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頻道
破立并舉,搶占先機。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既要建立統一的市場交易規則,也要破除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的障礙。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堅持將招商引資工作與產業鏈培育的頂層設計、關鍵環節布局和生態構建緊密結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招商引資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計新引進省外境內項目444個、居全省第1位,實際到位境外資金4127萬美元、居全省第2位,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51.2億元、居全省第6位。
高位推動激發新動能。去年年初至今,我市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隊外出招商14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考察對接41個項目,已簽約項目36個。創新方式跑出新速度。綜合運用以商招商、資本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我市招引優質項目落地。
依托主導產業開展以商招商,我市編制《焦作市主導產業鏈招商圖譜》,圍繞主導產業鏈重點招商,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博愛縣新材料產業園、武陟縣杭州大希地華中倉、修武縣鋁精深加工產業園、溫縣食品產業園等共簽約入駐項目20家,招引項目投資總額達90億元。發展資本招商,與前海基金等合作,推動成立焦投天使基金、中原前海二期基金。我市促成前海方舟投資解放區虎石新材料、國合新力基金投資山陽區凡知區域醫學總部基地、豫信泛半導體基金投資高新區天寶桓祥超硬材料產業園等主導產業項目落地。推進科技招商,積極對接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招新引優。推進解放區國家物聯網標識中心、博愛縣能源動力裝備及新材料科技研究中心、溫縣蘭興電力加氫站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產線等項目簽約落地。
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我市推動中聯煤層氣開發利用、東方鈧業鈧釩材料產業園、奇瑞年產30萬臺第五代混合動力發動機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對我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鏈培育起到極大示范作用。
焦作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精益化服務能力,促進區域間經濟聯系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的合理布局,打通產業鏈壯大的堵點、痛點、難點,誠心實意服務企業發展、服務現代產業做大做強;激活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去年召開例會13次,解決大咖國際乳制品生產許可證辦理、高安新材料蒸汽管道敷設等11個企業急難愁盼的問題。全年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077個,問題解決率100%;“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工難、引才難、銷路難、降本難等問題,組織產銷、產融、用才、產學研對接活動731場,其中圍繞重點產業鏈、立足鏈主企業的需求,開展單品類的“產銷月月行”活動51場,達成合同意向額13.06億元。
我市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將推動“五統一、一破除”改革舉措落地;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推進“一址多照、一企一碼、一碼通行”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放得活,管得住,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和招投標市場。
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行走在我市城鄉阡陌,活力滿滿,干勁正足:實施美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建設懷川高科產業園、太行生態城,引導先進制造業資源向高新區、中站區、馬村區集中,金融、商貿、科技創新等服務業資源向解放區、山陽區集中,提升中心城市經濟首位度。
支持沁陽市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孟州市氫能產業園、博愛縣輪胎產業園、武陟縣新能源汽車配套生產基地、修武縣智能礦山裝備產業園、溫縣速食調味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而今的焦作,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事項,就業、上學、就醫等“民生之盼”,將成為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任務清單。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機遇。
內陸區位不可怕,可怕的是內陸心態。聚焦聚力設施聯通、要素暢通。我市推動設施互聯互通,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優化南北縱向通道,加快建設焦洛平鐵路、焦平高速,推動焦唐高速溫縣至鞏義段、晉新高速擴容改造、鄭焦高速項目前期;完善東西橫向通道,加快建設沿太行高速、沿黃高速,推動新焦鐵路項目前期;開辟空中新通道,謀劃推動通用機場建設,構建立體基礎設施格局。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法。
數據,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近期在數字經濟領域集中布局了一批項目,旨在數字領域彎道超車、迎頭趕上。加快中科融合算力中心項目建設,統籌推動“通算+智算+超算”協調發展,融入全省一體化算力網;推進中科星橋商業遙感衛星接收站、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打造“空天地一體”通信網絡體系;加快省級數據標注基地試點城市建設,推動數據標注產業在生態構建、技術能力提升、場景應用等領域的創新,形成區域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
非常之時,需要非常之為。
向內協同為我市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挖掘優勢潛力。更好、更快調配域內物流樞紐各類資源要素,形成區域內部優勢互補、統籌一體的發展格局。依托焦作東站、待王站,將優化整合鐵路貨運物流資源,推動鐵路貨運轉型發展。加快推進低碳數智物流樞紐基地、中原(豫北)大宗物資綜合物流樞紐等項目,提升山東港口豫北內陸港功能,引導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貨物“公轉鐵”,推進現代物流提質增效。
焦作氣魄,落腳點就在于強化大局意識,拓寬視野格局。
擴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舉行,焦作分會場簽約項目36個、開工項目37個,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我市將堅持項目建設為王,搶抓國家“兩重”項目政策機遇,開展重大項目集中攻堅行動,謀劃儲備500個以上重大項目,力爭“三十工程”完成年度投資150億元以上,實施省市重點項目320個以上。
我市推動商貿流通高效順暢,突出文旅融合示范:深入開展文旅產業鏈群建設三年行動,用好云臺山、太極拳兩大世界級文旅資源,持續放大品牌影響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引客入焦”行動,辦好“一賽一節”等活動,激發文旅消費。
焦作氣魄,著力點體現在打造大宗商品集散地。
提升天然氣儲運調配能力,我市加快蘇皖豫輸氣管道端氏支線項目前期,推動通豫煤層氣管道盡快恢復運營,用好豫北LNG應急儲備中心,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天然氣儲運基地。爭取焦作煤炭儲備基地納入國家大盤,建設中央政府煤炭儲備基地。
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責。
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展現“焦作擔當”,持續提升內外開放能級,積極融入鄭州都市圈。加強與鄭州新能源汽車、洛陽百萬噸乙烯等產業合作,推進焦作超硬材料智慧谷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化豫晉合作,推動省際邊緣地區走向開放前沿,吃透用好政策,謀劃實施一批跨區域、跨流域重大項目,探索與晉城等周邊城市建立能源協同保供機制,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瞄準京津冀,強化與北京中科北龍、微元合成生物等企業在算力技術、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合作;錨定長三角,推動與奇瑞汽車、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廈工機械等企業合作;連接粵港澳,推動與健康元在生物醫藥方面的合作。
深化對外開放,高標準建設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加強同鄭州國際陸港、機場集團及沿海港口的聯系合作與功能對接,完善德眾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服務功能,提升開放平臺能級;依托博愛經開區省級開放合作領域試點,健全公鐵海等多式聯運模式,做強跨區域貨物配送中轉和內陸口岸等功能。
千招萬招,落實是真招。要牢固樹立“有多好的項目,就要有多好的服務”理念,營商環境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建立“1+6”工作體系(制定1個年度工作要點,開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規范涉企檢查、要素保障提質、物流降本增效、信用修復、小微企業融資協調6個專項行動),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加強全流程協同推進、全方位政策供給、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全鏈條工作考核,打造焦作服務、焦作效率、焦作信用品牌,著力形成辦事效率高、開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業宜成的營商環境。
主動融入全國大市場這場“破壁之戰”,任重道遠。唯有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勇爭先,我市才能在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焦作,一個值得期待的地方!
記者 孫國利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破立并舉,搶占先機。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既要建立統一的市場交易規則,也要破除擾亂市場競爭秩序的障礙。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堅持將招商引資工作與產業鏈培育的頂層設計、關鍵環節布局和生態構建緊密結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招商引資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計新引進省外境內項目444個、居全省第1位,實際到位境外資金4127萬美元、居全省第2位,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51.2億元、居全省第6位。
高位推動激發新動能。去年年初至今,我市主要領導以上率下,帶隊外出招商14次,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考察對接41個項目,已簽約項目36個。創新方式跑出新速度。綜合運用以商招商、資本招商、委托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我市招引優質項目落地。
依托主導產業開展以商招商,我市編制《焦作市主導產業鏈招商圖譜》,圍繞主導產業鏈重點招商,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博愛縣新材料產業園、武陟縣杭州大希地華中倉、修武縣鋁精深加工產業園、溫縣食品產業園等共簽約入駐項目20家,招引項目投資總額達90億元。發展資本招商,與前海基金等合作,推動成立焦投天使基金、中原前海二期基金。我市促成前海方舟投資解放區虎石新材料、國合新力基金投資山陽區凡知區域醫學總部基地、豫信泛半導體基金投資高新區天寶桓祥超硬材料產業園等主導產業項目落地。推進科技招商,積極對接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通過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招新引優。推進解放區國家物聯網標識中心、博愛縣能源動力裝備及新材料科技研究中心、溫縣蘭興電力加氫站系統及其核心零部件產線等項目簽約落地。
重大項目取得新突破。我市推動中聯煤層氣開發利用、東方鈧業鈧釩材料產業園、奇瑞年產30萬臺第五代混合動力發動機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對我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鏈培育起到極大示范作用。
焦作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提高專業化精細化精益化服務能力,促進區域間經濟聯系與合作,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的合理布局,打通產業鏈壯大的堵點、痛點、難點,誠心實意服務企業發展、服務現代產業做大做強;激活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去年召開例會13次,解決大咖國際乳制品生產許可證辦理、高安新材料蒸汽管道敷設等11個企業急難愁盼的問題。全年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077個,問題解決率100%;“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工難、引才難、銷路難、降本難等問題,組織產銷、產融、用才、產學研對接活動731場,其中圍繞重點產業鏈、立足鏈主企業的需求,開展單品類的“產銷月月行”活動51場,達成合同意向額13.06億元。
我市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將推動“五統一、一破除”改革舉措落地;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推進“一址多照、一企一碼、一碼通行”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機制;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放得活,管得住,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規范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和招投標市場。
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行走在我市城鄉阡陌,活力滿滿,干勁正足:實施美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加快建設懷川高科產業園、太行生態城,引導先進制造業資源向高新區、中站區、馬村區集中,金融、商貿、科技創新等服務業資源向解放區、山陽區集中,提升中心城市經濟首位度。
支持沁陽市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孟州市氫能產業園、博愛縣輪胎產業園、武陟縣新能源汽車配套生產基地、修武縣智能礦山裝備產業園、溫縣速食調味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而今的焦作,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事項,就業、上學、就醫等“民生之盼”,將成為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任務清單。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機遇。
內陸區位不可怕,可怕的是內陸心態。聚焦聚力設施聯通、要素暢通。我市推動設施互聯互通,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優化南北縱向通道,加快建設焦洛平鐵路、焦平高速,推動焦唐高速溫縣至鞏義段、晉新高速擴容改造、鄭焦高速項目前期;完善東西橫向通道,加快建設沿太行高速、沿黃高速,推動新焦鐵路項目前期;開辟空中新通道,謀劃推動通用機場建設,構建立體基礎設施格局。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法。
數據,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近期在數字經濟領域集中布局了一批項目,旨在數字領域彎道超車、迎頭趕上。加快中科融合算力中心項目建設,統籌推動“通算+智算+超算”協調發展,融入全省一體化算力網;推進中科星橋商業遙感衛星接收站、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打造“空天地一體”通信網絡體系;加快省級數據標注基地試點城市建設,推動數據標注產業在生態構建、技術能力提升、場景應用等領域的創新,形成區域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
非常之時,需要非常之為。
向內協同為我市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挖掘優勢潛力。更好、更快調配域內物流樞紐各類資源要素,形成區域內部優勢互補、統籌一體的發展格局。依托焦作東站、待王站,將優化整合鐵路貨運物流資源,推動鐵路貨運轉型發展。加快推進低碳數智物流樞紐基地、中原(豫北)大宗物資綜合物流樞紐等項目,提升山東港口豫北內陸港功能,引導大宗散貨和中長距離運輸貨物“公轉鐵”,推進現代物流提質增效。
焦作氣魄,落腳點就在于強化大局意識,拓寬視野格局。
擴投資是穩增長的關鍵。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舉行,焦作分會場簽約項目36個、開工項目37個,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我市將堅持項目建設為王,搶抓國家“兩重”項目政策機遇,開展重大項目集中攻堅行動,謀劃儲備500個以上重大項目,力爭“三十工程”完成年度投資150億元以上,實施省市重點項目320個以上。
我市推動商貿流通高效順暢,突出文旅融合示范:深入開展文旅產業鏈群建設三年行動,用好云臺山、太極拳兩大世界級文旅資源,持續放大品牌影響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用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引客入焦”行動,辦好“一賽一節”等活動,激發文旅消費。
焦作氣魄,著力點體現在打造大宗商品集散地。
提升天然氣儲運調配能力,我市加快蘇皖豫輸氣管道端氏支線項目前期,推動通豫煤層氣管道盡快恢復運營,用好豫北LNG應急儲備中心,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天然氣儲運基地。爭取焦作煤炭儲備基地納入國家大盤,建設中央政府煤炭儲備基地。
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責。
在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展現“焦作擔當”,持續提升內外開放能級,積極融入鄭州都市圈。加強與鄭州新能源汽車、洛陽百萬噸乙烯等產業合作,推進焦作超硬材料智慧谷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化豫晉合作,推動省際邊緣地區走向開放前沿,吃透用好政策,謀劃實施一批跨區域、跨流域重大項目,探索與晉城等周邊城市建立能源協同保供機制,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瞄準京津冀,強化與北京中科北龍、微元合成生物等企業在算力技術、生物合成等方面的合作;錨定長三角,推動與奇瑞汽車、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廈工機械等企業合作;連接粵港澳,推動與健康元在生物醫藥方面的合作。
深化對外開放,高標準建設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加強同鄭州國際陸港、機場集團及沿海港口的聯系合作與功能對接,完善德眾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服務功能,提升開放平臺能級;依托博愛經開區省級開放合作領域試點,健全公鐵海等多式聯運模式,做強跨區域貨物配送中轉和內陸口岸等功能。
千招萬招,落實是真招。要牢固樹立“有多好的項目,就要有多好的服務”理念,營商環境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建立“1+6”工作體系(制定1個年度工作要點,開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規范涉企檢查、要素保障提質、物流降本增效、信用修復、小微企業融資協調6個專項行動),完善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加強全流程協同推進、全方位政策供給、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全鏈條工作考核,打造焦作服務、焦作效率、焦作信用品牌,著力形成辦事效率高、開放程度高、法治保障高、宜商宜業宜成的營商環境。
主動融入全國大市場這場“破壁之戰”,任重道遠。唯有在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上勇爭先,我市才能在新發展格局中搶占先機,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焦作,一個值得期待的地方!
記者 孫國利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