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祁道鵬
從向鄭州市惠濟區法院遞交起訴書,到風險智庫推送訴調案件、網格化平臺智能派單、一線民調員牽線協商解決糾紛……
“僅僅用時一周多,便拿到拖欠的貨款!”3月18日,說起去年10月份的一起欠款糾紛,鄭州樂之達建材公司負責人張勝利頗為感慨,“當時一大批欠款遲遲要不回來,我們愁得不行。起訴對方后,區里通過智慧網格平臺,第一時間派人介入調解,很快實現事息案結。”
張勝利的經歷,是惠濟區通過“風險智庫”為民解憂的一個生動縮影。
從2022年起,鄭州市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協同化發展規律,深入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化數智治理。在縱深落實全市關于建立健全三級城運體系和四級網格體系打造中,惠濟區探索開發“風險智庫”特色應用,進一步強化社會風險源頭預防、全域排查、多元化解和閉環管理,努力走好全域數字化轉型新路子。
探訪該區網絡“大腦中樞”——惠濟區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通過視聯、物聯系統,大屏隨時可調出區域治理實時視頻與關鍵數據。通過“風險智庫”駕駛艙,鄰里糾紛等20余類風險隱患精準落點網格地圖之上,按其處置難度、影響程度劃分為三個等級,實時派發至全區各級網格長,每個隱患點解決動態一目了然。
“整合公安、信訪、法院、網格發現等多方渠道,將碎片信息整合為區域風險畫像。”惠濟區委智慧辦常務副主任陳永軍說,去年,惠濟在鄭州市率先打通數字城管、12345熱線、智慧信訪與網格融合“任督二脈”,實現線上指令一鍵下達和線下問題一線處置。
通過人防、技防、數防融合貫通,在打通轄區三級垂直治理通道的同時,惠濟區還加快全區智能體建設,助力千行百業活力煥新。
手機一鍵開單、貨品一碼溯源,商戶經營數據能自動分析、市場買賣動態可一屏掌握……在位于惠濟區花園口鎮的鄭州元溯農產品批發市場,智治融合的場景隨處可見。
優化重組筑牢線下網格基座,構建“1+6+N”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格局,聚焦市場安全隱患、矛盾糾紛、業務指導等方面,創新清單化“三維賦能”機制;以場景應用助推市場騰“云”駕“數”,圍繞市場方、商戶、從業人員,分別上線“慧市助手”“云票通”智慧管理工具,完成對“店、人、貨、交易”市場四要素數據的精準歸集。
“市場智能體運行過程中,不僅對貨物進出交易和產品追溯實現有效監管,也為商戶經營帶來發展后勁。”元溯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人說,“源源不斷匯集的交易數據,既為商戶選品決策提供參考,還為企業融資提供評估依據。去年,市場有21家商戶成功辦理貸款3190萬元;商戶銷售規模達到7.8億元,同比增長27%。”
治理妙招
惠濟區聚焦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用好“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加快建設上下貫通、橫向互聯、條塊結合的一體化信息系統和綜合智慧平臺,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責在格中明、數在格中用”,充分釋放眾治、智治和善治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