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巧治土地“零碎賬” 鄉村振興奏“豐”謠
更新時間:2025/4/22 10:54:57    來源:新華社

  春日暖陽下,重慶市梁平區鐵門鄉長塘村的一處田地里,成片的油菜為大地披上新裝。曾經零碎的土地變為如今的連片良田,正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來的變化。

  “這里是梁平高山優質水稻的主產地,現在我們利用冬閑田種上油菜,等5月油菜收割后,就接著種水稻。”種糧大戶何顯華告訴記者,“2021年,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我們進行耕作,土地集中后,機械化普及率大幅提升。如今,我們的水稻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畝,每畝地產量近1000斤,相比之前每畝增加了三四百斤,優質大米的收益也從每斤3元提高到8元。”

  近年來,梁平區科學制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對整治區內的農田、水系、道路、林地和村落進行系統規劃,實現生態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的整體優化布局。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通過搭建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運用實景三維、空間數據治理、可視化技術等數字化手段,助力解決農村耕地破碎化、空間無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問題。”梁平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綦勇說。

  為切實發揮土地效益,長塘村對區域農田進行綜合整治,通過“村集體+公司(大戶)+農戶”的模式,將農戶的土地流轉到村集體,再統一向農業生產企業或大戶出租。農戶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收入,還可以通過在這些公司或大戶的田地里勞作,取得務工收入。

  通過土地整治,“小田變大田”效果逐漸顯現,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曾經田地分散、土地撂荒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長塘村火貿香菇基地,村民江芬正在和工友一起搬運菌包。“香菇基地建成后,我們也可以在家門口掙錢了!”江芬興奮地說。

  長塘村火貿香菇基地曾是一片撂荒水塘,經過土地整治后,村里建起菌菇種植大棚,目前年產值近200萬元,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帶動了30名左右村民就近務工。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后,我們引入了高山水稻種植、香菇種植、農家樂經營等,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提高了1000多元。”長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大飛說,項目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示范項目,以點帶面逐步擴大影響,持續發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處副處長蔡建軍說。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巧治土地“零碎賬” 鄉村振興奏“豐”謠
    2025/4/22 10:54:57    來源:新華社

      春日暖陽下,重慶市梁平區鐵門鄉長塘村的一處田地里,成片的油菜為大地披上新裝。曾經零碎的土地變為如今的連片良田,正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帶來的變化。

      “這里是梁平高山優質水稻的主產地,現在我們利用冬閑田種上油菜,等5月油菜收割后,就接著種水稻。”種糧大戶何顯華告訴記者,“2021年,村集體將土地流轉給我們進行耕作,土地集中后,機械化普及率大幅提升。如今,我們的水稻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000畝,每畝地產量近1000斤,相比之前每畝增加了三四百斤,優質大米的收益也從每斤3元提高到8元。”

      近年來,梁平區科學制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對整治區內的農田、水系、道路、林地和村落進行系統規劃,實現生態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的整體優化布局。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我們通過搭建數字化應用場景平臺,運用實景三維、空間數據治理、可視化技術等數字化手段,助力解決農村耕地破碎化、空間無序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問題。”梁平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綦勇說。

      為切實發揮土地效益,長塘村對區域農田進行綜合整治,通過“村集體+公司(大戶)+農戶”的模式,將農戶的土地流轉到村集體,再統一向農業生產企業或大戶出租。農戶不僅能獲得土地流轉收入,還可以通過在這些公司或大戶的田地里勞作,取得務工收入。

      通過土地整治,“小田變大田”效果逐漸顯現,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曾經田地分散、土地撂荒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長塘村火貿香菇基地,村民江芬正在和工友一起搬運菌包。“香菇基地建成后,我們也可以在家門口掙錢了!”江芬興奮地說。

      長塘村火貿香菇基地曾是一片撂荒水塘,經過土地整治后,村里建起菌菇種植大棚,目前年產值近200萬元,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帶動了30名左右村民就近務工。

      “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后,我們引入了高山水稻種植、香菇種植、農家樂經營等,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萬元,全村人均收入提高了1000多元。”長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大飛說,項目為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示范項目,以點帶面逐步擴大影響,持續發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處副處長蔡建軍說。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