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范。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 2014年,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影響,18歲的河南商丘小伙祝志強對火熱的軍營充滿了向往,懷著“到邊關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想法,他應征入伍,成了新疆軍區某特戰旅一名特戰隊員。
回憶起當初年少氣盛的自己,回想起夢想與現實重疊的時刻,祝志強說:“那時,父母年輕康健,自己也沒有什么顧慮和擔憂,一心只想建功軍營,干出一番事業來實現人生價值。于是就來到了祖國的邊陲,新疆喀什。”
把自己鍛造成一把“尖刀利刃”
近日,在新疆軍區某特戰旅訓練基地,祝志強正在帶領新隊員進行攀登訓練。他一邊給大家講關鍵要領,一邊迅速向上攀爬。只見他手腳并用,矯健靈敏,只用11秒就爬到了12米高的繩索頂部。祝志強鼓勵大家說:“剛到部隊時,我一個引體向上都拉不成,更別說這樣的項目了。”
記者了解到,在新兵連時,祝志強的體質是出了名的弱,倔強的他每天都要進行嚴苛的訓練,向一個個訓練課目發起挑戰。清晨,他早起一個小時,雙腿裹著沙袋練長跑;夜晚,他在單雙杠上騰挪翻轉;節假日里,他放棄休息,練習各項特戰技能。
“作為一名軍人、一名特戰隊員,要想練就過硬本領、練就鋼鐵之軀,就必須下苦功夫。”祝志強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入伍不到兩年,祝志強平板支撐可以達到32分鐘,引體向上能做60多個,仰臥起坐更是突破了1700多個的紀錄,他儼然成了戰友們眼中的“許三多”。
“每次遇到挑戰性的任務,我心里就有一個聲音,不拋棄、不放棄,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祝志強通過嚴苛而專業的訓練不斷突破自我,實現了個人體能化蛹成蝶的蛻變。如今的祝志強已經熟練掌握傘降、狙擊、潛水、攀登等所有特戰技能,將自己鍛造成了一把“尖刀利刃”。
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
不服輸,不甘于碌碌無為的祝志強意識到,一名新時代的合格軍人既要能武又要能文。
祝志強學習時照片
2016年,祝志強以優異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深造。大學期間,最令他難忘的場景就是凌晨的學習室。他說:“凌晨三四點時,也常碰到還在學習的同學。當時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但身邊永遠有比自己更努力的人。”這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激勵著祝志強不斷超越。大學期間,祝志強完成100多項文化課和軍事課目的考核,以專業綜合評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重回部隊后,祝志強的拼勁更大了。2021年,祝志強帶領11名特戰隊員參加陸軍特種部隊比武競賽,歷經“猛士周”“魔鬼周”“煉獄周”“決斗周”的全程連貫考核和激烈角逐,最終取得了陸軍特戰小隊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為旅隊爭得了榮譽。
“選擇這身綠軍裝,享受了這份榮耀,就應該擔當起這份責任。”祝志強告訴記者,“永爭第一”是他和戰友們的執著追求,也是唯一的答案。他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
把使命擔當寫在“昆侖之巔”
特種部隊是強者的世界,如果自身不硬氣,帶兵打仗就沒底氣。在參與軍事訓練轉型升級中,面對隊組之間“如何高效協同配合”“如何迅速適應陌生作戰環境”“如何提高快速反應和精確打擊能力”等困惑,祝志強總能在一次次探索創新中,找到有效的辦法。
“當兵要當最好的兵,帶兵就要帶出最好的隊伍。”作為一名中尉小隊長,祝志強潛心研究、歸納總結集訓比武中的經驗教訓,還對重難點課目進行分解拍攝,制作成了視頻和課件給戰友們講解,為軍事訓練轉型升級貢獻出一份寶貴力量。
“集訓比武場就像大型練兵場,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質,通過對抗,激發自己的潛能。”祝志強認為,要想帶好一個小分隊,既要當好一名指揮員,也要當好一名教練員和戰斗員,和戰友們同甘共苦、團結一致,朝著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共同努力。
十年軍旅生涯,祝志強先后參加中外十余次實兵演練、陸軍特戰小隊長集訓、陸軍特戰小隊比武競賽;參與各類軍事訓練轉型升級;被評為陸軍金牌小隊長、陸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新疆軍區“四有”優秀個人、院級旅級軍事訓練標兵,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祝志強和戰友
祝志強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的口號。談及未來,他目光堅定地說:“只要足夠努力,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董蕾)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范。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 2014年,受電視劇《士兵突擊》的影響,18歲的河南商丘小伙祝志強對火熱的軍營充滿了向往,懷著“到邊關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想法,他應征入伍,成了新疆軍區某特戰旅一名特戰隊員。
回憶起當初年少氣盛的自己,回想起夢想與現實重疊的時刻,祝志強說:“那時,父母年輕康健,自己也沒有什么顧慮和擔憂,一心只想建功軍營,干出一番事業來實現人生價值。于是就來到了祖國的邊陲,新疆喀什。”
把自己鍛造成一把“尖刀利刃”
近日,在新疆軍區某特戰旅訓練基地,祝志強正在帶領新隊員進行攀登訓練。他一邊給大家講關鍵要領,一邊迅速向上攀爬。只見他手腳并用,矯健靈敏,只用11秒就爬到了12米高的繩索頂部。祝志強鼓勵大家說:“剛到部隊時,我一個引體向上都拉不成,更別說這樣的項目了。”
記者了解到,在新兵連時,祝志強的體質是出了名的弱,倔強的他每天都要進行嚴苛的訓練,向一個個訓練課目發起挑戰。清晨,他早起一個小時,雙腿裹著沙袋練長跑;夜晚,他在單雙杠上騰挪翻轉;節假日里,他放棄休息,練習各項特戰技能。
“作為一名軍人、一名特戰隊員,要想練就過硬本領、練就鋼鐵之軀,就必須下苦功夫。”祝志強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入伍不到兩年,祝志強平板支撐可以達到32分鐘,引體向上能做60多個,仰臥起坐更是突破了1700多個的紀錄,他儼然成了戰友們眼中的“許三多”。
“每次遇到挑戰性的任務,我心里就有一個聲音,不拋棄、不放棄,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和執著的追求,祝志強通過嚴苛而專業的訓練不斷突破自我,實現了個人體能化蛹成蝶的蛻變。如今的祝志強已經熟練掌握傘降、狙擊、潛水、攀登等所有特戰技能,將自己鍛造成了一把“尖刀利刃”。
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
不服輸,不甘于碌碌無為的祝志強意識到,一名新時代的合格軍人既要能武又要能文。
祝志強學習時照片
2016年,祝志強以優異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深造。大學期間,最令他難忘的場景就是凌晨的學習室。他說:“凌晨三四點時,也常碰到還在學習的同學。當時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了,但身邊永遠有比自己更努力的人。”這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激勵著祝志強不斷超越。大學期間,祝志強完成100多項文化課和軍事課目的考核,以專業綜合評定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重回部隊后,祝志強的拼勁更大了。2021年,祝志強帶領11名特戰隊員參加陸軍特種部隊比武競賽,歷經“猛士周”“魔鬼周”“煉獄周”“決斗周”的全程連貫考核和激烈角逐,最終取得了陸軍特戰小隊綜合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為旅隊爭得了榮譽。
“選擇這身綠軍裝,享受了這份榮耀,就應該擔當起這份責任。”祝志強告訴記者,“永爭第一”是他和戰友們的執著追求,也是唯一的答案。他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
把使命擔當寫在“昆侖之巔”
特種部隊是強者的世界,如果自身不硬氣,帶兵打仗就沒底氣。在參與軍事訓練轉型升級中,面對隊組之間“如何高效協同配合”“如何迅速適應陌生作戰環境”“如何提高快速反應和精確打擊能力”等困惑,祝志強總能在一次次探索創新中,找到有效的辦法。
“當兵要當最好的兵,帶兵就要帶出最好的隊伍。”作為一名中尉小隊長,祝志強潛心研究、歸納總結集訓比武中的經驗教訓,還對重難點課目進行分解拍攝,制作成了視頻和課件給戰友們講解,為軍事訓練轉型升級貢獻出一份寶貴力量。
“集訓比武場就像大型練兵場,要在短時間內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質,通過對抗,激發自己的潛能。”祝志強認為,要想帶好一個小分隊,既要當好一名指揮員,也要當好一名教練員和戰斗員,和戰友們同甘共苦、團結一致,朝著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共同努力。
十年軍旅生涯,祝志強先后參加中外十余次實兵演練、陸軍特戰小隊長集訓、陸軍特戰小隊比武競賽;參與各類軍事訓練轉型升級;被評為陸軍金牌小隊長、陸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新疆軍區“四有”優秀個人、院級旅級軍事訓練標兵,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祝志強和戰友
祝志強用行動詮釋著自己“當先鋒、打頭陣、做表率”的口號。談及未來,他目光堅定地說:“只要足夠努力,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董蕾)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