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上英白字戲,俗稱“白字仔”、“弄仔戲”,因唱曲多用“啊咿噯”襯詞拖腔,故又稱“啊咿噯”。是一個多源流、多聲腔的古老稀有劇種,距今有近800年的歷史。因用閩南方言“福佬話”演唱而區別于唱“官腔”的正字戲;潮俗則稱潮劇為“潮州白字”,稱海陸豐白字戲為“南下白字”或“老白字”;因其變化緩慢而基本保留早期白字戲的原型,有別于豐富、發展了的“潮州白字”——潮劇。主要由“弄仔”(童子)用方音演唱。今仍存“關戲童”遺俗,并以滑稽戲弄為主。與“唐戲弄”有極深的淵源關系。至今仍可演出的《弄仙姑》、《弄蟾蜍》、《搭渡弄》、《事久弄》等古老形制的“弄戲”,就是明證。近人任二北的《唐戲弄》專著,亦可佐證。
陸豐上英白字戲與流行于漳州、潮州的竹馬戲有很深的淵源,宋代漳州地區在每年秋收之后,有號稱“戲頭”者,“逐家聚斂錢物,豢優人作戲……”。(宋陳淳《北溪文集》卷二十七)。據考所搬演之戲劇俗稱老白字或竹馬戲,現存的海陸豐民間的錢鼓舞、竹馬戲亦可覓其影跡。其原由孩童搬演的《弄仙姑》等節目至今仍可演出。據在世老藝人介紹,白字戲過去屬童伶制,成年變嗓后,常轉學唱正字戲,晚近時期正字戲的名角、名師多出自此班。
舊時的白字戲與疍、畬土著文化融合,接受方言漁歌、民歌小調等民間藝術和福建道、佛曲的熏陶,逐步形成地方色彩濃烈的民間小戲。其唱腔結構以曲牌聯套體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樂優美,有聯曲、滾唱、一唱眾和等形式和特點。其傳統樂隊7人,俗稱“七張交椅”。樂器包括一對鼓(大鼓、鼓頭)、一對吹(頭吹、二吹)、一對鑼(頭鑼、二鑼)、一副大鐃,后文武場樂器都有所增加。
陸豐上英白字戲曲白采用海陸豐方言,分生、旦、丑、凈、公、婆、貼七個腳色行當,表演程式嚴而不僵,載歌載舞,富有生活氣息。短打用南派武工,舞臺美術簡樸,便于流動。陸豐白字戲以演文戲見長,亦從正字戲中吸收部分提綱武戲,擅演兒女戀情,整本戲較多,折子戲較少。劇目分小鑼戲、大鑼戲兩大類。小鑼戲又分正板小鑼戲、反線戲和民歌小調戲三種。小鑼戲唱腔活潑明快,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大鑼戲音樂莊重典雅,具有高腔音樂的特點。
上英獨角麒麟舞是陸豐民間歲時習俗的一項驅邪引福的舞蹈活動,是一種融武術、舞蹈、音樂為一體的傳統體育活動之一。麒麟舞是民間以麒麟圖騰崇拜演變的歲時習俗舞蹈,與歷史上民眾反抗、異族入侵有關,后衍變成感會節日共慶瑞祥的文娛活動,主要在春節期間和喜慶節會上表演。其歷史悠久,意蘊深邃。上英民間一直認為麒麟是一種吉祥物,將麒麟作為拜祭的對象。人們祈求日子過得風調雨順,種養有好收成,信奉它能驅邪和保佑平安。根據麒麟的形狀和神態創作了獨具本十特色的麒麟舞,在歲時節令進行舞麒麟。上英獨角麒麟舞不僅清晰反映上英民俗文化的演變,還動態地揭示了上英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歷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被列入陸豐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改革開放以后,獨角麒麟舞得以傳承,草洋村的村民又自發成立了幾支舞麒麟隊伍,開始重振麒麟舞威風,多次應邀外出參加各項大型民間藝術表演和巡游活動,其精彩表演引來了數萬多觀眾前來觀看。
上英鎮浮頭村是政府核準的老蘇區鄉,村農會舊址被我省核準為“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浮頭村廣場入口處照壁講述的正是浮頭村莊育群等十八位烈士的奮斗史。1922年年底,在彭湃等人的帶領下,浮頭村成立農會,由莊育群任會長,領導貧苦農民向地主、土豪作斗爭,從減租減息到打土豪分田地、燒毀地主田契,革命斗爭如火如荼。1928年革命低潮,反動派對浮頭村進行血腥報復,莊育群等18名農會干部慘遭殺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家民政部追認他們為革命烈士。現村內設有“四房公”遺址供緬懷先烈。可以說,浮頭村是一個具有濃厚紅色文化底蘊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