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頻道
訓練場上,陳曉佳一絲不茍地完成著拉伸、投籃等訓練內容,此時她是江蘇女籃隊員;訓練結束后,陳曉佳通過翻譯,與外教逐一復盤著訓練環節,這時她的身份是球隊主教練。
在2024-202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賽(WCBA)中,陳曉佳以主教練兼球員的身份隨隊晉級八強,完成了賽季前制定的目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她給自己執教的“菜鳥”賽季打了及格分,認為“成長”與“挑戰”是這個賽季的關鍵詞,自己還要不斷提高臨場判斷和應變能力。
(小標題)是責任,更是傳承
“其實現在提起來,還是會有點不太愿意,還是會很難過。”談及接過江蘇女籃教鞭的原因,陳曉佳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
去年2月,江蘇女籃原主教練丁鐵率隊征戰客場比賽時,突發疾病離世。失去了主心骨,全隊沉浸在悲痛的氛圍中。但球隊還要繼續往前走,又面臨全運會備戰任務,隨隊征戰20余年的陳曉佳得到了省體育局和訓練中心的認可,于去年5月正式接手江蘇女籃成年隊。
“接下這個接力棒,不僅是一份責任,更多的是一種傳承。我希望通過另外一種角色,在江蘇籃球的發展中發揮光和熱。”她說。
陳曉佳用了三、四個月時間去適應身份上的轉變,盡管轉型之路并不平坦,但她身邊有經驗豐富的教練員保駕護航,隊員們也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她的支持,她在上任后的首項賽事——全國女籃錦標賽帶隊晉級決賽。
不過轉戰WCBA聯賽,金維娜、張曼曼等多位主力隊員離隊,需要年輕隊員承擔起更重要的任務,此前的很多角色球員進入首發陣容,這給陳曉佳的臨場指揮提出了更高要求。
“肯定有壓力,擔子也很重。”陳曉佳坦言,盡管球隊的主要任務是鍛煉年輕隊員,但當一支此前多年晉級聯賽四強的球隊被交到她手上,她不愿看到球隊戰績出現大幅下滑,也不想辜負外界期望和球迷支持。
自我加壓的同時,陳曉佳用運動出汗的方式排解壓力,身邊的資深教練也會經常與她聊天,告訴她不要在乎外界帶來的干擾,要秉持初心去從事這份工作。她漸漸理解了信任的重要性,“要給予隊員充分的信任,她們才會給予你信任,這就是相互成就。”
(小標題)與隊員一同成長
陳曉佳2003年進入江蘇女籃青年隊。2009年,她首次入選中國女籃國家隊,并以主力控衛身份隨隊參加了2014年女籃世錦賽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本賽季,她只出戰了7場常規賽,場均得到4.1分、3個籃板和3次助攻。
兼顧主教練與隊員兩種角色,常規賽階段,陳曉佳的背包里需要同時裝著運動服與正裝,她會在抵達賽場后決定是否登場。
“主要還是球隊需不需要我在場上穩住節奏。以我現在的身份和年齡,指望我一場球能得多少分、搶多少個籃板,其實是不太現實的。我需要做的是掌控好節奏,在隊員慌亂的時候穩住軍心,讓她們不急、不慌、不忙,這是我在場上能夠體現出來的最大作用。”陳曉佳說。
不過到了季后賽,陳曉佳的背包里就只剩下運動服了。“競技體育中,場上因素千變萬化,誰也不能保證一場比賽下來就能順順利利的,所以自己需要做好上場準備。”她說。
陳曉佳表示,之前做隊員的時候,她只需要注重個人的技戰術發揮和臨場狀態,但作為主教練,她要考慮球隊方方面面的事,不僅是訓練,還有生活,以及一些瑣碎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很多東西自己之前當隊員的時候沒接觸過,現在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往前走。”
她會比其他隊員提早半小時抵達訓練館,一方面是將訓練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捋清楚思路,另一方面是讓自己更快地進入熱身狀態。運動員的經歷給陳曉佳的執教起到了很大幫助,在她看來,大賽經歷讓她知道在訓練中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她能在比賽和訓練中更直接地將大賽經驗傳授給隊員,讓她們少走彎路,盡快達到自己的目標。她也能夠第一時間洞察隊員們在場上情緒和心態的起伏變化,及時給予她們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鼓勵,幫助她們渡過困難。
“她們現在唯一缺的就是在球場上閱讀比賽的能力,比賽經驗也不夠,我能給她們指點的就是當她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在她們出現低谷或者人不夠興奮的時候,怎么樣讓她們調動主觀能動性,怎么樣調整心態,盡快走出低谷和挫折,帶著嶄新的面貌,自信地面對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陳曉佳說。
(小標題)全運會將是“最后一舞”
38歲的陳曉佳目前正跟隨江蘇隊備戰十五運會女籃成年組資格賽。她表示,今年的全運會將是自己以運動員身份參加的最后一項賽事。
“球隊目前加上我一共報名了13名隊員,個個都是‘隊寶’,在不能出現任何閃失的情況下確保全員出戰,還能完成任務,這是我目前考慮比較多的。”陳曉佳說,“球隊整體技戰術方面,攻防都要通過訓練和比賽去慢慢磨合,從而達到熟練精進的狀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陳曉佳的精力在逐漸向教練員崗位傾斜。她認為,這個賽季有些遺憾的是因為她臨場指揮經驗不足,球隊在一些關鍵場次中以微弱劣勢輸球,這是在為她的年輕“買單”,對于她的自信心以及隊員們的精氣神都是考驗。
與此同時,球隊能在經歷低谷,尤其是賽季中途外援受傷離隊、以“全華班”出戰的情況下,常規賽排名第九,并在季后賽首輪“以下克上”淘汰北京隊,隊員們在場上展現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陳曉佳眼中的最大收獲。
跟隨江蘇隊征戰22載,陳曉佳書寫了女籃賽場“一人一城”的故事。她說,沒有江蘇女籃,就沒有現在的自己。“我是江蘇女籃一手培養出來的,江蘇女籃給予了我現在所擁有的,所以江蘇女籃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對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成長與挑戰
新華社記者蘇斌、王恒志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訓練場上,陳曉佳一絲不茍地完成著拉伸、投籃等訓練內容,此時她是江蘇女籃隊員;訓練結束后,陳曉佳通過翻譯,與外教逐一復盤著訓練環節,這時她的身份是球隊主教練。
在2024-2025賽季中國女子籃球聯賽(WCBA)中,陳曉佳以主教練兼球員的身份隨隊晉級八強,完成了賽季前制定的目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她給自己執教的“菜鳥”賽季打了及格分,認為“成長”與“挑戰”是這個賽季的關鍵詞,自己還要不斷提高臨場判斷和應變能力。
(小標題)是責任,更是傳承
“其實現在提起來,還是會有點不太愿意,還是會很難過。”談及接過江蘇女籃教鞭的原因,陳曉佳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
去年2月,江蘇女籃原主教練丁鐵率隊征戰客場比賽時,突發疾病離世。失去了主心骨,全隊沉浸在悲痛的氛圍中。但球隊還要繼續往前走,又面臨全運會備戰任務,隨隊征戰20余年的陳曉佳得到了省體育局和訓練中心的認可,于去年5月正式接手江蘇女籃成年隊。
“接下這個接力棒,不僅是一份責任,更多的是一種傳承。我希望通過另外一種角色,在江蘇籃球的發展中發揮光和熱。”她說。
陳曉佳用了三、四個月時間去適應身份上的轉變,盡管轉型之路并不平坦,但她身邊有經驗豐富的教練員保駕護航,隊員們也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她的支持,她在上任后的首項賽事——全國女籃錦標賽帶隊晉級決賽。
不過轉戰WCBA聯賽,金維娜、張曼曼等多位主力隊員離隊,需要年輕隊員承擔起更重要的任務,此前的很多角色球員進入首發陣容,這給陳曉佳的臨場指揮提出了更高要求。
“肯定有壓力,擔子也很重。”陳曉佳坦言,盡管球隊的主要任務是鍛煉年輕隊員,但當一支此前多年晉級聯賽四強的球隊被交到她手上,她不愿看到球隊戰績出現大幅下滑,也不想辜負外界期望和球迷支持。
自我加壓的同時,陳曉佳用運動出汗的方式排解壓力,身邊的資深教練也會經常與她聊天,告訴她不要在乎外界帶來的干擾,要秉持初心去從事這份工作。她漸漸理解了信任的重要性,“要給予隊員充分的信任,她們才會給予你信任,這就是相互成就。”
(小標題)與隊員一同成長
陳曉佳2003年進入江蘇女籃青年隊。2009年,她首次入選中國女籃國家隊,并以主力控衛身份隨隊參加了2014年女籃世錦賽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本賽季,她只出戰了7場常規賽,場均得到4.1分、3個籃板和3次助攻。
兼顧主教練與隊員兩種角色,常規賽階段,陳曉佳的背包里需要同時裝著運動服與正裝,她會在抵達賽場后決定是否登場。
“主要還是球隊需不需要我在場上穩住節奏。以我現在的身份和年齡,指望我一場球能得多少分、搶多少個籃板,其實是不太現實的。我需要做的是掌控好節奏,在隊員慌亂的時候穩住軍心,讓她們不急、不慌、不忙,這是我在場上能夠體現出來的最大作用。”陳曉佳說。
不過到了季后賽,陳曉佳的背包里就只剩下運動服了。“競技體育中,場上因素千變萬化,誰也不能保證一場比賽下來就能順順利利的,所以自己需要做好上場準備。”她說。
陳曉佳表示,之前做隊員的時候,她只需要注重個人的技戰術發揮和臨場狀態,但作為主教練,她要考慮球隊方方面面的事,不僅是訓練,還有生活,以及一些瑣碎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很多東西自己之前當隊員的時候沒接觸過,現在就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往前走。”
她會比其他隊員提早半小時抵達訓練館,一方面是將訓練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捋清楚思路,另一方面是讓自己更快地進入熱身狀態。運動員的經歷給陳曉佳的執教起到了很大幫助,在她看來,大賽經歷讓她知道在訓練中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她能在比賽和訓練中更直接地將大賽經驗傳授給隊員,讓她們少走彎路,盡快達到自己的目標。她也能夠第一時間洞察隊員們在場上情緒和心態的起伏變化,及時給予她們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鼓勵,幫助她們渡過困難。
“她們現在唯一缺的就是在球場上閱讀比賽的能力,比賽經驗也不夠,我能給她們指點的就是當她們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在她們出現低谷或者人不夠興奮的時候,怎么樣讓她們調動主觀能動性,怎么樣調整心態,盡快走出低谷和挫折,帶著嶄新的面貌,自信地面對身邊所發生的一切。”陳曉佳說。
(小標題)全運會將是“最后一舞”
38歲的陳曉佳目前正跟隨江蘇隊備戰十五運會女籃成年組資格賽。她表示,今年的全運會將是自己以運動員身份參加的最后一項賽事。
“球隊目前加上我一共報名了13名隊員,個個都是‘隊寶’,在不能出現任何閃失的情況下確保全員出戰,還能完成任務,這是我目前考慮比較多的。”陳曉佳說,“球隊整體技戰術方面,攻防都要通過訓練和比賽去慢慢磨合,從而達到熟練精進的狀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陳曉佳的精力在逐漸向教練員崗位傾斜。她認為,這個賽季有些遺憾的是因為她臨場指揮經驗不足,球隊在一些關鍵場次中以微弱劣勢輸球,這是在為她的年輕“買單”,對于她的自信心以及隊員們的精氣神都是考驗。
與此同時,球隊能在經歷低谷,尤其是賽季中途外援受傷離隊、以“全華班”出戰的情況下,常規賽排名第九,并在季后賽首輪“以下克上”淘汰北京隊,隊員們在場上展現出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是陳曉佳眼中的最大收獲。
跟隨江蘇隊征戰22載,陳曉佳書寫了女籃賽場“一人一城”的故事。她說,沒有江蘇女籃,就沒有現在的自己。“我是江蘇女籃一手培養出來的,江蘇女籃給予了我現在所擁有的,所以江蘇女籃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對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成長與挑戰
新華社記者蘇斌、王恒志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