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時政要聞 > 正文

時政要聞

筑夢星空 托舉北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為北斗保駕護航
更新時間:2023-5-18 18:45:05    來源:中國網

2023年5月17日,伴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巨響,搭載著北斗導航系統第五十六顆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心繼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之后,時隔三年,再次發射北斗系列衛星。

天樞天權、玉衡搖光……北斗星自古為中華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時辰。如今的“北斗”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北斗命名,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昂首走向世界、服務全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聞名遐邇的北斗“母港”,先后執行45次發射任務,成功發射56顆北斗導航衛星,創造了百分之百成功的中國奇跡。

貫穿任務全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始終牢記期望囑托,凝聚意志力量,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全力以赴確保通信暢通。

山海問天·初心不移

“我決心,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全力協作,堅決奪取北斗三號任務全面勝利!”銀白的衛通天線映襯著鮮紅的黨旗,任務前,西昌通信站正在開展“暢通有我,請黨放心”崗位承諾踐諾活動,全體參試人員面向黨旗,鄭重向所在黨組織遞交了戰前承諾書,叫響了“牢記囑托再接再厲,山海問天更上層樓”的戰斗口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培塑,堅持每年開展“牢記囑托、再創奇跡”主題實踐活動。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委統一部署,堅持以“六大領航行動”“六大崗位行動”為載體,廣泛組織“重走路線、重憶場景、重看視頻、重溫講話”,開展“囑托旗下話成長”心得分享,設置“暢言榜”、制作“圓夢卡”、立起“囑托旗”、編印心聲集,引導大家把圓滿完成任務作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不斷強化“使命共同體、榮譽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意識。

“志向和信念在旗幟下匯聚,光榮和夢想在胸膛中蕩漾,向著一流我們揚帆起航,創造奇跡在那高新邊疆……”這首原創歌曲《向著旗幟的方向》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廣為傳唱,訴說著大家共同的心聲,凝聚起牢記囑托、再創奇跡的強大勢能。

向天圖強·創新超越

“三十分鐘準備”指揮員沉著下達任務口令,手指輕輕點擊鼠標,網絡、傳輸、衛通、短波、頻譜等各通信分系統綜合態勢在一體化指顯平臺上同步生成、一網顯示。指控大廳屏幕上實時呈現火箭狀態以及通信線路狀態,3D機器人24小時巡察機房設備狀態,這是西昌通信站任務實戰現場的真實畫面。

面對常年高密度任務形勢,西昌通信站狠抓“五零”“雙想”“七個始終堅持”“六個規律性認識”等質量意識貫注,深化一體化建設和任務流程化管理,確保通信系統始終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

“隨著大數據、云平臺、光交換等新技術投入使用,我們通信系統正逐步實現前方無人值守,后方智能化管控。”崗位人員向記者介紹。

該站始終立足新時代航天需求,緊盯信息通信前沿科技,按照網絡聚能、信息賦能、體系釋能的機理,先后完成云平臺、數據中心、北斗巡線系統等規劃攻堅項目,綜合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智能化手段,為高效指揮、多域聯合、集約保障賦能增效。

年輕面孔·正當其時

西昌通信站網絡實驗室內,網絡工程師李朝陽與系統專家正在嚴密論證新一代網絡優化整合方向。回想起與北斗的初相識,李朝陽感慨萬分:“正是聽到北斗一號發射成功的消息,我熱血沸騰,一畢業就毫不猶豫地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從2007年起,李朝陽全程參與了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的建設。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17年時間,北斗系統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而在這17年間,李朝陽堅持向學習要能力、靠創新求突破,“網絡流量分析統計系統”、“IP網輔助決策系統”、“通信接口機軟件”……一個個技術壁壘被突破,一項項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不斷助推通信核心能力提升。去年,李朝陽團隊開發的“網絡通信綜合指揮系統”獲得創客大賽第二名,他本人也入選了上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庫。

養魚先養水,有了深水活水,人才才能如魚得水。航天發射的實戰歷練正是人才成長的寶貴礦藏。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委“1+4”人才建設規劃辦法,堅持“項目、成果、人才”一體推進,建立“一人一策”實案化培養計劃,打造“追夢種子成長營”,與華為等知名企業建立教育協作、實踐聯訓機制,把優秀人才放到關鍵崗位加鋼淬火,利用重大任務、重要工程、重點課題構建全流程培養鏈條,不斷強固人才支撐。

高技能操作人才張雙雙、“通信活地圖”鄭邦國、光端高級技師岳清華、“全國巾幗文明崗”話務崗位群體、“大涼山航天通信戰鷹組合”……一張張典型人才照片高高懸掛在該站先進典型榜上。他們中,既有堅守在三尺機臺的話務員,又有巡邏在荒郊野外的線務員;既有視頻調度的技術大拿,又有捕捉電波的報務能手;既有文“舞”雙全的鏗鏘玫瑰,又有敢打必勝的熱血男兒……他們,還有她們,都義無反顧地把青春融入祖國星座,讓北斗星熠熠生輝。

(作者:徐陽、李增華、周禎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筑夢星空 托舉北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為北斗保駕護航
2023-5-18 18:45:05    來源:中國網

2023年5月17日,伴隨著一陣山呼海嘯般的巨響,搭載著北斗導航系統第五十六顆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心繼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后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之后,時隔三年,再次發射北斗系列衛星。

天樞天權、玉衡搖光……北斗星自古為中華民族定方向,辨四季,定時辰。如今的“北斗”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北斗命名,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昂首走向世界、服務全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聞名遐邇的北斗“母港”,先后執行45次發射任務,成功發射56顆北斗導航衛星,創造了百分之百成功的中國奇跡。

貫穿任務全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通信站始終牢記期望囑托,凝聚意志力量,精心準備、精心組織、精心實施,全力以赴確保通信暢通。

山海問天·初心不移

“我決心,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全力協作,堅決奪取北斗三號任務全面勝利!”銀白的衛通天線映襯著鮮紅的黨旗,任務前,西昌通信站正在開展“暢通有我,請黨放心”崗位承諾踐諾活動,全體參試人員面向黨旗,鄭重向所在黨組織遞交了戰前承諾書,叫響了“牢記囑托再接再厲,山海問天更上層樓”的戰斗口號。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培塑,堅持每年開展“牢記囑托、再創奇跡”主題實踐活動。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委統一部署,堅持以“六大領航行動”“六大崗位行動”為載體,廣泛組織“重走路線、重憶場景、重看視頻、重溫講話”,開展“囑托旗下話成長”心得分享,設置“暢言榜”、制作“圓夢卡”、立起“囑托旗”、編印心聲集,引導大家把圓滿完成任務作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不斷強化“使命共同體、榮譽共同體、責任共同體”意識。

“志向和信念在旗幟下匯聚,光榮和夢想在胸膛中蕩漾,向著一流我們揚帆起航,創造奇跡在那高新邊疆……”這首原創歌曲《向著旗幟的方向》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廣為傳唱,訴說著大家共同的心聲,凝聚起牢記囑托、再創奇跡的強大勢能。

向天圖強·創新超越

“三十分鐘準備”指揮員沉著下達任務口令,手指輕輕點擊鼠標,網絡、傳輸、衛通、短波、頻譜等各通信分系統綜合態勢在一體化指顯平臺上同步生成、一網顯示。指控大廳屏幕上實時呈現火箭狀態以及通信線路狀態,3D機器人24小時巡察機房設備狀態,這是西昌通信站任務實戰現場的真實畫面。

面對常年高密度任務形勢,西昌通信站狠抓“五零”“雙想”“七個始終堅持”“六個規律性認識”等質量意識貫注,深化一體化建設和任務流程化管理,確保通信系統始終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

“隨著大數據、云平臺、光交換等新技術投入使用,我們通信系統正逐步實現前方無人值守,后方智能化管控。”崗位人員向記者介紹。

該站始終立足新時代航天需求,緊盯信息通信前沿科技,按照網絡聚能、信息賦能、體系釋能的機理,先后完成云平臺、數據中心、北斗巡線系統等規劃攻堅項目,綜合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智能化手段,為高效指揮、多域聯合、集約保障賦能增效。

年輕面孔·正當其時

西昌通信站網絡實驗室內,網絡工程師李朝陽與系統專家正在嚴密論證新一代網絡優化整合方向。回想起與北斗的初相識,李朝陽感慨萬分:“正是聽到北斗一號發射成功的消息,我熱血沸騰,一畢業就毫不猶豫地來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從2007年起,李朝陽全程參與了北斗二號、北斗三號系統的建設。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17年時間,北斗系統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而在這17年間,李朝陽堅持向學習要能力、靠創新求突破,“網絡流量分析統計系統”、“IP網輔助決策系統”、“通信接口機軟件”……一個個技術壁壘被突破,一項項科研成果投入使用,不斷助推通信核心能力提升。去年,李朝陽團隊開發的“網絡通信綜合指揮系統”獲得創客大賽第二名,他本人也入選了上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庫。

養魚先養水,有了深水活水,人才才能如魚得水。航天發射的實戰歷練正是人才成長的寶貴礦藏。西昌通信站按照中心黨委“1+4”人才建設規劃辦法,堅持“項目、成果、人才”一體推進,建立“一人一策”實案化培養計劃,打造“追夢種子成長營”,與華為等知名企業建立教育協作、實踐聯訓機制,把優秀人才放到關鍵崗位加鋼淬火,利用重大任務、重要工程、重點課題構建全流程培養鏈條,不斷強固人才支撐。

高技能操作人才張雙雙、“通信活地圖”鄭邦國、光端高級技師岳清華、“全國巾幗文明崗”話務崗位群體、“大涼山航天通信戰鷹組合”……一張張典型人才照片高高懸掛在該站先進典型榜上。他們中,既有堅守在三尺機臺的話務員,又有巡邏在荒郊野外的線務員;既有視頻調度的技術大拿,又有捕捉電波的報務能手;既有文“舞”雙全的鏗鏘玫瑰,又有敢打必勝的熱血男兒……他們,還有她們,都義無反顧地把青春融入祖國星座,讓北斗星熠熠生輝。

(作者:徐陽、李增華、周禎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