現這種三產融合。
未來逐步形成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零碳城市新空間,在中部崛起中,貢獻盧氏力量,打造綠色“盧氏樣板”。
【記者手記】幾天采訪下來,發現昔日的盧氏變了。首先,它變美了。穿梭在盧氏林海,目之所及,一片綠色盎然,洛河邊河底河堤的雙跑道,讓健身仿佛在山水畫里。其次,它變強了。一株連翹,吃干榨凈;一朵香菇,富農強工,產品跨洋過海出口到海外。還有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小城發展的節奏變快了。他們緊緊抓住“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這個牛鼻子,加把勁,跑起來,全力沖刺建設“零碳發展示范區”,一步步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在中部崛起中,留下了獨屬于盧氏的一道風采。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盧氏縣:“零碳發展”跑出加速度
今天的《縣域之變看崛起》我們走進盧氏縣。一起去感受當地如何資源牽手能源,跑出“零碳經濟”加速度。
盧氏縣位于河南省西部三門峽市,是全省平均海拔最高、區域面積最大的縣。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水源地。從2023年開始盧氏爭創零碳發展示范區,立足資源稟賦,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全縣新增規上企業30家,新培育專精特新及高新技術企業21家,農業龍頭企業增長3倍多,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進入到4月份,連翹花期過去,游客減少,可當地的村民卻并沒有閑下來。眼下正是連翹茶的黃金制作期,在山間田野,到處可以看到采摘連翹嫩葉的村民。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容: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盧氏縣三⻔村的一個連翹茶廠,現場可以看到,村民們正把采摘好的連翹嫩葉集中到這里。經過殺⻘、發酵、炒制等一系列的工序,這些連翹葉將變成連翹紅茶和連翹綠茶銷往國內外市場。
記者:每個月能賣茶葉賣多少斤?
村民:一天干二十斤,一個月能賺兩三千。
盧氏楊獻民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獻民:我們每年基本上是3月28號(開始收),要收到5月10號,每天收將近一萬斤。
盧氏連翹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近幾年,當地大力推行連翹種植,如今連翹總規模已達200萬畝, 年產6000多噸,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看到家鄉連翹產業發展勢頭不錯,造林大戶楊獻民開起了茶廠,還和高校合作研制出了連翹紅茶。
盧氏楊獻民茶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陳惠花:把它研制成紅茶的話,去除了連翹那種苦澀味,又轉化了它那種寒性,我們都申請的有發明專利。目前在我們線上線下都有(銷售),銷得也非常好。
連翹春天的嫩葉可以制茶,秋冬的老葉還能做中藥材萃取,可以說,每一片連翹葉都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三門峽市瑞之恒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南清衛:這個是我們的中藥萃取車間,這就是我們的成品,用于獸藥的制造和添加,替代抗生素,可以讓我們的食品更安全,更健康。產值一個月有400多萬。
利用植物克隆技術,盧氏縣組培育了“盧翹4號”等優質連翹苗,年繁育能力達到 200萬株,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連翹優質種苗繁育基地。
三門峽盧氏縣“農工貿游一體化”專班指揮長 張建忠:我們盧氏縣著力打造北部觀光農業示范區,中部循環農業試驗區,南部特色農業體驗區。目前我們已建成這個5個億元級產業園區,年度綜合產值達到百億元以上。
眼下在盧氏不僅一條以連翹等中藥材精深加工為特色的“農工貿游一體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零碳經濟”理念也讓昔日的香菇生產從容變身。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容:盧氏縣是國家伏牛山香菇優勢產業集群的核心區域,年產量40萬噸,總產值達到50億元,換算成我手里的這種菌棒,就是3.6億個。在收獲五茬香菇之后,這些菌棒里邊的營養就會耗盡,該如何處理便成了一個難題。
三門峽盧氏縣香菇種植戶 張書生:小規模那種都是自家取暖了,規模一大了以后處理也是比較麻煩的,一到退下來時候沒地方放。
今年2月份,盧氏縣引資1.2億元,開始建設柯利恩生物質熱源項目,燃料就是縣里的廢棄菌棒和莊稼秸稈。將來廢棄菌棒有了好去處,每年還提供蒸汽32萬噸,有效降低企業一半的用熱成本。
三門峽盧氏縣“源網荷儲一體化”專班指揮長 王昱:今年以來我們東潤氫能、葛洲壩集團投資23億元的兩個300兆瓦以上的風電項目也進展順利,目前已經進入了省級的儲備庫和前期庫。
2023年盧氏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超過10%。今年,盧氏縣8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53.5億元。在這些先進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和基礎設施項目加持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速前進。
盧氏縣委書記胡志權:更高起點打造零碳城市新空間
通過過去幾年發展,盧氏縣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下一步,盧氏縣如何以“零碳經濟”為抓手,在高起點扎實推動中部崛起?記者專訪了盧氏縣委書記胡志權。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也強調說,要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部。盧氏縣也提出了要建設零碳發展示范區。給我們簡要的介紹一下什么是零碳發展。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盧氏進行零碳發展的實驗,實際上就是把盧氏本地非常豐富充沛的清潔能源和盧氏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起來,我們叫它資源和能源拉起手。最終在盧氏這個區域內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推動一個地方的縣域經濟發展。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在現在這個區域競爭如此激烈的這么一個現狀下,咱們盧氏縣為什么要選擇走零碳發展這條路呢?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國家現在提出來“雙碳戰略”,那么在這種大的背景下,盧氏提出來零碳發展應該說是恰逢其時。另外一個方面,盧氏是國家級的生態功能區,同時它還是南水北調的水源涵養地,整個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是敏感而脆弱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提出來零碳發展。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管晴:那咱們這個盧氏縣是如何開展零碳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未來會有什么樣的遠景?
三門峽市盧氏縣委書記 胡志權:以“源網荷儲一體化”為主要內容的新能源開發體系。把盧氏的⻛、光、小水電等清潔能源通過增量配電網給它匯集起來,最后把我們充沛的能源變成經濟發展的充沛的動力。
第二個體系就是以“采選冶加一體化”這種方式把我們的每一顆資源都把它吃干榨凈,循環利用,低碳發展。
第三個體系就是我們建設以“農工貿游一體化”為鏈條構成的現代農業體系。把盧氏非常優質的有特色的農副產品、中藥材 把它開發出來,實現這種三產融合。
未來逐步形成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的零碳城市新空間,在中部崛起中,貢獻盧氏力量,打造綠色“盧氏樣板”。
【記者手記】幾天采訪下來,發現昔日的盧氏變了。首先,它變美了。穿梭在盧氏林海,目之所及,一片綠色盎然,洛河邊河底河堤的雙跑道,讓健身仿佛在山水畫里。其次,它變強了。一株連翹,吃干榨凈;一朵香菇,富農強工,產品跨洋過海出口到海外。還有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小城發展的節奏變快了。他們緊緊抓住“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這個牛鼻子,加把勁,跑起來,全力沖刺建設“零碳發展示范區”,一步步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在中部崛起中,留下了獨屬于盧氏的一道風采。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