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社會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

社會新聞

央視關注溫縣“90后”太極拳師
更新時間:2025/5/6 16:01:24    來源:焦作晚報

  5月4日,央視新聞直播間以《“90后”太極拳師 時尚推介太極拳》為題,報道了來自我市的李靈慧如何讓太極拳這一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青春雙向奔赴的故事。

  報道中說,五一假期,在溫縣黃河大堤的長河落日中,“90后”太極拳師李靈慧,正在錄制新一期太極拳視頻。

  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李靈慧則是溫縣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而在社交媒體中,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年輕人介紹太極拳已經成為李靈慧的重要工作。

  作為一名大學太極拳老師,李靈慧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心中,太極拳只是老年人的運動,2021年,李靈慧決心用“太極靈兒”的網絡身份,探索一條讓太極拳年輕化的新路徑。

  傳統太極拳招式比較復雜,李靈慧首先將太極拳最具代表性的13個招式進行拆解,選取代表性動作,讓太極拳像瑜伽、健身一樣簡單易學。“我們就把‘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更加形象化的創新,比如說通過一個動作的展示,讓它更為突顯了這種“掤”的狀態,讓更多的零基礎朋友能夠一目了然。”李靈慧說。

  要讓年輕人喜歡,光好學還不夠,需要再加點料,打破人們對太極拳緩慢、拖沓的刻板印象,李靈慧將太極拳與競技、美學、國風音樂、自然風光等元素融合,創作出既傳統又時尚的“潮太極”短視頻,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的關注。

  幾年來,“太極靈兒”已發布600多條創意視頻,太極與美景天人合一的意境讓網友紛紛點贊,有人留言說:“武俠照進了現實。”目前,“太極靈兒”的關注已接近50萬,相關話題“有一種新潮叫太極”播放量突破了5億。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如今,李靈慧幫助更多的人觸網、登云,讓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風格特點,共同傳承太極拳。


(記者 趙改玲)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央視關注溫縣“90后”太極拳師
    2025/5/6 16:01:24    來源:焦作晚報

      5月4日,央視新聞直播間以《“90后”太極拳師 時尚推介太極拳》為題,報道了來自我市的李靈慧如何讓太極拳這一極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青春雙向奔赴的故事。

      報道中說,五一假期,在溫縣黃河大堤的長河落日中,“90后”太極拳師李靈慧,正在錄制新一期太極拳視頻。

      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李靈慧則是溫縣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而在社交媒體中,通過視頻的形式,向年輕人介紹太極拳已經成為李靈慧的重要工作。

      作為一名大學太極拳老師,李靈慧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心中,太極拳只是老年人的運動,2021年,李靈慧決心用“太極靈兒”的網絡身份,探索一條讓太極拳年輕化的新路徑。

      傳統太極拳招式比較復雜,李靈慧首先將太極拳最具代表性的13個招式進行拆解,選取代表性動作,讓太極拳像瑜伽、健身一樣簡單易學。“我們就把‘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更加形象化的創新,比如說通過一個動作的展示,讓它更為突顯了這種“掤”的狀態,讓更多的零基礎朋友能夠一目了然。”李靈慧說。

      要讓年輕人喜歡,光好學還不夠,需要再加點料,打破人們對太極拳緩慢、拖沓的刻板印象,李靈慧將太極拳與競技、美學、國風音樂、自然風光等元素融合,創作出既傳統又時尚的“潮太極”短視頻,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的關注。

      幾年來,“太極靈兒”已發布600多條創意視頻,太極與美景天人合一的意境讓網友紛紛點贊,有人留言說:“武俠照進了現實。”目前,“太極靈兒”的關注已接近50萬,相關話題“有一種新潮叫太極”播放量突破了5億。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無限的,如今,李靈慧幫助更多的人觸網、登云,讓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風格特點,共同傳承太極拳。


    (記者 趙改玲)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