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豫見好人丨用腳步丈量每一寸耕地 她是扎根農業18年的“田保姆”
更新時間:2023-8-4 20:42:54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 實習生 王璐瑤)八月的田野,遠遠望去綠油油一片,玉米已結出嫩嫩的棒子,微風一吹,向同一個方向輕輕“點頭”。

“多虧了亞麗,在她精心指導下,今夏俺種的小麥畝產突破650公斤,今秋俺有信心再奪玉米大豐收!”近日,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南街村田地,種糧大戶趙某獻看著長勢良好的玉米激動地說。

在2023年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中,今年48歲的張亞麗光榮登榜,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她是“踐行者”,曾助全市小麥種植戶年均增收1億元以上

“我也是在農村出生,在農村長大,能夠讀書識字也全靠農民的供養,之后工作也是做的三農工作,我覺得我有責任也必須把三農工作做好。”張亞麗告訴記者。

張亞麗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現為許昌市農業農村局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科科長。

自2005年進入農業部門工作,18年來,張亞麗始終在農業戰線上奮斗,用腳步丈量許昌每一寸耕地。為把糧食優質高產創建技術措施落到實處,在單產上突破,張亞麗將主推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技術印成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口袋書”和“技術明白紙”。

近年來,河南大力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張亞麗緊抓機遇,指導許昌市整鄉整村整建制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基地。目前,許昌市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近30%。僅此一項,全市種植戶年均增收1億元以上。

她是“逆行者”,緊急關頭總能為農戶和國家糧食生產考慮

張亞麗看似柔弱卻很堅韌,在緊急關頭,她始終是一位挺身而出的“逆行者”。由于業績突出,張亞麗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稱號。

2019年,原產美洲熱帶的遷飛型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突襲而來,張亞麗第一時間組織技術力量開展踏查監測。由于防控得力,當年“草地貪夜蛾”沒有給糧食生產帶來影響,近年也沒有再造成大的危害。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著力保障糧食安全,那我們就更應該不斷推進現代農業技術的開發與推廣,促進農業增產穩產,讓農民群眾受益,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張亞麗表示。

  2021年河南大暴雨期間,張亞麗正帶著放暑假的女兒與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剛剛團聚。接到命令,當天她便從海南輾轉返回許昌,通宵達旦統計受災情況、調度救災物資、申請救災資金……減災工作抓得早、措施得力,全市32萬畝絕收地塊全部進行了補種改種,當年全市糧食總產仍奪得289.66萬噸的好成績。

“我作為一個從事農業生產管理的工作人員,最應該為農戶考慮,為國家糧食生產考慮。”張亞麗說。

她是“守衛者”,計劃通過技術指導提高秋季玉米大豆單產

為保證讓群眾用上好農資,張亞麗編寫了《致農民朋友一封信》《農產品質量安全問答》等資料,組織“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農時季節,她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檢查行動,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2019年,在她的組織下,全市出動執法人員2506人次、執法車輛318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門店3183個次,抽檢種子品種378批次、化肥46批次、農藥品種36個。

“作為農技人員,我們還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需要落實好國家制定的每一項方針政策,真正實現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中國人的手里,中國人的飯碗里要裝著中國人自己的糧食。”張亞麗說。

談到今年發展計劃,張亞麗表示,目前已經爭取到提高單產的項目,將通過對糧食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采用水肥一體化,通過化控防倒以及其他措施,來提高秋季玉米大豆的單產,實現提高糧食單產的項目初衷。

【記者手記】

腳上沾滿泥土,論文寫在大地,18年來,張亞麗扎根田間,服務“三農”,用腳步丈量每一寸耕地,印發大量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技術的說明手冊,以奮斗詮釋責任擔當,用奉獻書寫不凡篇章。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奉獻者。為穩定糧食生產大局,數百萬基層干部將光陰韶華無私奉獻給了“三農”事業,張亞麗就是其中一員,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供圖 孫江峰)


文章編輯:李潤生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豫見好人丨用腳步丈量每一寸耕地 她是扎根農業18年的“田保姆”
2023-8-4 20:42:54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臧小景 實習生 王璐瑤)八月的田野,遠遠望去綠油油一片,玉米已結出嫩嫩的棒子,微風一吹,向同一個方向輕輕“點頭”。

“多虧了亞麗,在她精心指導下,今夏俺種的小麥畝產突破650公斤,今秋俺有信心再奪玉米大豐收!”近日,許昌市建安區五女店鎮南街村田地,種糧大戶趙某獻看著長勢良好的玉米激動地說。

在2023年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中,今年48歲的張亞麗光榮登榜,入選敬業奉獻類“中國好人”。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她是“踐行者”,曾助全市小麥種植戶年均增收1億元以上

“我也是在農村出生,在農村長大,能夠讀書識字也全靠農民的供養,之后工作也是做的三農工作,我覺得我有責任也必須把三農工作做好。”張亞麗告訴記者。

張亞麗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現為許昌市農業農村局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科科長。

自2005年進入農業部門工作,18年來,張亞麗始終在農業戰線上奮斗,用腳步丈量許昌每一寸耕地。為把糧食優質高產創建技術措施落到實處,在單產上突破,張亞麗將主推的農業高質量發展技術印成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口袋書”和“技術明白紙”。

近年來,河南大力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張亞麗緊抓機遇,指導許昌市整鄉整村整建制發展優質小麥種植基地。目前,許昌市優質強筋小麥種植面積已超過100萬畝,占全市小麥種植面積的近30%。僅此一項,全市種植戶年均增收1億元以上。

她是“逆行者”,緊急關頭總能為農戶和國家糧食生產考慮

張亞麗看似柔弱卻很堅韌,在緊急關頭,她始終是一位挺身而出的“逆行者”。由于業績突出,張亞麗先后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稱號。

2019年,原產美洲熱帶的遷飛型農業害蟲“草地貪夜蛾”突襲而來,張亞麗第一時間組織技術力量開展踏查監測。由于防控得力,當年“草地貪夜蛾”沒有給糧食生產帶來影響,近年也沒有再造成大的危害。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著力保障糧食安全,那我們就更應該不斷推進現代農業技術的開發與推廣,促進農業增產穩產,讓農民群眾受益,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張亞麗表示。

  2021年河南大暴雨期間,張亞麗正帶著放暑假的女兒與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剛剛團聚。接到命令,當天她便從海南輾轉返回許昌,通宵達旦統計受災情況、調度救災物資、申請救災資金……減災工作抓得早、措施得力,全市32萬畝絕收地塊全部進行了補種改種,當年全市糧食總產仍奪得289.66萬噸的好成績。

“我作為一個從事農業生產管理的工作人員,最應該為農戶考慮,為國家糧食生產考慮。”張亞麗說。

她是“守衛者”,計劃通過技術指導提高秋季玉米大豆單產

為保證讓群眾用上好農資,張亞麗編寫了《致農民朋友一封信》《農產品質量安全問答》等資料,組織“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農時季節,她組織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檢查行動,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2019年,在她的組織下,全市出動執法人員2506人次、執法車輛318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企業和門店3183個次,抽檢種子品種378批次、化肥46批次、農藥品種36個。

“作為農技人員,我們還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需要落實好國家制定的每一項方針政策,真正實現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中國人的手里,中國人的飯碗里要裝著中國人自己的糧食。”張亞麗說。

談到今年發展計劃,張亞麗表示,目前已經爭取到提高單產的項目,將通過對糧食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采用水肥一體化,通過化控防倒以及其他措施,來提高秋季玉米大豆的單產,實現提高糧食單產的項目初衷。

【記者手記】

腳上沾滿泥土,論文寫在大地,18年來,張亞麗扎根田間,服務“三農”,用腳步丈量每一寸耕地,印發大量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技術的說明手冊,以奮斗詮釋責任擔當,用奉獻書寫不凡篇章。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奉獻者。為穩定糧食生產大局,數百萬基層干部將光陰韶華無私奉獻給了“三農”事業,張亞麗就是其中一員,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供圖 孫江峰)


文章編輯:李潤生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