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醫院舉行國醫大師工作室暨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側記
健康頻道
李佃貴在揭牌儀式現場授課。
名醫聚焦,薪火相傳,共譜杏林新章。7月2日,市中醫院人民院區高朋滿座,國醫大師工作室暨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此舉行,同步舉行的傳統拜師禮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這場儀式不僅載入醫院發展史冊,更成為焦作中醫藥事業邁向新高度的標志性事件。
開啟傳承新篇
國醫大師工作室榮耀啟幕
“國醫大師”這一稱號,無疑是中醫藥行業的最高榮譽象征,它承載著推進中醫藥學術思想繼承和創新的重大使命。李佃貴教授于2017年獲評第三屆“國醫大師”,他不僅是全國首屆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還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李佃貴教授深耕中醫藥領域,以其精湛的醫術、淵博的學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中醫藥界的一座耀眼豐碑。
在揭牌儀式上,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成文烈滿懷激情地表示:“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承載著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的重任,肩負著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使命。國醫大師們以其卓越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中醫藥領域的璀璨明星。他們不僅為無數患者帶來了健康和希望,更為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著重強調,對于市中醫院而言,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李佃貴教授作為國內中醫消化道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在中醫消化內科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此次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將為市中醫院在胃腸疾病診療方面注入強勁的新動力,更是廣大胃腸道疾病患者的福音。
事實上,市中醫院在中醫診治胃腸疾病方面早已聲名遠揚。其中,第三屆河南省名中醫陳百順作為該院肝膽脾胃學科帶頭人,帶領團隊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贊譽。此時,陳百順正與來自省中醫院、省腫瘤醫院的多名省級知名專家端坐在診室,全神貫注地為患者把脈問診,他們專注的神情、專業的態度,彰顯著中醫藥人的擔當與使命。
成文烈進一步表示:“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為我們醫院搭建了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學習國醫大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我們以此次揭牌儀式為契機,不斷加大醫院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持續提升學科建設質量,為全市中醫藥發展貢獻力量。”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宋孝娟表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凝聚著千年的健康養生智慧與實踐經驗。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對傳統醫學的重視也達到了新的高度,中醫藥事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而焦作,作為“四大懷藥”的原產地、“藥王”孫思邈行醫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中醫藥底蘊深厚,根基扎實。市委、市政府以建設中醫藥強市為目標,堅持傳承創新、強基固本,全方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將其作為增進百姓健康福祉的關鍵舉措。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正是這一目標的重要實踐,是我市中醫藥事業的三大升級:一是學術升級,李佃貴大師的濁毒理論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臨床實踐深度融合,為臨床疑難病癥提供了新的治療路徑;二是人才升級,通過師承教育,建立階梯式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本土化、高水平的中醫藥骨干;三是服務升級,依托團隊的優質資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家級”的中醫藥診療服務。
作為此次揭牌儀式的主持人,該院院長王建明深知國醫大師工作室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他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李佃貴大師的領銜和傾囊相授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醫院必將成為我市傳承岐黃薪火、培育中醫藥領軍人才的新高地,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探索醫學新徑
濁毒理論研究基地揚帆起航
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與會領導與專家共同走向臺前,為“國醫大師工作室暨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揭牌。當紅色的幕布緩緩揭開,一塊嶄新的牌匾映入眼簾,現場頓時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殷切期許。
在隨后的學術講座環節,李佃貴教授就濁毒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指出,濁毒是對人體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均能造成嚴重損害的致病因素,也是多種原因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正常排出、蘊積體內而化生的病理產物。濁毒證,就是以濁毒為病因,使機體處于“濁毒狀態”而產生特有臨床表現的一組或幾組癥候群。
基于“化濁解毒”的路徑,李佃貴教授摸索出了“疏肝和胃、活血化瘀、解毒化濁、健脾和胃”四步調胃法,使治療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有效率大幅提高。如今,濁毒理論始于內科脾胃病,卻已廣泛應用于慢性肝病、心腦血管病、腎炎腎病、尿毒癥、風濕免疫病以及外科、婦科、皮膚科、五官科等50余種疾病的治療中,為眾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他的代表著作《中醫濁毒論》更是成為一代中醫人的經典讀物,深受業內人士的推崇。
發揚中醫文化
拜師儀式傳承岐黃薪火
揭牌儀式結束后,現場舉行了莊嚴的傳承拜師禮,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醫藥分會常務副會長范吉象主持了此次儀式。師承教育作為千百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在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該院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二區主任魏小兵與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一區、四區副主任布振忠、李茂帥,懷著對中醫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李佃貴教授的崇敬之情,拜入李佃貴門下。
3名弟子身著傳統服裝,神情莊重,逐一上臺向李佃貴敬上師禮茶、遞交“拜師帖”、行拜師禮,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李佃貴教授向3名弟子頒發“收徒證書”和他的著作《中醫濁毒論》,
這一刻,不僅意味著師徒關系的正式確立,更標志著中醫文化的又一次薪火相傳,為市中醫院的人才隊伍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茂帥作為弟子代表接受采訪時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表示:“我們將在恩師的悉心指導下,系統學習濁毒理論,深入鉆研中醫精髓,將其發揚光大,造福更多的患者。”從他堅定的眼神和真摯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新一代中醫人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決心與擔當。
病房問診答疑
醫患獲益匪淺
在業務指導環節,李佃貴教授不顧疲憊,來到該院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二區病房。在這里,他仔細詢問患者的病情,用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指導醫生們的臨床工作時,他耐心解答大家的問題,分享自己的診療心得,讓在場的醫生獲益匪淺。
此次揭牌儀式不僅是市中醫院的一次盛會,更是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起點。在市委、市政府及市衛生健康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中醫院以此次活動為動力,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為健康焦作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記者 朱傳勝 林曉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李佃貴在揭牌儀式現場授課。
名醫聚焦,薪火相傳,共譜杏林新章。7月2日,市中醫院人民院區高朋滿座,國醫大師工作室暨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此舉行,同步舉行的傳統拜師禮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這場儀式不僅載入醫院發展史冊,更成為焦作中醫藥事業邁向新高度的標志性事件。
開啟傳承新篇
國醫大師工作室榮耀啟幕
“國醫大師”這一稱號,無疑是中醫藥行業的最高榮譽象征,它承載著推進中醫藥學術思想繼承和創新的重大使命。李佃貴教授于2017年獲評第三屆“國醫大師”,他不僅是全國首屆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還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李佃貴教授深耕中醫藥領域,以其精湛的醫術、淵博的學識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中醫藥界的一座耀眼豐碑。
在揭牌儀式上,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成文烈滿懷激情地表示:“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承載著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的重任,肩負著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使命。國醫大師們以其卓越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中醫藥領域的璀璨明星。他們不僅為無數患者帶來了健康和希望,更為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著重強調,對于市中醫院而言,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李佃貴教授作為國內中醫消化道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在中醫消化內科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此次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將為市中醫院在胃腸疾病診療方面注入強勁的新動力,更是廣大胃腸道疾病患者的福音。
事實上,市中醫院在中醫診治胃腸疾病方面早已聲名遠揚。其中,第三屆河南省名中醫陳百順作為該院肝膽脾胃學科帶頭人,帶領團隊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贊譽。此時,陳百順正與來自省中醫院、省腫瘤醫院的多名省級知名專家端坐在診室,全神貫注地為患者把脈問診,他們專注的神情、專業的態度,彰顯著中醫藥人的擔當與使命。
成文烈進一步表示:“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為我們醫院搭建了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學習國醫大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我們以此次揭牌儀式為契機,不斷加大醫院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持續提升學科建設質量,為全市中醫藥發展貢獻力量。”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宋孝娟表示,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凝聚著千年的健康養生智慧與實踐經驗。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對傳統醫學的重視也達到了新的高度,中醫藥事業迎來了黃金發展期。而焦作,作為“四大懷藥”的原產地、“藥王”孫思邈行醫和太極拳的發源地,中醫藥底蘊深厚,根基扎實。市委、市政府以建設中醫藥強市為目標,堅持傳承創新、強基固本,全方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將其作為增進百姓健康福祉的關鍵舉措。國醫大師工作室的成立,正是這一目標的重要實踐,是我市中醫藥事業的三大升級:一是學術升級,李佃貴大師的濁毒理論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臨床實踐深度融合,為臨床疑難病癥提供了新的治療路徑;二是人才升級,通過師承教育,建立階梯式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本土化、高水平的中醫藥骨干;三是服務升級,依托團隊的優質資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國家級”的中醫藥診療服務。
作為此次揭牌儀式的主持人,該院院長王建明深知國醫大師工作室的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為此,他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李佃貴大師的領銜和傾囊相授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醫院必將成為我市傳承岐黃薪火、培育中醫藥領軍人才的新高地,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探索醫學新徑
濁毒理論研究基地揚帆起航
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期待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到來——與會領導與專家共同走向臺前,為“國醫大師工作室暨李佃貴濁毒理論臨床研究基地”揭牌。當紅色的幕布緩緩揭開,一塊嶄新的牌匾映入眼簾,現場頓時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是對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殷切期許。
在隨后的學術講座環節,李佃貴教授就濁毒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指出,濁毒是對人體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均能造成嚴重損害的致病因素,也是多種原因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正常排出、蘊積體內而化生的病理產物。濁毒證,就是以濁毒為病因,使機體處于“濁毒狀態”而產生特有臨床表現的一組或幾組癥候群。
基于“化濁解毒”的路徑,李佃貴教授摸索出了“疏肝和胃、活血化瘀、解毒化濁、健脾和胃”四步調胃法,使治療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有效率大幅提高。如今,濁毒理論始于內科脾胃病,卻已廣泛應用于慢性肝病、心腦血管病、腎炎腎病、尿毒癥、風濕免疫病以及外科、婦科、皮膚科、五官科等50余種疾病的治療中,為眾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他的代表著作《中醫濁毒論》更是成為一代中醫人的經典讀物,深受業內人士的推崇。
發揚中醫文化
拜師儀式傳承岐黃薪火
揭牌儀式結束后,現場舉行了莊嚴的傳承拜師禮,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醫藥分會常務副會長范吉象主持了此次儀式。師承教育作為千百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模式,在傳承中醫藥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該院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二區主任魏小兵與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一區、四區副主任布振忠、李茂帥,懷著對中醫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對李佃貴教授的崇敬之情,拜入李佃貴門下。
3名弟子身著傳統服裝,神情莊重,逐一上臺向李佃貴敬上師禮茶、遞交“拜師帖”、行拜師禮,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李佃貴教授向3名弟子頒發“收徒證書”和他的著作《中醫濁毒論》,
這一刻,不僅意味著師徒關系的正式確立,更標志著中醫文化的又一次薪火相傳,為市中醫院的人才隊伍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茂帥作為弟子代表接受采訪時難掩內心的激動。他表示:“我們將在恩師的悉心指導下,系統學習濁毒理論,深入鉆研中醫精髓,將其發揚光大,造福更多的患者。”從他堅定的眼神和真摯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新一代中醫人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決心與擔當。
病房問診答疑
醫患獲益匪淺
在業務指導環節,李佃貴教授不顧疲憊,來到該院老年病肝膽脾胃科二區病房。在這里,他仔細詢問患者的病情,用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患者制訂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指導醫生們的臨床工作時,他耐心解答大家的問題,分享自己的診療心得,讓在場的醫生獲益匪淺。
此次揭牌儀式不僅是市中醫院的一次盛會,更是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新起點。在市委、市政府及市衛生健康委的堅強領導下,市中醫院以此次活動為動力,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為健康焦作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記者 朱傳勝 林曉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