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編者按: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勤于創造、勇于奮斗、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近日,由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的2022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啟動。今年的活動將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圍繞大國工匠的煉成、工匠的魅力與勞動之美、工匠精神的傳承等展開采訪報道。即日起,大河網推出相關系列報道。
大河網記者 宋向樂
老字號包含著百姓對“煙火氣”的摯愛,是傳承歷史文化與探尋歷史印記的重要載體。歷經40余年時間,高水旺從事唐三彩歷史文化研究、傳統技藝恢復、傳統工藝研發、創意產業實踐,成為一個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承載著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國非遺工匠。
工作中的高水旺
無數次燒制試驗,他研制出開細片與“蜻蜓翅膀”技藝
大唐盛世產三彩,三彩名陶出洛陽。
在三彩的發源地——洛陽孟津縣南石山村,高氏家族制作唐三彩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最初以修復真品為生,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恢復、整理唐三彩工藝技術,開始小規模生產。如今的南石山村唐三彩生產廠家星羅棋布,高水旺就是其中的領軍人物。
高水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漢子,從小就經常看爺爺、伯伯們制作唐三彩,慢慢就迷上了唐三彩制作。高中畢業以后,他繼承了家族的手藝,開始制作唐三彩。
隨后,高水旺發現,當時洛陽唐三彩一些高端絕技已經失傳。為了讓唐三彩重新煥發光彩,他四處尋訪老藝人后代,了解可能存留的技法。經過無數次燒制試驗,潛心鉆研,刻苦磨礪,他終于研制出唐三彩傳統制作技藝中的核心技藝——開細片與“蜻蜓翅膀”技藝。
作為高氏家族第30代傳人,高水旺已成為唐三彩仿制領域的領軍人物——個人專著《大唐三彩》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高水旺申報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作品先后獲得“百花獎”、“山花獎”、“大地獎”等100余個最高獎項;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50余家博物館收購、收藏,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在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項目中取得國家發明專利
2019年,高水旺充分依托唐三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創新應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展陳模式,培育文化+科技新IP、新業態的引導與孵化效能。
高水旺領銜,采用3D技術、AI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創作復刻的唐三彩流失海外文物馬、駱駝、器皿、人物等,成為愛國主義和文化科技進校區、進社區、進園區、進廠區、進營區的有力抓手,推動了唐三彩愛國主義主題教育不斷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021年6月,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承接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國家級重點文博工程建設項目。至2022年4月的近一年間,高水旺帶領公司工程技術團隊,經過近300個日日夜夜的研究研發,最終實現材料、釉料和構件等重大技術突破,取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
博物館建筑外立面及頂面使用的唐三彩仿古瓦片瓷片,具有防炸裂、防翹曲、防脫釉和耐腐蝕、耐高溫、耐極寒等特性,推動了唐三彩古建材料在當代重大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
親傳50余名弟子,讓唐三彩代代傳承
洛陽唐三彩專業村——南石山村,有著百年唐三彩傳承發展歷史,現有唐三彩企業近80家。
自2011年來,高水旺在村中企業重點培訓了50余名親傳弟子,先后培育出高級工12人、技師9人、高級技師3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等專業技術人才15人。
2019年7月,高水旺率領傳承人團隊編成《唐三彩培訓課件》系列教材,為全村企業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同時,積極開展大中小學研學實踐培訓。
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3600余人次的職業培訓,接待36000余名師生和游客進行研學。
據了解,2012年至2020年,高水旺帶領專業技術骨干團隊,利用近十年時間,先后自籌資金建成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項目、洛陽唐三彩非遺傳習館、河南省級唐三彩傳承保護館、洛陽唐三彩培訓館、深圳唐三彩非遺館等項目。
迄今為止,這些場館接待了國內外考察團、交流團、采風團、旅游團等近10萬人次,先后接待了法國、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度等10余個國家的文化交流團,與世界50余名藝術大家進行了深入溝通和交流,宣傳了洛陽唐三彩文化,展示了唐三彩非遺發展成就,開辟了以生產性保護為手段的唐三彩非遺文化繁榮復興的新路徑。
“高家三彩”唐三彩獎杯
河南老字號如何走出“新”路子?河南頒布《實施意見》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體系基本建成。
如何保護文化遺產?《實施意見》提出,要開展老字號全面普查,挖掘整理老字號文化資源,采用圖片、文字、數字化等方式保存和發展史料。分級建立老字號檔案,將重要史跡原址保護。支持老字號傳統技藝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和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除了對老字號進行保護之外,同樣重要的是進行傳承。《實施意見》明確要實施傳承固本工程,在傳承歷史文化、傳統技藝以及提升專業人才技能方面發力。
在傳承歷史文化方面,要充分挖掘老字號蘊含的理念和歷史文化,綜合運用多媒體出版老字號發行物或影視作品,展現老字號品牌歷史、文化傳承和精湛技藝。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社會組織和老字號企業建設面向社會開放的博物館、展覽館,實現活態傳承。
正如河南老字號企業“高家三彩”,其創始人高水旺于2021年開設了研學體驗館,讓學生、游客等可以近距離參觀制料、雕塑、制模等工藝流程,據高水旺介紹,設立研學體驗館,讓游客們能詳細了解到天然的礦石原料如何通過工匠之手蛻變成精美的唐三彩藝術品,也為傳播唐三彩文化提供了場地和契機。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編者按: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勤于創造、勇于奮斗、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近日,由河南省總工會、河南省委網信辦聯合舉辦的2022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啟動。今年的活動將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圍繞大國工匠的煉成、工匠的魅力與勞動之美、工匠精神的傳承等展開采訪報道。即日起,大河網推出相關系列報道。
大河網記者 宋向樂
老字號包含著百姓對“煙火氣”的摯愛,是傳承歷史文化與探尋歷史印記的重要載體。歷經40余年時間,高水旺從事唐三彩歷史文化研究、傳統技藝恢復、傳統工藝研發、創意產業實踐,成為一個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承載著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國非遺工匠。
工作中的高水旺
無數次燒制試驗,他研制出開細片與“蜻蜓翅膀”技藝
大唐盛世產三彩,三彩名陶出洛陽。
在三彩的發源地——洛陽孟津縣南石山村,高氏家族制作唐三彩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最初以修復真品為生,新中國成立后,他們恢復、整理唐三彩工藝技術,開始小規模生產。如今的南石山村唐三彩生產廠家星羅棋布,高水旺就是其中的領軍人物。
高水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漢子,從小就經常看爺爺、伯伯們制作唐三彩,慢慢就迷上了唐三彩制作。高中畢業以后,他繼承了家族的手藝,開始制作唐三彩。
隨后,高水旺發現,當時洛陽唐三彩一些高端絕技已經失傳。為了讓唐三彩重新煥發光彩,他四處尋訪老藝人后代,了解可能存留的技法。經過無數次燒制試驗,潛心鉆研,刻苦磨礪,他終于研制出唐三彩傳統制作技藝中的核心技藝——開細片與“蜻蜓翅膀”技藝。
作為高氏家族第30代傳人,高水旺已成為唐三彩仿制領域的領軍人物——個人專著《大唐三彩》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2008年,高水旺申報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作品先后獲得“百花獎”、“山花獎”、“大地獎”等100余個最高獎項;先后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50余家博物館收購、收藏,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在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項目中取得國家發明專利
2019年,高水旺充分依托唐三彩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創新應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展陳模式,培育文化+科技新IP、新業態的引導與孵化效能。
高水旺領銜,采用3D技術、AI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創作復刻的唐三彩流失海外文物馬、駱駝、器皿、人物等,成為愛國主義和文化科技進校區、進社區、進園區、進廠區、進營區的有力抓手,推動了唐三彩愛國主義主題教育不斷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021年6月,洛陽九朝文物復制品有限公司承接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國家級重點文博工程建設項目。至2022年4月的近一年間,高水旺帶領公司工程技術團隊,經過近300個日日夜夜的研究研發,最終實現材料、釉料和構件等重大技術突破,取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
博物館建筑外立面及頂面使用的唐三彩仿古瓦片瓷片,具有防炸裂、防翹曲、防脫釉和耐腐蝕、耐高溫、耐極寒等特性,推動了唐三彩古建材料在當代重大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
親傳50余名弟子,讓唐三彩代代傳承
洛陽唐三彩專業村——南石山村,有著百年唐三彩傳承發展歷史,現有唐三彩企業近80家。
自2011年來,高水旺在村中企業重點培訓了50余名親傳弟子,先后培育出高級工12人、技師9人、高級技師3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大師等專業技術人才15人。
2019年7月,高水旺率領傳承人團隊編成《唐三彩培訓課件》系列教材,為全村企業員工進行系統培訓,同時,積極開展大中小學研學實踐培訓。
截至目前,已組織實施3600余人次的職業培訓,接待36000余名師生和游客進行研學。
據了解,2012年至2020年,高水旺帶領專業技術骨干團隊,利用近十年時間,先后自籌資金建成洛陽唐三彩陶藝博物館項目、洛陽唐三彩非遺傳習館、河南省級唐三彩傳承保護館、洛陽唐三彩培訓館、深圳唐三彩非遺館等項目。
迄今為止,這些場館接待了國內外考察團、交流團、采風團、旅游團等近10萬人次,先后接待了法國、意大利、韓國、日本、印度等10余個國家的文化交流團,與世界50余名藝術大家進行了深入溝通和交流,宣傳了洛陽唐三彩文化,展示了唐三彩非遺發展成就,開辟了以生產性保護為手段的唐三彩非遺文化繁榮復興的新路徑。
“高家三彩”唐三彩獎杯
河南老字號如何走出“新”路子?河南頒布《實施意見》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河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省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體系基本建成。
如何保護文化遺產?《實施意見》提出,要開展老字號全面普查,挖掘整理老字號文化資源,采用圖片、文字、數字化等方式保存和發展史料。分級建立老字號檔案,將重要史跡原址保護。支持老字號傳統技藝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和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除了對老字號進行保護之外,同樣重要的是進行傳承。《實施意見》明確要實施傳承固本工程,在傳承歷史文化、傳統技藝以及提升專業人才技能方面發力。
在傳承歷史文化方面,要充分挖掘老字號蘊含的理念和歷史文化,綜合運用多媒體出版老字號發行物或影視作品,展現老字號品牌歷史、文化傳承和精湛技藝。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社會組織和老字號企業建設面向社會開放的博物館、展覽館,實現活態傳承。
正如河南老字號企業“高家三彩”,其創始人高水旺于2021年開設了研學體驗館,讓學生、游客等可以近距離參觀制料、雕塑、制模等工藝流程,據高水旺介紹,設立研學體驗館,讓游客們能詳細了解到天然的礦石原料如何通過工匠之手蛻變成精美的唐三彩藝術品,也為傳播唐三彩文化提供了場地和契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