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應急知識
2020-08-10 15:46:55 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 字體:

  一、地震時避險和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你要動作機靈的躲避。

  1.在房屋里,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面積小的衛生間、 墻角,減小傷亡。對于戶外開闊,住平房的居民,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 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墻,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著離 開。

  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 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倒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想辦法出去。若無通道,則 要保存體力,靜聽外面的動靜,可敲擊鐵管或墻壁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后的個人自救方法

  一次大震發生后,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地震對人身的傷害, 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后,要做到:

  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

  2.被壓埋后,注意用濕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盡量消除壓在身上的 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擴大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設 法逃避險境。

  3.被埋壓后,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 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

  4.無法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系。

  三、火災逃生自救知識

  首先,進入任何一個人員密集場所,思想上要有一個消防安全意識,要看一看消防疏散通道在什么位 置,怎么走向,萬一發生火災,應該從哪個最近、最有利的疏散通道進行逃生。

  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2、家庭成員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辦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

  4、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火苗。

  6、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著火,門已發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窗縫,并潑 水降溫。

  8、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 號,等待救援。

  9、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利用繩子或把床單、被褥撕成條 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暖氣管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 層脫離危險。

  四、車禍現場急救

  車禍所致的傷害大多分為減速傷(如緊急剎車、兩車相撞的車內致傷) 、撞擊傷、碾挫傷、壓榨傷及跌 撲傷等。如各類骨折、軟組織挫裂傷、腦外傷、各種內臟器官損傷。 當車禍發生后,應立即撥通 120急救電話,報千事幫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傷員 進行現場急救。

  對傷員的現場搶救包括:

  1.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場施行心肺復蘇;

  2.對失去知覺者宜清除口鼻中的異物、分泌物、嘔吐物,隨后將傷員置于側臥位以防窒息;

  3.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搏動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 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 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

  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

  5.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 腦組織或腹腔內臟脫出者, 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 可用干凈碗覆蓋, 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院診治。

  6.當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離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 ,等到達醫 院后,準備手術進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場拔除,會招 致大出血而不及搶救;

  7.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后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 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8.若有開放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位,對胸壁傷口應行嚴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 速送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五、食物中毒應急常識

  食物中毒是指人攝入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后出現的非傳染性疾 病,可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

  (一)應急要點 :出現食物中毒癥狀或者誤食化學品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潔凈水以稀釋毒素,用筷子或手 指伸向喉嚨深處刺激咽后壁、舌根進行催吐,并及時就醫;了解與病人一同進餐的人有無異常,并告知醫生;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二)專家提示:不吃不新鮮或有異味的食物。不要自行采摘蘑菇、鮮黃花菜或不認識的植物食用。扁豆一定要炒熟后再 吃,不吃發芽的土豆;從正規渠道購買食用鹽、水產品及肉類食品;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水產品以及肉類食品應炒煮熟后再吃;不要用飲料瓶盛裝化學品,存放化學品的瓶子應該有明顯標志,并存放在隱蔽處,以避免兒童辨別不清 而飲用;發生食物中毒后應盡可能留取食物樣本,或者保留嘔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驗使用; 發現食物中毒病人,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不要自行亂服藥物。

  六、常見傳染病基本知識

  (一)傳染病基本知識 病原體侵入機體,削弱機體防御機能,破壞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引起 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過程,稱為傳染,表現有臨床癥狀者為傳染病。 傳染病的四種傳播方式:

  1、水與食物傳播。病原體借糞便排出體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過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 傷寒、霍亂、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

  2、空氣飛沫傳播。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

  3、動物蟲媒傳播。病原體在動物、昆蟲體內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過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體最 終進入易感者體內。如老鼠、狗、牛、馬等動物和蚊、蚤、蟬、蠅等昆蟲為重要傳播媒介。

  4、密切接觸傳播。經手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玩具等通過直接與間接接觸兩種傳播方式。如血吸蟲病, 鉤端螺旋體病為直接接觸疫水而傳染。多種腸道傳染病通過污染的手間接傳播傳染。此外,還有經土壤、 胎盤傳染等。

  (二)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用流動的水勤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生熟食物要分開放置和儲存, 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潔的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產品等。

  2、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病人使用過的餐具、接觸過的生活物品等進行消毒,被病人吐瀉物污染的物品 最好進行消毒或焚燒處理。

  3、發生疫情時,要服從當地政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揮和指導,如劃立疫點和疫區,應避免進入 疫區,對涉及到的動物盡快科學處置,達到無害化處理。

  4、發現疑似病例疫情時,應及時主動送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或處理,并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接 觸過傳染病人者應配合疾病預防控制部門的工作,接受觀察、檢查或隔離等措施。

  (三)手足口病基本知識

  1、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又叫發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膚皰疹和口腔黏膜潰蕩為主要 臨床特征,大多數癥狀輕微,可以自愈或者通過對癥治療痊愈。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主要為學齡前兒童,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病。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2、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 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 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嚷噴的飛沫等)及被污染的毛巾、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而感染。

  3、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要注意居室通風,勤曬衣被。流行期 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4、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應該及時就診,并采取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 品用 50攝氏度以上的熱水浸泡 30分鐘或者煮沸 3分鐘;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對孩子的痰、 唾液和糞便、 擦拭用紙等最好用消毒劑消毒后, 再丟棄。


關聯稿件:
相關附件:
- -